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於那種將田地分給家裡人之後,交的稅還不能降低的……那說明對方的田地數量,是非常多的,這種的,本來就該多交點稅,而且這樣的人也很少,所以就算他們有意見,因為人少,也不構成影響——這就是琳琅的方法了,高稅率門檻較高,受影響的人較少,這樣鬨的人太少,就鬨不起來了。
且就算鬨,他們錢太多了,彆人也會覺得,他們那麼多錢,該交那麼多稅,沒人站在他們那一邊。
而沒人支持他們,他們就更不敢鬨了。
不光那些田地多的人沒鬨了,甚至還有附近其他地方田地較多的人,在觀望了一陣後,搬到了琳琅地盤上,就是因為琳琅收的稅較少,而他們這些人,在那些起義軍地盤上,肯定會被抄家;要是地盤還屬於朝廷,他們投靠那些免稅集團,也要交租種的錢,還沒琳琅這兒少且安心呢,自然就過來了。
這些人,多是跟三府靠的近,有些田地甚至在三府,但家在其他地方的,看琳琅這邊做事講規矩,跟一般的起義軍不一樣,甚至比朝廷還要好,就過來了。
估計其他地方的人,也是沒想到,琳琅這樣搞,不但沒大地主反對,還有人來投奔吧。
投奔就算了,而因一般投奔來的,都是田地靠近琳琅地盤的,所以有些人還狗腿地給琳琅進言,讓琳琅將地盤稍微朝外打一點,把他們的田地包括進來,免得沒包括進來,到時他們田地上的莊稼,要是被彆人收走就不好了。
為此,他們願意出點錢,捐資助餉。
好在琳琅保證,隻要是他們的田地,莊稼肯定會讓他們收,誰敢因為他們住在她這邊,就薅走他們的莊稼,到時她就會教訓對方,這才讓這些人放下心來。
反正靠近琳琅治下三府,跟其他府府治離的遠,沒有大量敵人在這附近,琳琅過去交涉一下,也不是很麻煩的事,估計對方也不會因為某個地主要收自己的莊稼,就跟琳琅輕開戰端吧。
如果對方真的輕開戰端,那就開唄,琳琅也是不怕的。
第(1/3)頁
第(2/3)頁
除了這些變化,還有一個變化,琳琅有了三府之地後,世家大族雖然依然看不上她,但卻吸引了一些寒門讀書人過來看看情況。
他們自然也覺得跟個女人有點不靠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將琳琅一棍子打死,還是有人想著,能以女子之身,擁有三府之地,還是有點本事的,甚至可以說,很有點本事,要不然,誰會聽個女人的啊,所以便有人過來看看。
初看的時候,不少人還是很失望的,因為他們聽說了琳琅得老神仙教武功的事,覺得琳琅跟那些妖教教主差不多,都是這個套路,說自己得神仙給了什麼好東西之類,其實就是沒什麼本事,想靠這個糊弄庶民的。
他們以為琳琅之所以能迅速控製三府之地,不是有本事,是靠這些妖言惑眾的,如果是這樣,那就沒什麼用了。
於是有些人,不等深入了解就走了。
但也有一些人觀察到東山府城裡,不管是老百姓,還是有錢人,似乎精神頭都還不錯,不是其他起義軍領地,那種或恐懼,或緊張謹慎的樣子,覺得這樣有點奇怪,於是便留下來觀察了一下。
這一觀察之下,這些人就不由驚了。
他們發現,琳琅治下的軍隊,明明已經好幾千人了,還有更多的預備役,但竟然還不叫軍隊,非要叫什麼巡邏隊。
雖然表麵上看上去很有些無厘頭,但,巡邏隊的身份,卻讓眾人覺得,自己是在保衛自己的家鄉,畢竟巡邏隊,巡邏嘛,這不就跟當時在村裡,幫村裡巡邏一樣?
要用軍隊的名頭,太正式了,有些人隻怕就沒有那種保衛家鄉的感覺了。
所以巡邏隊,雖然很不正式,很無厘頭,但卻讓這些人很有向心力,凝聚力,這也是一大奇觀了。
第(2/3)頁
第(3/3)頁
再就是,趙琳琅讓人安排流民做工,很快就讓流民老實了下來,不像其他地方的流民,為了弄到口吃的,到了地方,往往像蝗蟲過境一樣,燒殺搶掠,到哪兒就毀滅到哪兒。
而流民到了趙琳琅地頭呢,不但沒毀滅這塊地方,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城裡所有苦事累事都是他們做的(輕鬆的事是本地人做的),偏偏這些人還願意,因為,包吃包住,還給錢,然後趙琳琅還說了,隻要做一年,就分地,享受當地一切福利,那些人為了這些福利,就願意吃這個苦了。
當然了,在這個亂世,也不叫苦了,畢竟有吃有喝還有錢,其他地方哪有這樣的好事。
當然了,這些還不算有多驚人,他們還發現了更驚人的情況。
他們發現,琳琅的治下,她開始通過她的方法選拔有用之人,維係整個團隊運轉,雖然那些人水平很低,但能保證琳琅暫時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琳琅開始培養會識字的人,考試結束就能去各個崗位應聘,什麼崗位都行,不管是官還是吏,隻要達到琳琅要求的標準都能去。
這就可怕了,趙琳琅要這樣搞下去,如果她真成了,而其他人因為看不起她,沒來這邊跟她一起舉事,將來也沒法在她這兒做官了,因為,人家自己的官員培養體係起來了,之前的人她壓根不需要用了。
想到這兒,他們都不由驚出了一身冷汗,想著幸好留下來看看了,要考察後,趙琳琅真有人君之像,他們就要留下來謀個一官半職了,免得將來,新朝建立,人家有自己的人才體係,根本沒他們這群老式讀書人什麼事了。
當下這些人在考察了一段時間,覺得琳琅這兒可以留一留後,便去琳琅那兒尋個差事,因琳琅這兒缺人,隻要能識字,然後不會反對琳琅搞的這些措施,一般都能錄取,所以這些人很快就找到了各種各樣的事,呆了下來。
雖然不少事,擱以前的讀書人,根本不會做——因為在他們看來,那是吏——但因本地不少人都在做,且這兒官跟吏並不分明,是可以隨時轉換的,所以他們還是做了,覺得不想做,哪天走就是了,反正就當是體驗生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