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為何讀書(1 / 1)

推荐阅读:

太學府的儒學博士還在侃侃而談,大肆誇讚前經學博士端木大興。

他如此不遺餘力,也隻是想讓壺關三老知曉太學府的含金量!

幾名博士拉著這名禮學博士,他有些不解,順著眾人望去,發現方才他口中的鐵骨錚錚的君子大儒博士,正跪地叩首的哀求著一名小郎。

禮學博士臉頰僵硬,其餘三名博士身軀也微不可察的顫了一下。

壺關三老令狐茂好整以暇,道:“太學府怎麼還有如此卑躬屈膝的人?”

“此人是誰?”

禮學博士尷尬的道:“這,這個麼……他是……端木,端木博士。”

壺關三老冷笑一下:“他是主動辭了官,還是被免了官的啊?”

眾人隻感覺老臉一紅,太學的聲譽此時被端木大興丟的一乾二淨。

……

“皇孫殿下,草民此番忠心,還請皇孫殿下務必告知太子。”

嗯?他在看什麼?

端木大興回頭,然後大叫道:“啊,這!”

他的臉頰瞬間臊紅一片,趕緊用袖籠遮住臉,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心跳也加速,如芒在背,痛不欲生!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端木大興撩袍而起,以最快的速度瞬間逃離此地!

恥辱,這是何等的恥辱!

這群王八蛋,他們什麼時候來的?還有這個小畜生,他故意的吧?

明明看到人來了,為何不提醒我?給我等著!

他們這些讀書人最在乎的什麼?雖說權、利、財,也在乎,但最在乎的還是那點名聲,這下好了,以後他還有什麼臉麵在文人群體中混?

劉進驚訝於端木大儒奔跑的速度之快,不過此時也無心去管這個兩麵三刀虛偽的大儒,忙不迭來到眾人麵前,然後躬身對令狐茂行禮。

“見過壺關三老。”

令狐茂麵無表情,淡淡的側開身子,道:“不敢不敢。”

“這位是?”

還不等劉進開口,昌邑王劉髆便似笑非笑的道:“他乃皇長孫。”

令狐茂噢了一聲,道:“原來你就是皇長孫。”

“臣嘗聞倚勢欺人,勢儘而為人欺。皇孫殿下身份尊貴,以身份地位欺壓羞辱不如你的人,使他們跪在你的麵前羞辱,不知哪本經、哪個文,教導過皇室之人可以如此肆意辱人呢?”

劉進:“……”

他怎麼也沒想到令狐茂他們會來的如此之巧,又恰巧看到端木大興給自己跪下求情的一幕。

這第一印象有點不好啊。

劉髆嘴角微微揚起,想了想,又添了一把火,對令狐茂道:“三老勿要和我這名侄兒計較。”

“侄兒久居太子宮,很少與人接觸,有些禮數沒做周全,小王代他道歉。”

劉進笑了一下,“謝謝五叔。”

他哪兒不知道劉髆什麼意思,看似都在為劉進著想,但說的這些話,無不是在說自己木訥不善與人交際,不知禮數雲雲。

令狐茂捋著胡須,淡淡的道:“確實不知禮數。”

要不要這麼耿直?

劉進沉思了片刻,拱手道:“令狐三老,我做了一副畫作,耽誤您一點點時間,邀您欣賞一下?”

令狐茂嗯了一聲,道:“老夫看看便是。”

劉進帶著他們進了太學學堂。

現場作畫?

幾名經學博士都驚了,那你剛才不是在欺騙壺關三老?

劉髆心中冷笑,他本還將劉進當成對手,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僥幸得了父皇寵愛,我還當他有什麼真本事。

居然用欺騙的手段博得令狐茂青睞?腦子堪憂!這隻會讓壺關三老更加討厭他!

劉進大抵知曉眾人什麼想法,他也沒有辯駁,很快將一副畫做完,然後問令狐茂道:“令狐三老看到了什麼?”

令狐茂蹙眉:“年長者持匕首刺殺年幼者。”

劉進點點頭,將布帛反過來,再給令狐茂看,問道:“現在呢?”

令狐茂陡然瞪大眼睛,眾人也不由呆怔。

布帛正麵看,是年長者刺殺年幼者,可反過來看,居然變成了年幼者正在刺殺年長者!

這是何等高超卓越的畫技啊!

劉進再次詢問令狐茂道:“吾常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麼眼見的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一語雙關,不僅僅是指這句話,更是指剛才端木大興給自己下跪那一幕。

令狐茂若有所思,臉上微微展顏,有點意思。

劉髆臉色有些難看,真沒想到這小子還會如此取巧!

“讀書做學問、做人做事、都從來不是取巧可行的。”劉髆開口。

劉進微笑道:“五叔這句話說的不對,讀書不該去想怎麼讀,才能將書讀好,而是為什麼要讀。”

令狐茂細細品味,雙目漸漸明亮起來,他看著劉進,問道:“那殿下說說,你為什麼要讀書?”

劉進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令狐茂略微有些失望,這是中庸上闡述的觀點,無外乎照本宣科。

劉進看出了令狐茂的細小表情變化,接著道:“這些是中庸闡述的觀點,但我認為讀書立誌或許可以再大一點的誌向?”

令狐茂問道:“何如?”

劉進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令狐茂蹙眉,盯著劉進,言語也急促了幾分,道:“何為為天地立心?”

劉進對答自如道:“每個人都應有的道德自覺與精神境界,並主動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道德經!

令狐茂語氣越來越快:“何為為生民立命?”

劉進繼續道:“為天下百姓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確立道德秩序和人生方向。”

孔子、孟子,儒家學問!

令狐茂身體開始微微顫抖,言辭越來越激動,再次問道:“為往聖繼絕學?”

“道統經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而傳承,但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以史為鑒!”

史學家的學問,修史記載的意義所在!

令狐茂額頭上已經布滿了汗珠,最後一句他不需要問了,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讀書的終極奧義,才是終極目的所在!

他重重的呼了一口濁氣,竟恭恭敬敬的彎腰對劉進行了一大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