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觀摩團去跟八路軍學習?
此話一出,瞬間遭到不少人反感。
他們可是堂堂的正規軍,居然要去跟一群泥腿子學習?
這老臉往哪擱?
簡直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長官,觀摩團這事是不是重新考量一下,畢竟……”
話還沒說完,閆老西懟了過去:“你們剛剛不是把八路說得挺好的嗎?現在讓你們去學習,倒是不樂意了?”
“事情就這麼定了!”
“觀摩成員由徐參謀長安排。”
閆老西雷厲風行,快速拍板此事,並安排徐永昌去負責。
等閆老西離開後,徐永昌才緩緩地開口道:“諸位,你們還當真以為長官是讓你去學習的嗎?”
“還請徐參謀長指點一二……”
“其實……”徐永昌小聲把這次晉綏軍派遣觀摩團的目的簡單說了出來。
眾人聞言,立即露出震驚之色:“原來,閆長官還暗藏了這麼一步棋!”
“高,實在是高啊!”
……
此時,八路總部機關。
化解了山崎大隊這個危機,副總指揮總算鬆了一口氣。
“首長,沒想到一個山崎大隊引來了第四旅團,看來,這個山崎平治意圖不軌啊!”
副總指揮:“哈哈,現在我們把它的魚餌給吃掉了,小鬼子哪什麼釣魚!!”
“對了,首長,這次386旅之所以能順利拿下李家坡,江晨功不可沒啊!”
“嗯!”副總指揮雙手放在背後:“我聽說,江晨一個營就裝備了一門105毫米榴彈炮。”
“這小子的裝備比整個旅還富裕……”
“是的,江晨一口氣就打了五十發炮彈……”
“夠豪橫的。”副總指揮:“中央軍也不敢這麼鋪張浪費……山崎這兔崽子死在榴彈炮的炮口之下,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參謀長小聲說道:“首長,你有沒有覺得這個江晨很不一樣?”
副總指揮早就看出了江晨的才能,但他也想聽聽參謀長怎麼說:“為何這麼說。”
“首長,你看,江晨的部隊出現在一線天,成功阻擊了山崎大隊……然而就在386旅久攻不下的時候,他又率隊出現在李家坡。”
“這一切都太巧合了吧!”
“看來,你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副總指揮:“江晨在指揮方麵確實是個天才,他能精準的預判到敵人的行軍路線。”
“光是這一點就甩開我軍當中大部分軍官幾條街。”
“不過,我在想的是:江晨靠的是什麼?情報?直覺?還是推理能力?”
“不清楚。”參謀長:“不過,我現在越來越相信江晨的判斷:今年八月份小鬼子將會對我們進行大圍剿。”
“還有三個月,‘謎底’很快就要揭曉了。”
彆說,參謀長內心還挺期待的。
副總指揮:“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想,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小鬼子要對我們進行圍剿,那我們為何要坐以待斃嗎?”
“首長,你的意思是:主動出擊?”
“嗯,沒錯,在小鬼子‘囚籠’沒拉攏之前,我們主動出擊!!”
“我看這事能乾……”
“關鍵用什麼方式乾?目標是什麼?”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便開始商量起來。
此刻,兩人還不知道他們這次主動出擊的作戰計劃將會牽涉到上百個團。
“報,首長,二戰區閆長官來電?”
通訊兵把一份電報遞給副總指揮,後者一看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這江晨打了勝仗,連我都沾光了……閆老西說想組建一個觀摩團來我們根據地觀摩學習一下!”
參謀長覺得有些意外:“什麼時候,閆老西這麼低調了?”
“我看這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我們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那這事……”參謀長請示道。
“讓129師去吧!”副總指揮囑咐道:“不過,這上樹的本領可不能交給他們。”
129師作為三個師最能打的部隊,也是總部最得力的乾將。
人才眾多,個個都是悍將。
最近打了幾場漂亮仗,理應讓129師和晉綏軍方麵交流交流。
“好,我這就去安排……”
……
裡隆村。
江晨剛回到根據地,係統便響起了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獎勵青黴素生產線一條,200支ak47步槍(配備1000個彈藥基數),以及30門105榴彈炮(配備50個基數彈藥)。】
江晨看著這獎勵,直接麻了。
這哪是敗家係統啊!
簡直就是百倍奉還係統。
50發炮彈乾掉山崎大隊,係統還判定為“虧”了?所以,觸發獎勵?
不是,這也太多了吧!
ak47?
這是要搞死我後勤嗎?
一個基礎彈藥容量為30發,1000個彈藥基數也就是三萬發?
還不夠ak47突突兩下!
好在有子彈生產線,後續可以補充。
不過,青黴素生產線倒是不錯的獎勵。
現在是1940年,青黴素還沒發明出來,估計約翰牛的生物化學家弗萊明還在實驗室裡看著發黴的培養皿裡。
雖然這一種分泌物質能夠殺死周圍的細菌,也就是後來被稱為“青黴素”。
但此刻弗萊明並沒有發現這種分泌物。
青黴素在二戰時期被廣泛應用,其殺菌能力迅速、效果顯著,能夠對付傷口化膿、腦膜炎、風疹和傷寒等多種疾病。
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
不過,按照曆史的進程,青黴素要到1943年才能進行規模化生產,並且,生產成本很高。
1943年,一支針劑類型的青黴素售價為200美金,約合1600元人民幣。
到了1944年,青黴素的價格進一步上漲到每克830美金,約合6400元人民幣。
這相當於黃金價格的670倍。
現在是1940年……豈不是更貴?
當然,青黴素之所以如此昂貴,主要原因在於其產量極低。
儘管弗萊明在1928年發現了青黴素,但直到1944年,鷹醬才正式建立了第一個青黴素生產工廠,年產量僅為6500億個單位,導致其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
如果江晨現在把青黴素生產線建起來,豈不是掌握千萬人的生殺大權?
如果對其進行出售……那絕對賺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