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天寶地,落霞棲雲洲。
棲雲洲麓山之上,一方高百丈,橫亙三百裡的仙宮懸於山顛,周遭祥雲如海折射金鱗光靄,上方天日高懸映照萬彩天光。
麓山腳下,無數修士往來不絕,已經圍繞著麓山修葺了成片的營帳以作臨時居所。
而從麓山半腰往上,可見那雲霧翻湧處,亭台樓閣鱗次櫛比,仙宮雲殿錯落成群。
有棲雲洲的金丹修士見此不由感慨:“麓山已經有些年頭不見如此多的修士往來了。”
周遭同為老牌修士,活了百歲的一眾紫府、金丹修士紛紛點頭附和。
此時有那剛剛入道沒多久的練氣小輩忍不住問道:“敢問各位前輩真人,這麓山之前,也曾興旺過嗎?”
見這練氣小輩問出這問題來,周遭一眾紫府羽士、金丹真人卻是連連歎息,那煉氣小輩見狀不由有些誠惶誠恐,不知是哪句話得罪了一眾真人。
那位金丹真人撫了撫須說道:“此事不知曉,卻也不怪你。”
“實際上,麓山之前可不缺修士,麓山在十幾年前,也是棲雲洲一等一的修行聖地,被尊為八大上宗之首。那時麓山香火興旺,修士往來如煙,麓山更有四位煉虛真君坐鎮,不可謂不強。”
周遭有好奇之人連忙問道:“可是,棲雲洲不是隻有六大上宗,麓山不是禁地麼?”
聞言,又有一位金丹真人出來解釋道:“那時麓山雖說有四位煉虛真君,在棲雲洲尊為八大上宗之首,但麓山一眾真君被劫氣所迷,觸怒了蓬萊,玉宸靈淵真君由此臨凡,破山伐廟,蕩平了麓山。”
“昔年八大上宗,以三山上宗為首,這三山上宗便是麓山宗、嵐山宗和棲山宗,這三宗,每一宗都有四位煉虛真君,不可謂不強。”
“不過麓山、嵐山先後觸怒蓬萊,被靈淵真君給平滅了,兩宗真君悉數隕落,麓山和嵐山,也由此變為禁地。”
說罷,這金丹真人指了指那巍峨高聳的麓山,但見山腰之處雲海奔湧好似驚濤駭浪,難以窺見山上真容。
“昔年麓山之巔,有一方天宮,號嶽麓雲宮,乃是麓山宗的正殿,也是棲雲洲八宗議事之地。”
“如今端坐在那嶽麓雲宮之中的,便是那位蓬萊的玉宸靈淵真君。”
蓬萊道宗,玉宸靈淵真君!
聽到這個名字,一眾修士不由得心馳神往,望向那雲海翻湧的麓山,卻是怎麼也窺見不了山腰之上的風景,隻能隱約見到一些懸廊雲台,飛簷畫棟。
“據傳,靈淵真君喜靜,所以棲雲洲六大上宗便遣各家弟子值守,以免有人打擾真君清淨。”
“此番我等來此,也是靈淵真君發下話來,要遷嵐山靈脈入麓山,因此六大上宗這才調集各方人手。”
遷一方上宗靈脈?!
這等事聽得一眾下三境修士目瞪口呆,一個個是想也不敢想那會是何等盛景。
又有人連忙問道:“那靈淵真君可否會出麵?”
“聽聞靈淵真君最喜指點小輩,若我等之中若有人能得天之幸入了靈淵真君的眼,那麼豈不是六大上宗也不敢招惹?”
聽了這話,有金丹真人忍不住笑道:“莫要癡心妄想了,遷一山靈脈,動方圓數百萬裡地氣,此等大事,對你我來言固然是堪比天書,可對煉虛真君來言,不過是稀鬆尋常。”
“此事哪能勞煩靈淵真君出麵?各方上宗的真君就把此事辦了。”
“我等的任務,不過是修築各處亭台樓閣,等真君們把靈脈遷移過來了,協助各大上宗調理地氣,栽育靈木仙草,莫要讓各處顯得荒了,令真君不悅。”
“說句不好聽的,我等不過是替真君打掃打掃荒山野嶺罷了,哪能見得到真君天顏?”
聞言,眾人啞然。
棲雲洲六大上宗的真君出麵,調動各宗弟子十餘萬,還抽調了方圓數百萬裡內的修士,就是為了替靈淵真君打掃荒山野嶺?
一群人正聊著,忽得頭頂之上有大片陰霾投下,好似有什麼龐然大物到來,遮蔽了雲天。
這引得不少修士心神惶惶,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快看,是各宗真君攜嵐山靈脈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這麼一聲,引得眾人紛紛抬頭看去。
但見天穹之上,雷光電閃,罡風浩蕩。
在無邊雷火之中,一條連綿巍峨,流光溢彩的靈脈被六位真君操縱著,向麓山飛來。
那靈脈極長,又有虯結之象,好似一條沉睡的伏地蒼龍,其威深沉如淵,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隻是這靈脈被六條激蕩著雷火的玄鐵之鏈束縛著,而那六條鐵鏈的儘頭,各立著一位真君,持著鐵鏈,既是牽引靈脈,又好似在壓製這條被束縛的靈脈蒼龍。
明照宗清照真君,芳山宗山行真君,丹青宗丹萍真君,六元宗元樺真君,盛雲宗雲珍真君以及棲山宗的棲風真君,六位真君皆是不斷往鐵鏈之中灌輸著法力禁製,壓製著靈脈的變化。
上三境的宗門,哪一方宗門不是坐落在仙階靈脈之上?
雖說靈脈分七品,但那不過是凡俗六境的劃分,在七品之上的靈脈,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靈脈,更是天地元機之樞紐,地脈氣脈之玄關。
以棲雲洲為例,能達到仙品靈脈的不少,可真正有那底蘊氣運的,能被稱上仙品的,卻是寥寥無幾,除卻麓山的靈脈,也就剩下棲山和嵐山的靈脈,稱得上仙品。
一條仙品靈脈,幾乎等同一條煉虛境的真龍。
其勾連天穹星海之氣脈,山川大地之地脈,彙天地之元機,合氣海之陰陽,若是真讓其誕生靈性,那必然一飛衝天,得道成仙。
觀這嵐山靈脈就知曉,這樣幾乎已經化為龍形的靈脈,到底蘊含多麼恐怖的力量。
哪怕是六大上宗的真君齊齊發力,壓製起來也是頗為不易。
麓山腳下,無數棲雲洲的中下六境修士滿臉駭然的望著那條在罡風雷火之中激蕩起無窮靈光的靈脈之龍,眼睜睜的看著在六位煉虛真君的壓製下,那條靈脈之龍依舊難掩崢嶸,饒是蟄伏依舊不斂凶威。
如此一條可怖的靈脈之龍,仙階靈脈一旦化靈得道,不知會是多麼駭人的場景。
“連綿十數萬裡,這靈脈當真堪比真龍風采!”
“好在有我棲雲洲各位真君壓製,這靈脈之龍想來也翻不了天。”
一眾修士各自安撫著,強按心中的敬畏望著這千百年都難遇的一幕。
隻見六位真君小心翼翼,把這條靈脈挪移到麓山靈脈的正方上,隨即分開山川,將靈脈安置其中。
伴隨著地動山搖,大地龜裂開來,靈脈入土之後那分裂的山石大地又嚴絲合縫的合攏,一切都是這麼順利,讓萬千修士不由得長長舒了口氣。
有人笑道:“方才見那靈脈模樣,還以為真要化龍了呢。”
頓時,眾人也是談笑連連,紛紛議論著這條靈脈納入麓山,麓山的靈氣會濃鬱到何種地步。
此時六位真君也是鬆了口氣,畢竟靈脈已經安安穩穩的納入麓山,想來不會再出什麼差池。
可是任誰也沒料到,方才還安安靜靜的嵐山靈脈,一入麓山遇到麓山靈脈之後,竟是變得躁動不已,刹那不過便是劇烈的地動山搖,大地龜裂成片,山巒開裂如淵,引得萬千修士紛紛色變,六位真君更是詫異莫名。
地動山搖之間,但見天穹雲海翻湧激蕩好似驚濤駭浪,無邊雷火叱吒肆虐引得風雲色變。
雷鳴電閃,天火滔滔,烈烈罡風如刀一般刮著大地上的一切,山巒林木被成片成片掀起,無數山石被雷火摧毀為齏粉,在這一片末世之象中,那已經合入大地的嵐山靈脈竟是重新抬頭,好似活過來一般,要從麓山之中脫離,一飛衝天。
無數修士駭然的望著那從龜裂大地之中探出龍首的靈脈,一個兩個麵色蒼白如紙,一身靈氣竟是運轉不起半分,好似在這靈脈之龍的壓製下,中下六境的修士都變成了凡人。
昂!
一聲龍吟高亢,那嵐山靈脈不斷掙紮著,身上的鐵鎖寸寸崩解,周遭的大地片片龜裂,已然一副即將逃脫升天,龍入九天的模樣。
雲珍真君見了連忙道:“諸位道友,速速壓製靈脈,莫要讓它逃脫了!”
其他真君哪能不明白事情緊要?
一位位真君運足手段,壓製著那想要從山中掙脫的靈脈。
但見清照真君投出一方錦帕,錦帕照射下萬道流華打在那靈脈之上,讓原本抬起的龍首重新伏下去。
山行真君調動山脈之力,引萬山之重鎮壓靈脈,不讓靈脈逃脫升天。
丹萍真君、元樺真君聯手催動數條倒鉤鐵鎖貫入靈脈之中,想要釘住靈脈之龍的脊柱,讓其無法動彈。
雲珍真君與棲風真君則是調度風雨雷電,演化無邊雷火傾瀉而下。
六位真君合力,那神魔一般的威勢看得萬千修士如癡如醉,靈脈之龍好似也要就此被壓服。
偏偏當六位真君合力壓製嵐山靈脈時,麓山靈脈又不知受了什麼刺激,竟是翻身攪動,想要趁機飛天逃離。
在坍縮的山脈之中,望著那突然暴露出來的麓山靈脈,莫說萬千修士目瞪口呆,便是六位真君都有些猝不及防。
誰也沒想到,眼看嵐山靈脈要安定下來,麓山靈脈又要造反了。
昂!!!
麓山靈脈發出龍吟,竟是頂著雷火衝天,想要渡劫化龍。
十數萬裡長的靈脈從山巒之中抽身,頓時引得山崩地裂,眼看麓山靈脈要趁六位真君分身無力之際逃離,那始終不曾有動靜的麓山之巔,終是傳出一聲輕喝:“去。”
刹那間,青紫匹練衝天而起,劍光如瀑鬥轉星折,隨即兩山靈脈就安靜下來。
但見龜裂的大地重新合攏平整,跌落的山石飛回原位,傾倒的林木紛紛立起
雷火消散,風雨無蹤,麓山周遭天光朗照,祥雲如海,一片氣朗天青之相。
萬千修士茫然無措,隻隱約感覺好似有一道天光閃爍,卻是不知發生了何事。
但六位真君卻是看得分明:在那重新落回山巒之中的兩山靈脈龍首之處,各自釘著一柄仙劍。
風雲驟起蛟龍變,地動山搖萬物驚。
靈脈衝霄騰雷火,道人持劍定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