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留白(1 / 1)

推荐阅读:

第306章留白

既然走出不來,那就陷進去。

大家都困在地震裡,不妨用各自的想法,進行一場實戰演練。

方淮的一攬子“中隊升級”計劃,也將從這次演練開始啟航。

兩個主官,學習室裡擠著的二十幾口子人,都聽得呆住了。

宏大啊。

方淮的聲音不快,也並不激昂,卻讓所有在場的人,心裡都在“砰砰砰”的跳。

郝成斌意識到這是個中隊的重大時刻,順手拿過遙控板,把電視的聲音關了,讓大家陷入更多的沉默。

與思考。

電視機晃動的光芒,映射在許多人的臉上,卻有一些人把眼神投遞過去。

媽的,這顆腦袋,遲早有一天,要出現在電視機上!

經過軍校幾年培訓的四個軍官,更是內心掀起驚天駭浪。

這是啥思想啊。

他在試圖改變的,不是一個中隊,而是中國消防啊!

許多老百姓覺得:消防,消防,怎麼消防管的事,這麼多呢?消和防,不都是關於“火”的嗎?

甚至連很多消防兵都沒注意過,消防有兩塊牌子。

到消防支隊一級單位門口,就能看得見。

一塊是“xx消防支隊”,一塊是“xx應急救援支隊”。

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所以消防中隊才有“火警班”,“搶險救援班”的劃分,當然,劃分了也並不明確,大家必須啥都學。

但也正是因為第二塊牌子,才讓消防多了100來項出警內容。

消防的專業,大多體現在火警的第一塊牌子上,火災處置這一塊,無人能出其右。

至於應急救援,有,消防都有。

但是並不細分。

特殊場地的專業救援能力,大多體現在中隊個彆人員的培訓上,比如水域救援培訓,一個普通中隊,大概率是有一兩個人是受過相關集訓的,特勤隊,則可能有兩三個。

但集訓歸隊之後,就很少有相關訓練了,大家參與的都是相同的操法訓練,隻有遇到相關出警,才會讓那些人上。

太專業的救援,比如大水域撈屍,山地營救,大多靠裝備撐著。

能救是肯定能救,但是效率,並不專業。

實在不行了,還得推薦遇難者家屬,找對口的專業收費救援隊介入。

不是說消防不行,救不出人,而是一些特定場景沒經驗,也沒有相對應的專業訓練。

但按照方淮的計劃,以後在“應急救援”這一塊,他們,要成為專業。

他是要把另一塊牌子扶起來啊。

這塊牌子,太雜了,要花的人力物力,可太大了。

但是,和二中隊目前“有規格,沒有規劃”,等同於“有項目資金,但無法合理使用”的境遇,怎麼聽,怎麼匹配呢?

這不就是他們一直在找的“升級大方向”嗎?

而且,連口號都整出來了。

多方位,大應急,多災種。

聽起來,是種很新的東西啊。

專業隊伍,針對全省,那既然針對的是一省的“大應急”,投入多點,人力多點,也不為過。

“升級”的這個課題,也就順理成章了!

天才啊。

他不止有想法,而且方案都細化了!

中隊升級教導隊,不一定能推廣,因為這是解放軍,武警早就有了的,消防也有先例,並不存在什麼突破,教學成績,怎麼判定?多久才能判定?

但這個方案如果實施成功,是能在一次次在災害中顯身手,取得成績的!

說白了,中隊接下來的發展,是有奔頭的。

彆說災害少,到一個省級地域,每年的災害新聞拉出來,一長串,隻是有大有小而已。

一旦這個模式做出成績,獲得上級的認可,全國範圍,將有可能湧現出來三十幾個這樣的中隊,影響力可太大了。

營級,或許是中隊級彆的上限,可是榮譽,能夠接著爭取啊!

成為這樣一支中隊的開創者之一,以後自己的資曆,將會打上一個嵌金的標簽!

這樣的大發展方案,太適合二中隊了,最近,中隊的英雄人物不斷湧現。

周勇,方淮,何誌軍也回到了中隊,三個人,每個人拿出來,都有一大堆的故事可講,隊列教培方麵,還有郝成斌這個拿得出手的標兵。

中隊又在轉型的關口。

這次地震過後,消防的形象,也有了一些提升。

上麵的領導,或許也在尋求消防隊伍新的突破。

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新思路,正逢其時!

曹毅想得非常多,葉加洪能當這個隊長,也不是真的隻會插科打諢。

周圍的人,倒是不明覺厲,能想得完全的人,非常少,但是不論從哪個層麵來講,這個方案已經足夠震撼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