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神話副本:開局我為道祖牽青牛 > 第18章 天歸天,人歸人,儒家大神通,天人相分

第18章 天歸天,人歸人,儒家大神通,天人相分(1 / 1)

推荐阅读:

趙國有誰?

有未來的天下共主。

有未來的人皇至尊。

但陸歌沒有說,畢竟這話說出去,大概也是不會有人信的。

即便現在道家奉他為祖師。

這種事,當初老子,孔子都不知道,你就知道了?

“你們好像很不希望我離去?”

陸歌直接開門見山道。

尹文子麵色微微泛紅,但還是點了點頭。

“祖師既然明言,那我也就不遮遮掩掩了。”

“實不相瞞,如今道家的日子苦啊。”

“雖然各國依舊還是以黃老之道治國,但近百年時光,儒家逐漸崛起,道家卻日漸衰敗。”

尹文子歎息一聲,滿是心酸無奈。

“前有儒家孟子,悟得大神通浩然正氣,壓得諸子百家難以抬頭。”

“如今又有荀子,連任三代學宮祭酒,且也身懷大神通天人相分。”

“那神通講究個天歸天,人歸人。”

“一旦施展開來,便能讓我等與天地大道隔離,使我等用不出神通。”

“我等所悟神通,實在難以與之抗衡。”

“如今祖師降臨,弟子等無能,隻盼祖師能撐我道家門麵。”

陸歌聽得一愣一愣的。

“啊?”

“我?”

“支撐道家門麵?”

陸歌指了指自己。

“你們怕是太看得起我了。”

“大夥都是自家人,我也不怕告訴你們。”

“我的確是領悟了大神通,其名長生不老。”

“但它沒啥戰鬥能力啊。”

“指望我撐門麵,我咋撐?”

“讓我熬死他們?看看誰活得更久?”

老聃之前所講修行之道,乃是囊括古今未來。

春秋戰國之修行,還未出現煉氣,煉體等等法門。

如今修行之主流,還是靠感悟天地大道,領悟自身神通。

而神通修行的最大缺點,就是如果不曾領悟長生不老,那壽元一到,該死還得死。

不過它也是有優點的。

那就是戰鬥力強。

後世修行,煉丹煉氣,雖可穩定延續壽元,甚至抵達長生。

但若是與神通修行者戰鬥起來,必輸無疑。

即便你術法萬千,法寶無窮,但終有法力耗儘之時。

而神通修行,乃是以心駕馭天地大道。

吾心不死,神通則浩瀚不絕,永無休止。

現在道家指望陸歌撐門麵,可陸歌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雖身懷長生不老的大神通,壽元再無限製。

可這門大神通,沒有半點戰鬥力。

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門北鬥注死劍氣。

可這也不過是小神通而已。

這也擋不住荀子的天人相分啊。

“所以,你們還是想想其他法子吧。”

“你們所求,我恐怕真幫不上。”

陸歌一攤手道。

他師從老聃,對於道家之事,肯定是能幫就幫的。

但現在著實有心無力,也是無可奈何。

道家五老麵麵相覷。

一時之間有些懵圈。

這位祖師厲害麼?

肯定厲害。

上下五百年時光,就不曾聽聞有人領悟長生不老之神通。

也許老子,孔子領悟了。

但他們如今早已消失不見,生死不知,這一點也不能確定。

所以他可能是獨一份。

但這個厲害,對他們現在有用麼?

額,好像也沒什麼大用。

一時間,小院之中陷入沉默寂靜。

“咳咳。”

好半天後,陸歌輕咳一聲,打破寂靜。

“我覺得你們好勝心有些強了。”

“所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又有盛極而衰之說。”

“你們隻需好生傳道授法,保證道家道統不斷。”

“日後終有東風壓倒西風時。”

“何需在意一時之爭執。”

尹文子微微沉默後道:“祖師所言,我們怎能不懂?”

“在孟子,荀子之前,我道家也有莊子。”

“那時我道家也是風頭無兩,一如現在之儒家。”

“然我們並非祖師,與長生無緣。”

“人生苦短,自是不甘在有生之年,處處被人壓一頭的。”

“我們也想如莊子一般,揚我道家。”

陸歌一時間無言以對。

道理這個東西,說起來容易,聽懂也很簡單。

但若想付諸實踐之中,卻是千難萬難。

“罷了,罷了。”

陸歌揮了揮手。

“反正你們所求,我肯定是幫不上了。”

“按你們所言,荀子那天人相分我肯定是鬥不過的。”

“你們要是聽我的勸,好生沉寂,那就聽。”

“要是不願,我也沒辦法。”

“你們想怎麼爭,想怎麼鬥,與我也無關。”

“我還有要事在身呢。”

“你們不願派人帶路,我便自己去尋。”

“天下道路千千萬,隻要我會張嘴,總能尋到去往趙國之路的。”

陸歌懶得再擱這跟他們掰扯。

說罷,陸歌轉身就要離去。

“祖師,祖師。”

“莫要動怒。”

“我們派人帶路便是。”

尹文子趕忙拉住陸歌衣袖。

不管陸歌能不能幫上忙,那都是道家祖師。

他們不能不尊。

慎到站出來道:“我本就是趙國人。”

“不如我帶祖師前去吧。”

陸歌點點頭道:“行,那咱出發吧。”

慎到愣道:“這麼著急麼?”

“祖師不休息幾日?”

陸歌眉頭一挑道:“休息?”

“沒用的人才休息。”

“走走走。”

說著便拉著慎到朝外而去。

尹文子等人無奈,隻能跟在後麵相送。

“祖師,要不您還是跟我們說說,為何如此著急去趙國啊。”

“我等雖鬥不過儒家,但也能幫上一二的。”

尹文子在陸歌身後詢問道。

陸歌想了想後,停下腳步,看向道家五老。

“你們是覺得自己所生之國家重要,還是天下蒼生安寧重要?”

尹文子沒有絲毫猶豫。

“自然是天下蒼生為重。”

陸歌又問道:“若是現在有一國可定天下,一統寰宇。”

“但你們所生之國家都要被其所滅。”

“你們又該如何?”

這話一出,五人皆皺眉沉默。

“就不能各國止戈,天下安定麼?”

田駢開口問道。

陸歌瞅了他一眼道:“孔子當年就是這麼想的。”

“他還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

“可兩百多年過去了,這天下有什麼變化麼?”

田駢一時無言。

陸歌繼續道:“當初孔子邀請老師,欲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實現你口中之景。”

“但老師拒絕了。”

“那時我便是說過,天下想要安寧,唯有以暴製暴。”

“必須出現一國,將這天下一統。”

“不然群國並起,戰亂永無止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