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共領一至五衛陸軍以及五萬山海鎮邊軍,守延慶州、保安州、天津州、保定府、河間府、順天府和永平府,治天津州。
原昌平鎮副總兵薑弼,隨孫承宗部訓練獲職千戶,參與了興和、歸化戰役,表現良好。欽點北方都司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威將軍銜。原陸軍左衛參謀黃鶴樓(朱二十八)任北方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六、七、八三衛陸軍以及五萬延綏、陝西、寧夏鎮邊軍,守原延綏鎮、寧夏鎮、部分陝西鎮、延安府、河套南部,治延綏鎮。
原孫承宗部指揮使杜文煥,任歸化都司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威將軍銜。原陸軍中衛參謀白不平(朱十九),任歸化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九、十、十一三衛陸軍,以及兩萬宣府、大同鎮邊軍,守歸化城以南、大同、宣府兩鎮,治大同鎮。
原密雲鎮參將尤世祿,隨孫承宗部訓練獲職千戶,參與了興和、歸化戰役,表現良好。任西北都司都指揮使,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原孫承宗部副參謀長高不懂(朱五十二),任西北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四衛陸軍,以及兩萬甘肅鎮邊軍,守原陝西行都司、臨洮府和部分陝西鎮,治蘭州。
都督同知孫承宗則坐鎮西安府,繼續訓練六萬多新軍,逐步從退居二線麵臨被裁撤的邊軍中挑選可用人員補充,最終將新軍擴充到十萬,做為陸軍的預備役。
從具體領軍人員安排上,皇帝還是充分考慮了北方幾個軍武世家的利益,主官基本都是由其後代充任,再輔以經驗豐富的參謀人員,大大消除了在軍製改革時可能會遇到的阻力。
與陸軍的高級指揮人員任命瞻前顧後相比,結構很單純且專業性非常強的海軍改革就顯得比較簡單了。
從景陽八年(1612)開始,海軍采用南洋柚木和梢木建造的秦級戰艦在大沽口和鬆江造船廠同時開建,以每年3-6艘的速度不斷下水。
至今為止已經全體替換了之前的鬆木戰艦,總數達到了32艘。同時兩座造船廠還建造了50餘艘2000料的武裝貨船,分彆交付海軍和海運衙門使用,被皇帝賜名為廣州級。
這種船的用料比秦級薄一半兒,長29米,寬9米,滿載排水量650噸,最大載重量300噸。三桅,仍舊采用了更全麵的混合帆型,甲板兩側可安裝各5門2寸後裝式鑄鐵艦炮,船尾可安裝2門3寸前裝炮。
雖然犧牲了部分航速、靈活性和大部分攻擊防禦能力,卻換來了更大的貨艙和載重量,比較適合在大明沿海以及日本、南洋群島之間做中短途航行。
這片海域經過海軍的多年清理,已經見不到太大規模的海盜了,萬一碰上個彆心術不正的船隻,依靠自身武力也能安然無恙。
但若是想跟隨戰艦群進行遠航,廣州級就有點吃力了,主要是航速跟不上。所以從去年開始,皇帝下令由海河造船廠研發更適合遠洋運輸的武裝貨船,命名福州級。
同時戰艦的研發也沒放棄,由鬆江造船廠負責設計建造下一代具備更大噸位、更強火力的遠洋戰艦,命名為漢級。
而設立在峴港的海軍造船廠由於熟練工匠還不太足,隻能先用小型雙桅交通船和近海貨船練手,至少要再等一年才能做為戰艦的主要建造船廠。
現在海戰衛算上見習軍官、水手以及後勤維護人員,總兵力已經接近12000人。還擁有海河、鬆江、峴港三座造船廠和大沽口、威海、舟山、福州、博寮洲、峴港、馬尼拉七個大型基地。
原海軍總督王昇繼續擔任海軍左都督,授正二品驃騎將軍銜。這位小吏家庭出身的國舅爺雖然腦子不太聰明,相對卻很實在,對妹夫皇帝的命令執行的非常徹底,且身上沒有太多暴發戶的臭毛病,比較令人放心。
海軍發展了這麼多年,早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指揮和作戰係統,從都督到每位艦長對締造者的忠誠度和期望度遠不止陸軍能比的。
在他們心目中,景陽皇帝就是僅次於海神和媽祖的存在,換誰都不好使。此時的指揮官就不需要能力太強的開拓性人才了,像王昇這樣踏踏實實、不扒拉不動的守成者最合適。
右都督則非沈有容莫屬,這位半路出家的老將有點越老越通透的感覺,掌管巡防衛多年,不光把重要港口附近海域的海盜和走私現象治理得井井有條,還為海戰衛輸送了不少水手和低級軍官,深受袁可立和王昇重視。
既然是老而彌堅,那洪濤就大膽壓擔子了,同樣授正二品驃騎將軍銜,與王昇一水一陸,主要負責海軍陸戰都司的日常訓練、後勤和作戰指揮工作。
原海軍參謀長朱國英(朱九),任海軍都督同知,授正四品明威將軍銜;原海軍副參謀長朱海鷗(朱九十二),任海軍都督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廢除海戰衛編製,改為兩支艦隊,與都司平級。東海艦隊以大沽口、威海、鬆江、福州為主要錨地,治所鬆江港,下轄12艘秦級戰艦和10艘武裝貨船。
原海戰衛千戶沙桐,綽號老鯊魚,任東海艦隊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武將軍銜。原海軍參謀陶大翔(朱七十二),任東海艦隊都參謀長,授正六品昭信校尉銜。
南洋艦隊以博寮洲、峴港、馬尼拉港為主要錨地,治所峴港,下轄20艘秦級戰艦和12艘武裝貨船。
原海戰衛指揮使黃南平,任南洋艦隊都指揮使,授正三品昭勇將軍銜。原海軍參謀王遠景(朱七十),任南洋艦隊都參謀長,授正六品昭信校尉銜。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