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四合院::開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 第121章 讓大家都高興的一篇文章

第121章 讓大家都高興的一篇文章(1 / 1)

推荐阅读:

(實在不好意思,剛剛定時的時候看錯時間了,也沒法把之前那章刪除。)

張安平把記者帶去了醫院,對傷者進行近距離采訪。

采訪之前,張安平更是告訴幾個人該如何說話,該如何表態表述。

一定要把內心思想表達的尤為強烈,要突出大隊,黨和組織的思想對他們的影響,總之要讓上麵的人看到自己的改變。

這篇報道要突出部分人的作用,突出思想的影響力。

到底都是聰明人,張安平隻是簡單說了一遍,讓他們自己稍微改改,變成自己的中心思想。

沈川記者開始采訪的時候,問的內容基本上和張安平猜測的差不多。

“請問,你當時為何敢勇鬥惡狼?要知道惡狼在極端饑餓的情況下,隨時都會咬死人類的。”

“經過下鄉這麼多天的學習,我深切意識到組織財產高於一切,高於我的生命,我願意保護集體產出奉獻自己的生命,黨和組織教育我們……”

沈川快速書寫對話,這對話內容太有教育意義了。

這就是下放勞動改造一些思想不純正的真正原因,而且看這麼個情況,確實是改正了。

“大屯大隊用愛和溫暖教育我們,要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學習群眾艱苦樸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堅決為國家做貢獻的思想,我們彆說是麵對群狼餓虎,就算是麵對帝國主義的槍械大炮,我們也會毫不猶豫撲上去!”

“說的好!”

沈川記者大喜,覺得這篇報道配上張安平的文章,一定會大火。

村書記,村長,大隊長都在外麵鼓掌,手都拍紅了。

明年的先進大隊一定是咱們大屯大隊的,說不定還會給村子裡配電話。

等到沈川記者拍完照,采訪完,已經到了中午了。

張安平拉著沈川記者去吃了一頓好的,臨走前還送他一支國產鋼筆,價值八塊錢呢。

“這種英雄鋼筆,就該讓你們這些為了思想教育四處奔波的記者使用,跟在我手裡實在是太委屈了,希望沈記者拿著這支鋼筆描述出我國大好山河……”張安平侃侃而談的說道。

沈川記者笑容滿麵,高興的拿著筆回去了,路上還想著要給張安平這等優秀知青寫一篇專門的報道。

……

數日後,黨報上先是發布了張安平寫的那篇文章,足足滿滿一篇報紙,整個版麵都是這篇文章,那插圖,孤膽戰群狼,引起了軒然大波。

霎時間,整個黑河都震動了。

緊跟著,下午就追加了一篇報道,是沈川記者采訪戰群狼,守護集體財產的蘇家三兄弟和佟凡,字裡行間都是幫著兩家人說話的,畢竟兩家傷勢輕的都沒來醫院,目的就是為大隊減少負擔,小傷扛著就行。

這篇報道把蘇家和佟家一心為集體的紅色思想闡述出來,突出了大屯大隊的感化能力,教育能力,也突出了紅色思想的渲染力。

這篇報道再次炸開,整個黑龍江省記者報都轉載了這篇文章。

第三天,四九城報紙轉發了這兩篇文章。

為此,上麵還特意開了會議,宣傳大屯大隊的教育模式,要用愛和溫暖,勞改教育三合一方式改變了思想有問題的兩家人。

“這三合一教育方式非常不錯,不能一味的打壓,也不能一味的用愛和溫暖教育,要雙管齊下,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這句話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命令下達,很多大隊開始模仿大屯大隊,而不是一味的例行公事,把人往死裡逼。

蘇家和佟家成了典型。

一周後,市裡來人了,改變了兩家的成份,就地轉為年輕人知青,繼續改造勞動,而蘇家老爺子和佟家的老爺子直接返鄉了。

兩家人差點給張安平跪下了。

就一篇報道,就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

卻不知道這篇報道不僅僅突出了兩家人的英雄事跡,還突出了大隊的教育勞改方式,更是突出了紅色思想,突出了領導的關懷,大家都有麵子,自然要成為典型,誰都要往上推一把,影響力自然是大的。

蘇家老爺子和蘇家大伯返鄉直接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不再受一點影響。

開荒大隊,蘇倩得知蘇家老爺子和大伯居然都回去工作了,頓時急了,想要蘇家帶她一起回去,至少轉化成知青吧。

卻不知道她那封斷親證明已經堵住了她所有的退路。

蘇倩抓狂,跟瘋了一樣要往大屯大隊衝,卻挨了兩棍。

“你是主動申請來開荒大隊開荒三個月的,現在是貓冬時期,不算開荒,你還有兩個月零二十天,而且你的思想不端正,我嚴重懷疑你之前是為了撇清自己和蘇家的關係,這是自私自利的表現,我們要看情況向知青辦反映,要求你後續繼續留在開荒大隊工作。”

管教大聲警告道,“現在開始保持安靜。”

蘇倩崩潰的跪在地上懊悔捶打地麵,眼淚鼻涕一大把。

……

開春,雪逐漸化了。

縣裡和紅旗公社再次送來表彰,表彰大屯大隊,表彰蘇家和佟家的年輕人成為先進知青。

“今年,你們依舊是先進大隊,而且是國家級先進大隊,下周我們會給你們大隊通電,通電話,另外縣裡再增援一輛小貨車給大隊。”縣長拿著大喇叭對著眾人說道。

嘩……

眾人歡呼,鼓掌。

村民們眼眶都紅了,終於熬出頭了。

張安平帶著葉溫柔等人站在後麵,深藏功與名,仿佛這件事和他無關。

這一輛小貨車對村子很重要,可以幫忙拉雞蛋。

張安平對著趙濤和楊平說道,“你們去提意見,要想富先修路,這路必須修平坦一些,否則雞蛋怎麼運出去?而且我不需要功勞了,彆往我身上扯,我想回去隨時都能回去。”

二人對視一眼,立刻上前說道,“領導,我們村通往公社的路很難走,開春了雞蛋下的越來越多,我們必須要把路修平整一些,否則會碎多少雞蛋,那是浪費集體財產啊。”

“對對對,路必須修,這可是集體財產,不能浪費。”

眾多知青紛紛說道。

這次縣裡對修路非常支持,當場就決定回去後立刻組織人員修路。

領導們散去,眾人心思各異。

知青們看到了大隊的未來,覺得留下來也沒什麼不好,女知青想要嫁人了,而男知青對村裡的姑娘也上心了。

春天到了,又到了繁衍的季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