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這就是坡!
周圍的,都是領導,他也不好插話。
聽了半天,加上花了一點軍功值獲得用水的相關資料,方淮終於聽出了個端倪。
這個小縣城,不像他以前待的地方,整個縣內,就隻有兩座水庫,這還是大的那一座,這水庫,是兩個縣共用的。
除此之外,他還聽到了一個詞。
洪旱伴生。
這是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但又很合理。
像昨晚一般,雨量太過集中,勢必會導致後續降雨不足,莊稼農田,在合適的季節,得不到充足雨水的灌溉,對這個貧瘠的地域,無疑是雪上加霜。
天氣一旦轉旱,這裡的水,就是附近農田澆灌和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所以這個水庫的意義非常重要,不止是洪水的問題,還關乎民生,大家都在不竭餘力地保住它。
前世不過是混日子混了三十幾年,在消防時,專業方麵的知識接觸了不少,但這些民生方麵的知識,還真是他的盲區,就像此前,他連樹的種苗都不認識。
他知道一個多大的水庫能帶來多大的災害,卻不知道,一個水庫,有多大的意義。
來時他還有些不理解,怎麼消防的沒在大街上救災,全部趕到水庫來了。
一個幾百萬方的水庫,其實就算塌了一大半,以此地離城鎮的距離,也不會給街上造成太過誇張的影響,無非是幾個小時內,水又高了幾公分,要不了多久,就會下去。
唐家山三千多萬方的泄洪他都見過,那水最大時,騰起二十幾米高,這真不算什麼。
而且水庫嘛,以前在重慶,多的是,他偷偷去遊過泳的,就有七八座,許多都比這個大。
大得多。
但,在這個小縣城,一個水庫幾百萬方,日平均供水四五萬方,便關係著十幾萬老百姓的民生。
用水,吃水,灌溉。
人均用水量每人每天也就一方多一點。
這裡,占據著相當的一部分,還有一些,來自於另一座水庫,還有河流,地下水。
而且水庫一旦塌了,這麼多年,挖的長達十幾公裡的灌溉渠,還有一些賴以供水的管網,淨水係統,也將長時間作廢。
縣裡這些年連年遭災,與天對抗,努力恢複農田生產,如果水庫潰壩,失去了現有的穩定供水渠道之一,將又將迎來一次土地石漠化以外的迎頭痛擊。
聽著周圍一乾領導的嚴肅話語,他發現,他還真是小看了這裡的重要性。
方淮不禁有些愧疚。
曹毅在這個問題上認識明顯比他深得多,所以就算勢單力薄,也還是決定拚一拚。
他重生以後記憶力大幅提升,大部分前世的見識,都能記得,自詡知識廣博,但他忽然發現,前世三十幾年,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還太多。
還得謙虛學習。
方淮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思維也在快速運轉。
自己能做什麼?
壘壩,人夠多了。
抽水,有機器。
排水…
對,剛才他們說,排水口老堵。
“曹指導,我去排水溝看看。”
方淮說罷,直接往人多的那邊去。
曹毅看他積極的樣子,知道他要想辦法,也沒攔著。
…
來回打聽,才找到了泄洪口。
一個不大的老水庫,坡上長滿了雜草,泄洪口也不是太好看,二十多米的長度,水流看著並不湍急,泄水口擠滿了泥沙垃圾,或許是修建的時候這裡的水位並不高,泄水麵又矮又窄,坡麵還幾乎成了直角,而且現在排水的情況下,挖機根本無法去作業,拓寬泄洪麵。
人工清淤……
根本不現實,那地方流水再怎麼小,到底也是個排洪口,即使有繩子保護,接近出水口,也得被打飛起來,難不成懸空作業?
一個人兩個人的,拿把鋤頭鏟子下去,也清理不了多少啊,難不成吊幾十個人下去?
這麼多人,不發生意外才怪,而且一旦清淤完成,水流一大,衝兩個下去,得不償失。
方淮皺了皺眉,看著那個快成80度角的“坡”,不斷想著各種可能的方案。
很難,要不然這裡這麼多敢把身體堵在壩上的解放軍,早去了。
機械清淤不成,人工清淤不成…
方淮忽然眼神亮起,拿起對講機大吼:
“曹指導,曹指導!把13噸開到泄洪口附近來!”
“你要乾什麼?”
“水槍清淤!”
……
15分鐘後。
泄水口側麵的道路,圍著一堆二中隊的戰士。
“我擦,兄弟,你是個天才啊。”曹毅吞了口口水。
方淮笑著指了指下麵湍急卻不算宏大的水流:“怎麼樣,我這個方法,比你在那邊傻嗬嗬的抽水,好多了吧。”
曹毅點了點頭:“嗯,就是有點危險。”
方淮笑道:“給我綁兩條安全繩得了。”
張洋立馬舉手:“曹指導,我下去,給他當二號員!”
方淮卻擺了擺手:“要什麼二號員?沿坡鋪設水帶,們在上麵拉好水帶就行了!我的二號員,應該在上麵!注意我的指令,對講機配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