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那有沒有把民族問題處理得比較好的朝代呢?也有,清朝的疆域很大,征服的民族也最多,反倒處理得最好。
這可能與它本身是少數民族有關,不用設身處地就能知道關鍵所在。同時也該注意到清朝沒有設立羈縻州之類的製度,即便是道路最偏遠、自然環境最艱苦的青藏高原,也由中央朝廷派遣官員參與管理,同時派駐軍隊進行武力威懾。
經過近二十年的鬥爭與磨合,操控著大明帝國走到了現如今這個地步,洪濤麵臨的最大難題已經從朝堂權力分配轉向了對外擴張。而要想有序有效擴張,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民族融合問題。
舉個例子,呂宋特區是靠純武力拿下來的,為了確保占領朝廷必須派遣官員和軍隊入駐,而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花很多錢。
如果不能讓當地民眾聽從管理,三天兩頭爆發反抗,那朝廷就得永遠向呂宋特區輸血,不光得不到任何利益,還會成為包袱。
要是每次對外擴張拿回來的都是個包袱,那擴張就成了賠錢的買賣,軍隊也成了賠錢的機構,從上到下都不願意再高額投入。
失去了重視和投入,軍隊很快就會蛻變成大明衛所的模樣,哪怕全端著衝鋒槍照樣打不過拿著冷兵器的敵人。因為打仗隻有失去沒有獲得,人人都避之不及。
想讓軍隊無往不利,就要讓當兵和作戰變得利可圖。古人不是說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隻要有利可圖,不用誰整天高喊口號撒雞血忽悠,也照樣有人願意參軍作戰。
如何讓戰爭變得有利可圖呢?獲取戰利品是一個方麵,但隻是短期利益,無法長久。想長久獲利隻有一個辦法,儘快恢複占領區民眾的生產生活,讓他們比被占領之前過得還好。
等到占領區民眾恢複了生產,這片地區也就和國內的任何省份一樣,可以提供產品、繳納稅賦,不再是包袱,而是能下蛋的母雞。具體下多少蛋、創造多少利益,那是另一個問題,應該在占領之前就想好。
那該如何讓占領區民眾認同侵略者、消除敵意呢?這可是個大學問,比領兵作戰要難的多,也龐雜的多。曆史上無數皇帝、國王、領主做過嘗試,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從這些案例當中洪濤分析總結了出了一套辦法,概括起來隻有四個字,種族融合。隻有徹底消除民族、信仰、文化的隔閡,才能徹底避免將來的分裂。
具體措施很簡單,隻有一個重點和幾個注意事項。重點就是融合,想方設法將占領區民眾的文化、曆史、風俗習慣、信仰淡化掉。
想做到這一點就得大範圍遷徙,當人流移失所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時,生存就成為了首要目標,文化信仰風俗習慣則會被暫時遺忘,或者成為包袱被遺棄。
後世裡有句台詞是這麼說的,當人饑餓的時候隻有一個煩惱,吃飽了之後則會有無數個麻煩。
大範圍遷徙的原理和這句話基本相同,用人為創造出來的生存危機強行替代掉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以達到被身邊多數人群融合的目的。
但隻是簡單的大範圍遷徙還遠遠不夠,比如將呂宋島上的土著用海船運到遼東,給他們土地和農具,其結局很可能是大麵積死亡。
而存活下來的人包括他們的後代也會牢記這場災難,繼續保留仇恨和部分文化習俗,一旦有了機會仍舊會以民族為借口進行反抗。
所以呢,在大範圍遷徙的基礎上,還要儘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同時牢記融合這個重點。具體做法就是讓移民與漢人按照一定比例組成農莊,一起生產生活,用政策使其必須互相依靠、互相交流、互相影響。
頂多經過一代人的更替,移民所攜帶的文化、信仰、風俗基因就會被新的覆蓋,而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能讓人更容易忘記。
那會不會反其道行之,讓漢人的文化、信仰和風俗被影響替代呢?理論上講有可能,實際上幾乎不可能。
漢人基數太大,一億多,不管怎麼摻沙子仍舊是多數。如果沒有壓倒性的特權,少數很難影響多數。元朝統治了漢文化地區近百年,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卻改變不了根基,反倒是被漢文化融合了不少。
如果再把漢文化教育的加成算進去,從二代開始,移民們會越來越認同新身份,用不了兩代人就會把之前的文化和習俗忘的乾乾淨淨。
而漢文化的包容性又是非常強大的,會自然而然的同化周邊的所有文化。這一點有點像水,表麵柔軟溫,骨子裡卻非常頑固。任何東西,包括堅硬的石頭都無法改變水的本質,卻很容易溶於水,甚至被水改變。
當然了,洪濤也不敢保證這套理論能百分百成功,所以才需要進行不斷地嘗試和改進。眼下的女真族群就是最好的試驗品,他們人數少、影響低,即便失敗了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一旦試驗成功,就可以擴大試驗規模了,比如對土默特、喀喇沁和科爾沁三部下手,或者拿西南地區的諸多族群開刀。
如果再成功了,就可以更大規模的向朝鮮半島、安南、呂宋地區推廣。最終形成一個從疆域到文化完全統一的大明帝國。
隻有把這些地區和國家的民族問題徹底解決掉,洪濤才敢毫無顧忌的進行擴張,搶奪更多的資源進行內部分配。
陸軍和海軍在前麵推,朝廷官員帶著成熟的操作流程在後麵大範圍移民,打下一個地方同化一個地方,滾雪球般前進。
到時候就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納入大明版圖了,有價值的才會融合,沒什麼太大價值的還是老一套,封個官職自己玩去吧,頂多派幾個朝廷官員監督下。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