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兩千八十章:援倭之戰

第兩千八十章:援倭之戰(1 / 1)

推荐阅读:

> 第兩千八十章:援倭之戰

次日,李如鬆主動請戰的奏疏一到司禮監,隆慶立刻就把高拱、張居正叫到了乾清宮。

很顯然,這事就是要快準狠。根本沒有多餘折騰的事情。隆慶先跟兩位大臣拍板細節後再讓去內閣票擬投票。

高拱拿著翻譯的皇帝的囑托,本來想著內閣還會有一陣拉扯的。

說巧不巧,當天朱雀國的新國書又到了,願意恢複大明官船的正常通航,同時希望恢複與大明的貿易,正式內附大明,向大明稱臣。請大明皇帝冊封,哪怕不是王爵的國主也成。大明與朱雀國永為爺孫之國。大明是爺爺,朱雀國是孫子。

高拱看了內閣現在眼前就這麼兩人。次輔兼兵部尚書張居正,高拱自己的哥們閣臣兼戶部尚書郭樸。

內閣攏共三個人,一個自己的哥們,另一個自己從徐階手裡挖牆腳提攜的後生。

很快,內閣主持幾乎是剛把李如鬆的奏疏念完,隨著高拱舉手,張居正與郭樸,明明舉手的起步要晚一點,但舉起來的動作卻反而比高拱更迅速。

事實上,從隆慶元年開始,張居正與郭樸幾乎就沒有投過一次反對的,舉手一個比一個快,練得手速都快了不少。

高拱看兩個這個配合,早就沒有一開始的開心。

郭樸這麼盲目支持,高拱是理解的。但張居正如此支持,還真的是得了徐階那死烏龜的真傳了。

不過一切看政績說話吧。

隻要能把石見銀礦穩住,朝政一切都還有辦法。

很快隆慶元年的最後一道聖旨下來了。

前錦衣衛指揮使李如鬆,交還了錦衣衛指揮使職務,保留五軍都督府左都督,轉任神機營總兵提督,領三千神機營精銳連帶京營騎步正兵一萬人,輔兵民夫兩萬人,即可開拔倭國,解救石見銀礦與倭國國主。

派內臣許儀為監軍太監,南直隸戶部尚書譚綸為總督,入倭國後暫代倭國事以協調大軍後勤。

另外,還傳旨朝鮮,令其負責一部分沿途補給。

這道聖旨下來,還是把整個京城的輿論炸得不輕。

因為隆慶元年,整體來說,實在是有些壯誌未酬一身傷的味道。

除了整個河南南直隸黃河下遊疏浚河道與遼東大開發做得還算差強人意,其餘的基本都翻車了。

要不是浙江那邊,布政使與織造局兩大錢袋子各種花式輸血,高拱這個內閣首輔說不定這一年都堅持不下來就得崩。

最關鍵的是麓川之戰的戰事兩個月前就停了,如今是回京交旨的大軍還拖拖拉拉沒到京城。之前好些人就等著年前這幫人回家鬨軍餉賞賜等著看高拱笑話呢。

也不知道這戚繼光是怎麼的,先前打仗還是兵貴神速,如今回程反而是一路各種報病耽誤,生怕太早走到似的。隻是苦了沿途的驛站了。被這麼一波大兵連吃帶拿的。一年的經費,幾天就報銷完了。剩下的日子怎麼辦就隻有天知道了。

反正一路上公費吃吃喝喝,愣是如今臘月二十六了,愣是沒有大軍回京的消息,估摸著得半路過完年才來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