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知可不慣著高翰文這莫名其妙的文青病,風風火火地跑去廚房學點手藝包餛飩了。
娃娃已經吃輔食三個月了,最近特愛吃餛飩。於是乎徐有知就讓金翠蘭教學,跟著學包餛飩。當然是純包了。餡料、麵皮什麼的都是金翠蘭外包的。
包完讓金翠蘭支使傭人煮好上來,再給苗苗喂餛飩皮。肉餡就自己吃了。原來生產時瘦了二十來斤,現在快一年了,不僅完全長回去了,還富餘了十斤呢。
這段時間恢複寫文字了,才算是控製住了日益加重的趨勢。
又等了一日,倒是又一個客人上門,隻是這人卻仿佛並不是高翰文所期待的人啊。
原來一大清早是鄒應龍來了。
這人從京城挑好人後,當日就出發了,馬車大天津大沽口,坐海船南下上海,進杭州灣,換馬車到杭州。兩千多裡路也不過20日就到了。
在驛站休息了兩日,這才來拜訪高翰文這個地頭蛇。
高翰文是在偏廳接見的鄒應龍一行人。
開場寒暄,其中一人道“下官早就仰慕高大人才學,今日得見,果然風采照人”
有了第一個打底,後續的也急了,萬一自己想的吉祥話被彆人說了怎麼辦?
於是乎又一個聲音接著
“高大人親力親為,主持改稻為桑國策,不僅平息紛亂還早就杭州乃至浙江的盛世,簡直是吾等學子修齊治平的開模啊”
沒想到第二個就來了個超級加倍。高翰文影響著這些人後麵南下安全的關鍵,要是有其出麵交代泰西坊,那麼彆管是西班牙還是東班牙,肯定不至於關鍵時候撕破臉皮。
隻是高翰文居然能跟儒家的修齊治平扯上邊,鄒應龍隻在心裡笑笑不說話。這沒給儒學把墳頭揚了就是給麵子了,還說他修齊治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