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夏國,正義劫掠(1 / 1)

推荐阅读:

太昊年。

這是注定了載入史冊的一年。

這是注定了被世人永遠銘記的一年。

這是注定了被文人墨客大書特書的一年。

這一年,襄國聯軍數十諸侯國,出兵五十萬出征申國。

丹池聯盟盟主炎國國君齊聽聞這等不義之舉,舉全國之兵,合計三十萬大軍支援申國。

丹池聯盟的成員國感念炎國國君之仁義,紛紛傾儘全國兵力進行支援。

總兵力達百萬之巨。

自祁國立國以來,從未有任何一場戰爭如當下這場浩大。

一方,襄國聯盟,兵力五十萬。

一方,丹池聯盟,兵力百萬。

兩方總兵力,合計一百五十萬!

在此之前,祁國從未有過雙方兵力加在一起超過百萬的戰爭,更彆說單獨一方出兵百萬的傳說。

而炎國做到了。

頃刻間打破兩項頂尖成就。

如此浩大的戰爭,天下諸侯縱是想要不去關注都難。

畢竟但凡關注一下祁國的形勢變化,都能看明白。

這將是決定祁國未來的一戰。

襄國勝,祁國大亂,天下再也沒有哪個諸侯擋得住襄國。

未來的祁國,生死難料。

炎國勝,祁國太平。

誰不知道炎國國君乃是仁義之君,更是誠信之人。

一個仁義,誠信的人,豈會如同襄國那般四處禍害他國。

若是這麼做,丹池聯盟的諸侯還能服他。

考慮到自身安全的問題,一些此前並不在兩國交鋒中的諸侯國,在荀虞使者的遊說下,紛紛完成站隊。

炎國勝,自己的富貴,國祚,宗族,才能保全。

襄國勝,等死吧。

再說了,要是弄死了襄國.......

o* ̄︶ ̄*o嗬嗬,說不定咱們還能分一杯羹呐!

怎麼選,自然也就簡單明了了。

在炎王齊率領大軍前往申國的路上,共計接待了二十八位諸侯的使者。

他們此前都不是丹池聯盟的成員。

但現在感念炎王齊的仁義,表示想要加入聯盟,加入正義,加入忠臣行列,以對抗暴虐,無道的襄國。

這些諸侯國雖然都不是大國,可加在一起也有二十萬兵馬!

二十萬啊。

襄國喊了那麼多人,不也就湊了五十萬大軍。

炎王齊當即歡喜表示,孤是仁義之人,我丹池聯盟也是仁義的聯盟。

你們此前雖然不是咱聯盟的人,但隻要忠君愛國,維護祁天子的統治,抵製襄國這無道的暴虐之國。

咱們都是兄弟啊。

你們儘管出兵。

不需要來戰場,可以從後麵偷襲,呸,正義的宣戰襄國。

各國自是歡喜應是。

襄國為了征討申國,掏空了所有家底,現在國內正是空虛的時候。

咱們正義的偷襲,嘿嘿,那還不是壯漢強上欲拒還迎的美女。

有了炎王齊的回應,各國更來勁了。

當炎王齊率領大軍抵達申國時,形勢已經發生徹底的逆轉。

以炎王齊為首的丹池聯盟,合計有兵力一百三十萬左右。

炎國三十萬,各國聯軍五十萬,申國傾儘全國兵力的二十萬,主動來投的諸侯國兵力二十多萬。

總計一百三十萬!

而襄國陣營,因為形勢大變,除了襄國和童氏的大軍抵達戰場,其他諸侯全跑路了。

打,打個屁啊。

對麵多少人,咱們多少人?

這要是打起來,還不得被對麵粗暴的輪了。

更麻煩的是,現在自己國家周圍滿是不懷好意的諸侯。

現在還不回去,老家都要被人偷了。

雖然此前他們畏懼襄國威勢,這才不得不順從。

可當形勢不妙,他們又是最快拋棄襄國的人。

因強權依附,必將因強權的衰弱離去。

隨著諸侯聯軍或退去,或躊躇不前,襄國聯盟的兵力大減。

形勢對炎國一方越來越有利。

太昊年月,炎王齊率領大軍抵達申國的第三天。

襄國西方的夏國,率先扛起了討伐襄國的大旗。

夏國,撮爾小國。

國土麵積不過三百裡,國民不過四十萬。

其中多以西戎為主。

夏國祖上曾是祁國天子的馬夫,後來為天子立功,被封賞到了三關之地。

剛開始隻有一城之地,而且還不在祁國的掌控之下,夏國先祖魚並沒有前往封地。

後來實在是拖不了,這才不得不帶著家族西去。

初立國時,乃是太昊一千兩百三十二年。

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曆史。

兩百多年來,在夏國曆代君主的開拓下,夏國倒是漸漸發展壯大,從曾經的沒有立足之地,到現在有了數百裡疆域。

夏國本來距離襄國倒是頗為遙遠,可隨著襄國不斷向西擴張,此時兩國距離不到兩百裡。

中間隔了幾個小的諸侯國。

此前這些小諸侯國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襄國哪天就打來了。

若是沒有意外,他們自然不敢動。

可現在!

炎國國君率領百萬正義之師前來,襄國僅有三十多萬兵力,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等下去,必死無疑。

乾一把,還能開疆拓土!

在炎國使者的遊說下,各國達成聯盟,以夏國為首,向襄國宣戰。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

雖說現在襄國空虛,但咱們畢竟實力有限。

彆想著占領多少疆土,不現實。

咱們就乾一件事。

搶!

搶他娘的!

搶錢,搶糧,搶人口。

凡是看到的,都他娘的統統搶走。

凡是襄國守軍來犯,咱們就趕快跑他娘的,絕對不和襄國正麵硬剛。

這便是夏國國君的原話,受到了小聯盟各國的踴躍支持。

可不是嗎。

咱們這是正義的搶劫,和襄國的行為可不一樣。

在夏國的帶領下,數個小諸侯國組建三萬大軍,向襄國發動了正義搶劫。

因為國內空虛,又因為此前從未料到這些小國膽敢主動出擊,襄國短短半月被破了十數城。

損失的人口,牛馬,錢財,無法計數。

夏國的正義劫掠行為徹底點燃了導火索。

早就已經蠢蠢欲動的其他諸侯國紛紛行動起來。

在襄國主力尚未回歸之際,共計三十萬諸侯聯軍殺入襄國國內。

一時間,襄國南方,西方,邊境線紛紛被破。

消息傳到前線,襄國貴族們心緒大亂。

:..cc

..cc。..cc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