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馬上就能看到那個采訪對象,一些記者立刻心潮澎湃,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趕路的同時,他們再次低聲討論起剛才的話題。
而李華,則心事重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並非在關心采訪本身,而是在絞儘腦汁地思考另一件攸關生死的事情。
老婆的時間真的不多了,骨髓移植的事情不能再無限期地拖下去了!
可林弦那邊就是咬緊牙關不鬆口,讓他無比難受。事情隻要沒談攏,每多耽擱一天,老婆就多一分危險。
上一次,在林弦那裡碰了一鼻子灰,灰頭土臉地離開,那種屈辱感至今還刺得他心口發疼。
這次,無論如何,也要逼迫林弦,哪怕用儘所有手段,也要讓他把骨髓捐出來!
可一想到林弦的樣子,李華心裡還是有些發虛,底氣不足。
不知不覺間,他的眉頭也跟著緊緊皺了起來,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
“李先生,你還在擔心嗎?”
女記者注意到李華神色凝重的樣子,忍不住小聲問了一句。
因為之前打過交道,她對林弦的事情也了解得比較清楚,所以在她麵前,李華並沒有太多隱瞞。
“我確實有些不放心。”
李華歎了口氣,臉上寫滿了無奈,
“上一次的情況,你也見到了。林弦那小子是鐵了心,不願意捐骨髓。我真擔心,這一次,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力氣。”
女記者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再次開口,聲音陡然變得犀利起來:
“李先生,你這樣想就錯了!不管林弦跟你們之前有多麼大的過節,哪怕是深仇大恨,現在也絕對不是提的時候!”
“你們養了他,給他吃,給他穿,他怎麼能如此忘恩負義?隻是讓他捐出一部分骨髓,又不是要他的命,他怎麼能那麼吝嗇,那麼自私?”
“再說了,用他的一部分骨髓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一條鮮活的生命啊!他為什麼就不肯配合?難道他的骨髓是金子做的?”
“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社會,對待身邊的人都應如此!
如果林弦不願意這樣做,那後續的輿論也不可能偏向他那一邊!隻會讓大家覺得他是個冷血的白眼狼!”
女記者說得頭頭是道,字字句句都敲在李華的心坎上。
李華聽完,心中的底氣又增加了一絲,甚至可以說是被女記者這番話徹底點燃了。
沒錯!
今天他找來這一幫記者,就是打算大張旗鼓地討伐林弦!
如果他肯配合,那這件事情就可以就此作罷,皆大歡喜。
倘若他依舊冥頑不靈,不願意捐獻骨髓,那就讓這些記者把事情曝光出去,像放大鏡一樣把林弦的“醜惡嘴臉”放大給公眾看。
到時候在各大媒體上發布,讓網友們來評評理。
輿論一旦形成狂潮,哪怕林弦再怎麼硬氣,恐怕也得不低頭!
到時候,捐獻骨髓的事情同樣能夠成功!
至於什麼所謂的恩情,還有感恩的心,李華此刻真的沒有時間去考慮那麼多高深的東西。
眼下,他腦子裡唯一的念頭就是:
救老婆的命!
除此之外,彆無其他。
至於林弦會承受什麼樣的壓力,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那都與他無關,他無所謂!
他隻要骨髓!
骨髓!
對於身邊的女記者,李華心裡清楚,她也是有私心的,想通過這件事做出“轟動效應”,
甚至可能還有彆的什麼目的。
不過,隻要這不妨礙他救妻的大計,不影響他得到骨髓,那就隨她怎麼折騰去吧。
短短幾秒鐘,李華的腦子裡電光火石般閃過無數個想法,權衡利弊,
最終,他故作堅定地、甚至帶著一絲狠厲地說道:
“那就麻煩你們了。我老婆的命,就拜托在座各位了!”
“不麻煩,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女記者信誓旦旦地表示,
“身為記者,我們有義務揭示真相,懲惡揚善,讓那些忘恩負義之徒無處遁形!”
表完決心,女記者再一次加快了腳步。
跟在她身後的那個扛著攝像機的男子,臉上的神情也變得異常嚴肅起來,仿佛已經預見了即將到來的“大戰”。
這次跟上次截然不同。
這一次他們做了十足的準備,再加上有這麼多記者同行,
哪怕每人說上幾句帶有傾向性的話,彙聚起來都能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什麼真相?
那放在次要位置。
他們要的是流量,是眼球!
隻要能夠吸引公眾的目光,哪怕是將事實稍微擴大、添油加醋一些,也是完全“可以”的!
又往前走了十幾米,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突然不合時宜地響起。
女記者放緩腳步,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急忙掏出手機。
看到手機屏幕上那個熟悉的電話號碼,她迅速按下接聽鍵,
臉上立刻換上了一副恭敬至極的表情,笑意都濃了幾分:
“領導您好,請問領導有什麼交代?”
“怎麼樣了,有沒有到達現場?”
手機那端的聲音帶著迫切,仿佛一直在等待她的消息。
女記者一怔,隨即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甚至帶著一絲如釋重負。
電視台的領導親自打電話來詢問,還如此關心當下這件“新聞事件”,
足以證明領導對這件事有多麼重視!
於是,她昂首挺胸,使勁清了清有些乾澀的嗓子,這才鄭重而興奮地彙報:
“報告領導!我們已經到達林弦所在的公寓樓下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見到林弦本人!”
“好!”
領導的聲音聽起來很滿意,
“一定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咱們台投放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
為的就是做出一檔有深度、有社會意義的新聞。你是台裡老人了,這個應該最清楚不過。”
麵對電視台領導那一套官腔式的囑咐,女記者的頭點得像小雞啄米一樣,滿口答應:
“放心吧,領導!上次的事情我已經深刻吸取了教訓,
這一次,我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定給您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那就好!”
說完這三個字,領導果斷掛斷了電話。
女記者深吸了一口氣,臉上敬畏和熱情迅速凝結,笑容逐漸變得冰冷。
上一次采訪林弦的事情,讓她幾乎在同事麵前顏麵掃地。
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把場子找回來,甚至要做得更大!
對於剛才領導話語裡隱晦提及的“深刻意義的新聞”,女記者心知肚明那話裡的含義。
領導想要的,不僅僅是新聞,更是影響力,是轟動效應!
對此,女記者也已經做好了故意引導、甚至適當“炒作”的準備。
而相關的“劇情”設計,女記者也已經安排妥當。
她快步來到李華跟前,轉頭,用一種商量的口吻詢問道:
“李先生,關於您跟林弦之間的事情,我有幾個問題想再確認一下,或者說,我們可以再‘潤色’一下。”
李華一怔,有些疑惑地問道:“什麼事情?你要再確認什麼?”
“李先生,你先彆緊張,這隻是為了讓後續的報道更有衝擊力。”
女記者迅速解釋,“就是關於您領養林弦這件事,咱們可以再商量一下表述方式。
我這邊有一個‘劇情’版本,或許更能激發公眾的同情心,渲染情緒。”
“如果說成當年是你們看林弦可憐,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孩子都要餓死了,你們發善心,才把他領養回來。
而現在,他翅膀硬了,發達了,卻忘恩負義,見死不救,置曾經救他於水火的恩人於不顧。這樣,輿論肯定會更加偏向我們這一邊。”
“讓社會輿論像洪流一樣逼林弦捐骨髓,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您看怎麼樣?”
女記者的話說得不緩不急,條理清晰。
李華也象征性地配合著點了點頭,表麵上是在做思考狀,實際上腦子卻在飛速運轉,權衡著這件事情的利弊和潛在風險。
當初領養林弦,是因為他們確實沒有兒子。
但後來因為他老婆得病,恰好林弦身上有匹配的骨髓。
自從那以後,林弦的身體就變得很差。
他們當然不可能繼續養著這麼一個藥罐子。
然而,既然是為了骨髓,當然是情緒渲染得越熱烈、越“悲慘”,效果就越好!
這世上,誰不痛恨白眼狼呢?
利用公眾的這種心理,才能最大程度地給林弦施加壓力。
想到這裡,李華的表情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咳咳咳!”
他先是乾咳了幾聲,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