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兩千六十二章:書店交流

第兩千六十二章:書店交流(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兩千六十二章:書店交流

“典吏大人怎麼稱呼?”鄭一冠可不至於跟楚知州一樣喊人小四,隻好規規矩矩地問了一句。

“鄭員外客氣了,鄭員外是高大人的高徒,又是國子監的監生,叫小的小四就成。這裡都是才勘探到的,到處山野鄉裡,要逛還得去附近鎮子,還得有十多裡小路,員外們還是等一會兒,小人去叫些滑竿來才成。”

本來還想客氣一下的鄭一冠,看著自己身後一堆人那期盼的眼神也知道,都是一群在杭州走石板路走慣了的,沒了滑竿真不行。

於是乎,順水推舟說道:“那就有勞典吏大人了。”

約莫一個時辰,一行人才來到附近一個叫騎嶺鎮的鎮子上,約定的是下午出發,還有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也就分散開來隨便逛逛了。

鄭一冠領著一隊人來到這汝州治下這個較為破落小鎮子的唯一一間書店。

好在書店的東家兼掌櫃沒發現什麼異常,大約隻是覺得過路的客商一類。典吏可是州城裡的大人物,哪是這些鎮子裡小門小戶能夠見到的。

“哎呦,是行走的客商嗎?你來得正巧,小店本身祖業,但下月也要關閉了。這裡的書本紙筆一律八折,十兩銀子以上的一律五折。真正的清場大甩賣。買到就是賺到”

這話語,杭州太流行了,記得金融街那邊有個書店都喊倒閉兩年了,這不還好好的。天天清倉,兩年都沒清完。

以為是套路的鄭一冠隻是笑話著打趣道:

“掌櫃,你這怕是一年到頭都在清倉吧。”

第(1/3)頁

第(2/3)頁

鄭一冠一邊說一遍看書架上的書籍名稱,通過熱銷書籍,自然就能清晰地知道這邊的民間動向了。壓根不需要去問人。百姓用錢買書,那是實打實地花錢投票的。

“聽聲音是南邊來的。我們中原漢子跟你們南方人不同。說清倉就清倉,不信是吧?等我一會兒我把房契給你拿過來。”

說完,這東家仿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人格似的,去櫃子裡好一頓翻找,才把房契找到。

“你玩真的是吧?”鄭一冠心裡咯噔一下,一下子整了個大紅臉。

隨後,房契真的拿出來了。

出售方周受良,購買方汝州知府衙門。

時間十月三日,正好是一個月前。

“怎麼祖業也賣了,最近附近山上有煤礦,你這明顯賣虧了啊。”

鄭一冠看到成交價,才五兩銀子。

這個鋪麵,連帶後麵一個小院,還有二樓呢。

不過五兩銀子不算賤賣了,要是沒有發現這個煤礦,市價估摸也就是這個價格。很明顯,這個煤礦發展起來後,這個小鎮也是要水漲船高的。隻可惜吃不到時代的紅利了。

“有什麼法呢。衙門要買,我們能不賣?”這掌櫃本想抱怨些什麼,但終歸是說了這麼個不清不楚的話來。

第(2/3)頁

第(3/3)頁

“你這掌櫃好不曉事。五兩銀子這個價格當時你絕對不虧的。現在錢貨兩清,衙門還允許你多住一個月清倉,如天之恩德,你簡直就是恩將仇報。虧你還是個賣書的。你看你的街坊四鄰怎麼不說話。”

鄭一冠身邊的典吏小四不樂意了。統一回收騎嶺鎮的房屋土地是布政使衙門聯合都律司定下的重大方針。按理說,就是按照洪武年間的強製移民令都是說得過去的。

結果衙門給了這麼高的價格贖買,竟然還有人在下麵嘀咕不樂意。這不是蹬鼻子上臉是什麼。

也就這兩個月,互助會的人有所收斂,這些人就以為又可以猖狂起來跟衙門討價還價了。

“你是他們的向導?算了,你說得對,我也不過是嘴上說兩句而已。有五兩銀子,我還是很知足的”

很顯然,這掌櫃是不服氣的,但一見到本地人,立刻就收斂了起來。再多的怨氣也不能亂說,一旦讓互助會那幫喪門星知道了,扣個陰謀詆毀重大方針,結果不是謀逆就是謀叛,起步就是個流放西北三千裡了。

見書店老板認錯,典吏也就沒做什麼了。

鄭一冠這會兒則在看著店鋪陳列的書籍發呆。

? ?多謝多謝書友hpdw的推薦票

?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