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冬給相互介紹完,大家相繼落座,趙勤還是老樣子,並沒有急著問對方,而是耐心的開始泡茶。
“趙總,吳總說你要見我,你們同意投資了沒,投資多少?”
問題有些生硬,但麵上的笑容還是那麼和善。
趙勤跟著笑了笑,“曾博士帶了樣品嗎,方便讓我們看看,我們也得請專業人士評估後…”
“趙總,請相信我,在電池這塊,沒有人比我更專業。”雖是這麼說,曾博士還是拿出了包裡的資料。
趙勤接過,隻是粗略的看了一眼,說實在的,僅這份資料就很專業,他也就看了個熱鬨,
將資料放在手邊,“我想問問,目前的經營情況。”
“我們之前是做移動電池的,而且成果斐然,我們拿下了蘋果筆記本的訂單,成為獨家電池供應商,
自去年開始,國家加大力度補貼新能源車,在我看來,動力電池的春天將要到來,所以我們果斷更換賽道,目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說得是場麵話,如果對方今天的經營真如其所說,那趙勤也見不到對方了。
“曾博士,我希望我們的洽談是開誠布公的,請說說你們的困境吧。”
曾博士看了一眼吳進冬,後者微笑,“曾博士,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我們先打了兩萬塊過去,即便談不好,這筆錢我們也不會收回,
足見我們的態度,所以也請您如實相告,要知道,金融業本就是一個圈。”
老吳說的很直白,你在這裡忽悠了我們,那麼在金融業就會被拉入黑名單。
曾博士麵上苦色一閃即逝,長歎一聲便道,“趙總,我並非是在包裝自己,動力電池真的是趨勢,而我們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技術,隻是目前受限於資金,還無法大規模投產。”
“曾博士,您是港城人吧,我了解你之前的履曆,按說您應該不差錢才對。”
“不,我是本省人,隻是在05年入了港籍,說到資本,就要說說現在企業的前身。”
老曾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因為接下來的事無法長話短說,
“我們的前身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atl,那是1999年,我放棄了鐵飯碗,和幾個朋友創立的公司,當時湊了100萬刀,買了國外的電池專利…”
老曾語氣低沉,娓娓道來,可以聽得出,這是真正記憶的聲音,
通過他所說,公司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買的專利造出的電池出現鼓包現象,但國外出售專利的公司,認為這是正常情況,
他們隻能自己攻克這個難關,
終於迎來了決定企業生死的大訂單,蘋果筆記本的1800萬塊電池訂單,從那以後atl終於邁入正規,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2005年,投資人撤資,公司再度麵臨困境,atl不得不以一億美刀的價格出售給日方的tdk集團,
老曾又從老板變成了打工人,當然不甘心,恰逢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出爐,
他敏銳的看到了這個機會,果斷辭職創立了今天的寧德時代,
隻是公司有了,前期投入的錢,幾乎全部用於科研,原本其實已經有印度的客戶訂購了電池,
但是在付了前期貨款後,等到產品生產出來,結果對方各種挑刺,就是不付尾款,
一時之間,老曾也沒辦法隻得虧本把貨賣給了對方,這一下讓原本就不寬裕的公司財政,更是雪上加霜。
“趙總,我也不瞞你,我的兩套房產包括祖屋地皮,我已經托人在掛賣。”
說完這些,老曾長歎了一聲,喝完杯中水,麵上再度恢複嚴肅,“趙總,雖說我很缺錢,但我也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心。”
“曾博士,我想這句話當時你沒和印度佬說吧?”
趙勤半帶諷刺的話,讓老曾老臉一紅,當然趙勤是抱著合作的態度,並不想讓對方難堪,
“那你認為,現在公司需要多少資金?”
“三個億,這是最低的標準。”說著,老曾又拿出一份資料,“這是我對企業未來幾年的規劃,趙總可以看看。”
涉及企業規劃運營,這個趙勤倒是能看得懂,從人力框架,市場前景和拓展,廠房麵積等等,羅列的還算詳細,
花了半個小時,趙勤將資料看完,又隨手遞給了吳進冬,接著問道,“曾博士,你願意出手多少股份?”
“28。”
趙勤眉頭微挑,與其說老曾是驕傲,不如說他對寧德時代抱予了很高的期望,估值十億當下來看,還是有些高,
當然,除了趙勤,估計就連老曾也不會想到,15年之後,這家現在困難重重的公司,將發展成一家市值萬億的行業巨頭。
“我投5個億,35的股份,允許團隊套現5000萬。”
老曾麵上一喜,沒想到趙勤居然主動提高市值預估,了
不過很快又皺起了眉,但35的股份屬實有些高了,沒有立刻討價還價,因為他從趙勤語氣中聽出了霸道,或者說來自於資本的自信。
“我需要和創業團隊協商一下,一個小時後予以回複。”
趙勤自無不可,當即讓吳進冬將他帶到另一間辦公室內,片刻老吳回來坐下好奇道,“趙總,你和其他投資者很不同,你為什麼總允許創作團隊套現,
而且基本都是你主動提起來的。”
“以己度人罷了,連家裡都安定不了如何全身心投入工作,況且,老吳你記著,這世道願意躺平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賺錢是有癮的,當你有一千萬的時候,你會渴盼一個億,因為你會發現,在千萬級彆的圈子裡,你混得並不算好,所以人性的貪婪、欲望,本就是無休無止的。”
老吳笑著擺擺手,“我要有一個億,就天天啥也不乾,徹底歇著。”
“嗬嗬,那是因為你現在還沒一個億。”
“趙總,紮心了啊。”
兩人閒扯了一會,老曾用時比想象中要短,大概半個小時就再度進來,主動伸手,與趙勤相握,“趙總,你是個懂技術的。”
趙勤一怔,這句話好熟,似乎在哪聽過。
“曾博士,你這就抬舉我了,技術方麵我不懂,但我尊重每一個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人。”
“所以我說,你比很多有技術的人更懂技術兩個字。”
“這麼說,你同意了?”
“合作愉快,接下來我們協商一下,趙總,我不希望你的人過於乾涉公司決策,因為…”
“我不是過於乾涉,我是壓根不乾涉,按你的想法來就行,真缺錢了,我們再商量著來,
不過我倒有個提議,有沒有興趣,咱先到墨西哥建個廠,生產三蹦子電池就行。”
……
s:半真半假哈,咱彆抬杠,
我也不想寫現實中的名人,但若我要隨便捏造一個人,大家對此人此事不了解,需要大量的筆墨去鋪墊不說,依舊沒有現實的名人代入感強,
涉及現實中的人,那麼自然就會有褒有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圖相,
呀,老山,那人沒你寫的這麼好,
丟,老山,那人可比你寫和偉大多了,你怎麼刻意去貶低他呢,
這種議論,相信會有不少,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首先要看到這個人,對於社會發展、技術創新,乃至推動國家經濟等的正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