“陳博士,這樣真的可行嗎?”
工業界有很多理論上可行的方案,在具體落地的過程中會發現有難以克服的困難,理論可行到落地很可能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更何況他們做的是完全從零到一的工作,摸著石頭過河,你能知道河到底有多深,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沒有參照物去探索一條新的河流,其中的困難難以估計。
陳元光見剛剛發文的是梁孟鬆,他直視對方,目光堅毅:“一定可以。”
陳元光沒有再多解釋什麼,他喜歡用結果說話,理論上的可行性他已經解釋過一遍了。
梁孟鬆被外界認為整個華國最懂芯片製造的人,認為他對芯片有著遠超想象的敏銳嗅覺,在中芯國際內部鬥爭中敗下陣來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在中芯國際內屬於有職位沒有實權的閒人。
帕特沒有糾正對方的錯誤,乾式光刻機到浸潤式光刻機,不僅是AML配合,蔡司同樣需要配合,需要重新設計他們的物鏡。
從矽片到拓撲半金屬,這涉及到整個芯片生產工藝的基石更替,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雖說學術界一直在做嘗試,希望能夠通過新材料來突破矽到極限後的量子隧道效應,但這還是太難了。
對於華為來說,n用在他們的旗艦機型at0上不僅能賺,而且能大賺。
拓撲半金屬替代矽片,我相信這是可行的技術方案,但是華國不依賴國外供應商,自己搞定這一切,我不相信。
“十年。”裡奇說。
因此針對拓撲半金屬,完全沒有適配的耗材和工藝。
更重要的是陳元光並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這一個項目上,哪怕梁孟鬆要見他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開會上,私下想約對方非常難。
帕特以為他們隻是過來表演一番,讓華盛頓方麵安心,結果沒想到這幫老爺居然真的做了準備:
“那如果拓撲半金屬是真的,那華國做到工藝替代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因此它幾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華國絕對不可能通過全新的材料繞過光刻機的限製,把芯片推進到n工藝製程上。”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突破了n的限製?”
我很了解萊特博士,之前在MIT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我們見過一次,他在學術上有著非凡洞察力和非常縝密的邏輯思考能力。
“應該是,拓撲半金屬有很長的技術演化曆史,它很早之前就被提出來,實現突破很正常,萊特博士本身在材料學上有太多值得一提的成果了。
因為出色的履曆,梁孟鬆被派到工程上負責芯片製造方麵的工作。
“那你們認為拓撲半金屬是真的嗎?”
他自己在接到任務後也非常感興趣,一直以來他都是技術的狂熱愛好者,更彆說像拓撲半金屬這種過去隻存在於傳說中的材料,現在成為現實,他幾乎沒有半點猶豫就接下了這個任務。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過去的經驗在失效,項目上各個環節的研究人員在逐漸變得浮躁起來,大家對陳元光光環的無條件信任在消散,梁孟鬆感覺到事態在失控,他內心的不安在堆積。
申海微電子的n全國產光刻機可是從0年就在喊要交付,現在都0年了也沒見他們交付成功了,不也沒事嗎?”
“你說的沒錯,從乾式到浸潤式是相對容易的,在光源和矽片之間加水,這是程度很弱的優化,而華國人想通過拓撲半金屬替代掉矽片。
整個工程的項目組分散在全國各地,畢竟芯片設計在鵬城,工藝製造在鵬城、申海和江城,而一些大大小小的供應商更是分散在全國各地。
他是人,不是神。”
矽片表麵不平坦不僅會帶來電路短路問題,還會造成光刻過程中無法準確對焦,導致線寬控製的失效。
一直到華為打算用全新工藝,用n的雙重曝光技術做n工藝製程的芯片後,梁孟鬆得以從中芯國際內部波雲詭譎的鬥爭中脫身,開始成為這一項目的實際負責方。
這可是能讓矽穀重新成為世界芯片製造中心的豐功偉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英特爾最先進的芯片生產居然要依賴於台積電。
“也許拓撲半金屬不需要化學研磨?”
和外界所猜測的,華為的n芯片是靠犧牲良品率獲得的工藝不同,他們並沒有損失多少良品率,遠沒有外界認為的0%到0%的良品率那麼誇張。
哪怕隻是理論可能性,他們都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對他來說,做事要遠遠比鬥爭來的容易。
這用優化來形容都不夠,這是要徹底繞開現有芯片製造工藝體係,這個的難度比乾式到浸潤式要大得多,他們之間的難度不是一個量級。
因為無論短期還是長期來看,AML都不可能會先進工藝製程的光刻機給他們。
化學機械研磨是芯片製造中的關鍵工藝流程,它通過機械和研磨液實現矽片表麵的平坦,避免了矽片表麵起伏而導致的電阻值不同引起的電路短路。
“這還隻是光源,後續有一大堆的工藝等著改進呢。
又由於工藝是共同研發,中芯享受到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他們無法通過n工藝的突破實現超額收益。
前者的難度好比從個人掌上電腦到智能手機之間過渡,而後者則是從智能手機到元宇宙。”
這不僅是因為華國官方,華國官方隻會說要他們大力配合。
我同樣不認為萊特能靠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就做到這一切。
梁孟鬆在開完會之後就飛回申海去推進後續具體工作了。
事實進展上的不順利讓他逐漸感到不安,他們真的能花兩年時間搞定這一全新的工藝嗎?要知道這可是全新的工藝,所謂拓撲半金屬的光敏感性和光刻膠的光敏感性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對個人而言,能夠參與到這樣的項目中,後續不管是跳槽還是繼續在這乾,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成功經驗。
“你太樂觀了。”
“十五年。”帕特說。
中芯國際內部參與到項目中的工程師對於兩年能搞定全新的工藝越來越不樂觀。
“哪怕需要化學研磨也能找到解決方案,這工藝又不難。”
帕特和裡奇對視了一眼後都看出了對方眼神中的無奈,在他們看來華盛頓的老爺們已經被萊特·陳給嚇得失去了理性判斷,居然相信華國能靠自己顛覆掉掉全球數十年打造出來的半導體產業。
直到一直在原地打轉,半年時間過去,進展寥寥後,大家心氣都沒了。
而陳元光語氣中的堅定讓他內心的不安要緩解一些,這種時候最怕的就是連陳元光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工程,是能夠幫中芯國際把等效工藝推進到n甚至更高,這在中芯國際看來,簡直是和當年台積電和AML共同研發浸潤式光刻機進而打敗一眾競爭對手一樣的千載難逢機會。
目前的化學研磨,哪裡有針對拓撲半金屬的工藝。”
“好,那我們就按照這一方案去做工藝模擬。”梁孟鬆說道。
和華為的合作,最多能把工藝推進到n,但是因為技術是由華為和他們共同研發,這種工藝隻能賣給華為,而無法提供給其他客戶。
因此他們在國會山緊急召開內部秘密聽證會,邀請了英特爾的CO帕特·格爾辛格和德州儀器的CO裡奇·坦普萊頓接受聽證。
拓撲半金屬雖然很誇張,但它的難度遠不如常溫超導,既然常溫超導已經經過了全球學術界的一致鑒定,我想拓撲半金屬沒有對外界公布過,它出自萊特博士之手,我相信它是真的。”
從資本市場來看,同樣如此,工程被阿美利肯知道後,英特爾、台積電和英偉達這些上市公司的股價當天微跌後迅速止跌。
帕特聽完後笑了笑,然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領帶:“抱歉,我聽說萊特·陳在華國有著光神的外號,但是很無奈這是現實世界,不存在神。
“為什麼要卡兩年,是因為台積電的工藝大概率會在兩年後來到n,也就是現有體係的極限了,光神想的是彎道超車,在他們實現n前我們先在那等他們。
項目成員太多,但無論如何負責芯片製造的工程師都是核心人員。
具體你內部哪些工程師有經驗,哪些工程師靠譜,華國官方並不知道,也不會去分辨。
從資本市場能夠明顯看出來,華為搭載n芯片的at0發布,中芯國際的股價並沒有因此上漲。
華國缺乏芯片工藝最前沿的技術積累。”
“沒錯。”二人異口同聲。
在他的主導下,華為和中芯國際下一步要將n工藝的光刻機去把芯片推進到n,他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他絕對會是個卓越的科學家,或者說他已經是了。
“你說兩年時間真的夠嗎?”
說到這裡帕特內心感慨,要是陳元光是阿美利肯人,他們率先實現的技術突破,在矽穀的通力配合下,他們能把芯片實現矽片到拓撲半金屬的替代,把工藝推進到n之下去了。
加上當時常溫超導才問世不久,陳元光整個人籠罩在無所不能的光環下,大家對兩年就能搞定這件事毫不懷疑,都在暢想兩年後拳打台積電腳踢英特爾。
中芯國際選了一批經驗最豐富的工程師加入到項目組中去。
“不是我樂觀,是現在除了相信還能怎麼辦嗎?先相信再質疑。
裡奇說:“我同意帕特的觀點。
帕特斬釘截鐵道:“優化現有芯片製造工藝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哪怕是阿美利肯要做到這一點也要賴以全球包括霓虹、荷蘭、高麗、英格蘭等十來個國家,數十家供應鏈企業配合下,才有可能做到。”
之所以這麼賣力,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力度,更多是中芯國際自身的實際需要。
被選中的工程師在簽完保密協議後,看到拓撲半金屬的技術參數後都興奮不已。
“也對,我們急什麼,我們急也沒用。”
阿美利肯壓根不相信他們能做到,哪怕有陳元光。
“也就是說他們一定無法成功?哪怕有萊特·陳的參與。”另一位議員問。
“不需要化學研磨?怎麼可能,它是半金屬不是常溫超導,不是整個內部電阻都為零。
問題是兩年做不到又怎麼樣?隻要最後整個工藝流程能打通,彆說兩年,哪怕五年對於中芯國際來說也是大賺。
好歹那邊一直在給解決方案。”
“我覺得不夠,問題是光神覺得夠,在兩年之期到之前,我都相信光神的。”
雖說華爾街不信,但是華盛頓依然對這一可能性如臨大敵,量子計算機已經足夠給他們的算力封鎖來一拳了,要是再實現了芯片工藝製程的突破,還是比阿美利肯先到n,那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都要麵臨一次洗牌。
但是工業界和學術界是兩回事,工業界需要更多的環節,需要更多的配合,單個工藝突破需要其他工藝的配合。
它依然有電阻存在。”
現有化學研磨工藝需要研磨液、研磨頭和研磨墊等耗材組成,他們都是針對特定材料的耗材,目前工藝中主要還是針對矽研磨和矽氧化物研磨。
“不難歸不難,問題是時間,我想表達的是兩年時間怎麼看都不夠。”
“格爾辛格先生,抱歉打斷你,剛剛你提到優化現有芯片製造工藝需要數十家供應鏈企業配合,可根據曆史來看,台積電在乾式光刻機到浸潤式光刻機的工藝優化過程中,僅僅隻和AML進行了配合。”某位議員反問道。
這場秘密聽證會結束後沒過多久,華為召開了他們的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說是溝通會,其實就是產品發布會。
在外界都以為這次新品發布會上,宣傳重點放在智界上,以及和小米汽車對比,用大量遙遙領先來彰顯華為在造車上的影響力時,這些內容都沒有。
本章完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