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多的時候,陳陽從入定中醒來,感覺到丹田有一個雞蛋大小的氣團發出陣陣暖意,整個人都有點飄飄欲起。耳朵的聽覺好像很靈敏,小巷遠處的腳步聲、說話聲、吐痰聲、小販的裝卸聲、小孩的啼哭聲等等,如在耳邊響起。眼睛在黑暗房間裡看東西基本上清楚。頭腦異常清醒,想起昨天看的《本草綱目》和《人體解剖學》的章節內容曆曆在目,陳陽心中大喜,想不到《存神練氣銘》這麼神奇,隻不過練習了兩次就有如此效果,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陳陽起床穿好衣服,來到院子裡,開始練習陳氏太極拳,練著練著陳陽覺得這拳打得有點彆扭,好像是有屏障一樣,不論你用多大力也打不破。雖然現在打起來比以前更流暢更有威力,但就是有一種遇到瓶頸的感覺。爸爸陳同教他太極拳的時候也沒有說過這種情況,隻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陳陽隻不過是照葫蘆畫瓢地一練了十多年。
練了一會兒,還是老樣子,他索性不練了,拿出一本《湯頭歌訣》開始朗誦:“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除祛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升陽益胃湯,升陽益胃參術芪,黃連半夏草陳皮。苓瀉防風羌獨活,柴胡白芍薑棗隨。朗誦結束後,洗刷了一番準備跑步去買菜了。
打開院門,往東一看,一道紅霞連接在天地間。慢慢地,太陽露出了一小點的笑臉。陳陽跑出巷口,沿著街邊人行道一路慢跑。街道上很多商鋪門前早早地就撐起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傘。在公園裡,那些年輕人健步如飛的跑著步,有一些老頭老太在那兒打起了太極拳,顯得十分悠閒、輕鬆;一些少男少女伴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迪斯科。
到了菜市場,就聞到了一陣誘人的香味,原來是旁邊賣餛飩的小攤子已是熱氣騰騰的了。菜市場到處都是農副產品,有萵筍、韭菜、芹菜……這些農副產品上還帶著晶瑩的露珠,好似戴著水晶項鏈。盆裡的魚蝦正用力掙紮,濺出不少水花。螃蟹正悠然自得地爬著,好似不知道自己不久就要被人吃掉!旁邊是賣水果的小攤子,蘋果紅得象太陽,梨黃得象月亮。
買好了新鮮水靈的蔬菜後,陳陽心滿意足地拎著袋子,轉身朝著不遠處的小吃攤走去。來到攤位前,他毫不猶豫地點了兩份金黃酥脆的油條,付過錢後便匆匆忙忙往家裡趕。
當他踏進自家院門時,一幅令人驚歎的畫麵映入眼簾——隻見肖老爺子身著一襲寬鬆的白色練功服,正悠然自得地打著太極拳。那動作猶如長江之水奔騰不息,又似大海波濤洶湧澎湃。其招式中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每一個動作都連貫流暢,一氣嗬成。
而肖老爺子的腳步移動更是精妙絕倫,進步、退步之間轉換自如;左顧、右盼之際身形靈動;中定之時穩如泰山。這一係列動作組合起來,恰似行雲流水般飄逸灑脫,又仿佛虛幻縹緲難以捉摸。
陳陽站在一旁,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肖老爺子,完全被眼前這精彩絕倫的表演所吸引,整個人都看呆了。此時的他腦海裡滿滿當當全是肖老爺子那剛柔並濟、變幻莫測的太極拳招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正所謂“大道太極顯神功,騰挪閃展俱輕靈”,肖老爺子的拳法展現出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和神韻。又如詩中所言:“八麵支撐守法度,四方戲水舞遊龍。”他的每一個動作不僅遵循著嚴格的法度規範,更蘊含著無儘的變化與玄機,如同水中嬉戲的蛟龍一般矯健靈活。“天人合一萬事空,鬆靜自然養終生。星垂天幕無窮闊,月湧波光入禪境”則將這種境界升華到了極致。肖老爺子在打拳時,已然達到了人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忘我狀態,心境鬆弛寧靜,自然而然地滋養著身心,讓人感受到一種深邃的禪意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肖老爺子緩緩地收住招式,氣定神閒地站定,仿佛剛剛完成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然而此時,陳陽卻依舊緊閉雙眼,腦海裡不斷地回放著肖老爺子那如行雲流水般的一招一式。他越看越是心驚,隻覺得這拳法比起自己所熟悉的陳氏太極拳,似乎多出了那麼一絲難以言喻的神韻。
究竟是什麼呢?陳陽苦苦思索了好一會兒,仍然無法得出確切的答案。最終,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與疑惑,向著肖老爺子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虛心求教道:“師父,您這套太極拳打得實在是太好了!跟公園裡那些老人們打的相比,明顯多了一種獨特的神韻。弟子愚鈍,實在不知該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啊。”
肖老爺子微微一笑,目光悠然地眺望著遠方,輕聲說道:“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從腳到腿,再到腰,最後到達手指,整個動作必須連貫順暢、完整一氣。無論是向前還是向後移動,都要能夠準確把握時機,占據有利之勢。而且,打拳的時候要注重以意引氣,將意念集中在拳法之中,讓氣息隨著心意自由流動,順其自然即可。”
聽完肖老爺子這番深入淺出的講解,陳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趕忙將身旁放置的物品整理妥當,然後深吸一口氣,按照肖老爺子所說的方法開始演練起陳氏太極拳來。隻見他身形靈動,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舒展大方,發力之時更是遵循著由腳至腿、由腿及腰、由腰帶臂、由臂及指的順序,一氣嗬成,毫無拖遝之感。
就這樣,陳陽一遍又一遍地反複練習著。漸漸地,他開始領悟到其中的奧妙所在,拳法也越發熟練起來。終於,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陳陽成功邁入了這門拳法的門檻。此刻的他打起拳來,動作圓潤自如,和緩流暢;身體內部的氣息運行平穩,與外在的動作完美配合,達到了內外如一的境地;整個人更是形神兼備,宛如與拳法融為一體。
肖老爺子看了看正在打拳的陳陽,心中甚是驚訝,這領悟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這次真是撿到寶了,心中大悅。
早上去買菜,上午研讀中醫書籍,下午學習西醫各科,晚上修煉《存神練氣銘》,陳陽開始了苦行僧式學習。
在拜師學習的半個月後的一個下午,天熱得發了狂,地上如火燒一般。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院子裡的樟樹、丁香樹像病了似的,葉子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的,無精打采的低垂著,知了都停止了鳴叫。這時迎來了第一個病人,兩個人男青年,兩個中年男人四個人用門板急忙忙地抬了病人,一進院門就喊道:“老爺子,肖老爺子。”
“怎麼了?”陳陽迎岀來,隻見門板上躺了一個男青年,麵容痛苦,雙手緊抓門板邊緣,雙足緊繃,腰部懸空,大汗淋漓地仰躺在門板上。“被人打的,小兄弟,肖老爺子呢?”其中一個男青年急促地問道。
“我師父在裡屋午休呢,我去叫他。”陳陽急忙地去裡屋,“師父,師父,來病人了。”心裡話,陳陽看到有病人來很高興,一是可以觀摩學習治病技術,二是中醫診所好幾天不見一個病人,有病人來就有收入,生活可以無慮了。
“哦,好的。”肖老爺子麵色沉穩,步伐穩健地緩緩走到病人跟前。他那從容不迫的姿態仿佛一切都儘在掌握之中。
“先把病人小心地移到檢查床上去,記住動作一定要輕緩,讓病人保持俯臥姿勢。陽陽啊,你來負責托住病人的骨盆兩邊,另一隻手則要穩穩地托住腰部。其他的人,分彆抬起頭和腳,咱們大家齊心協力,同時將病人平穩地平移過去,然後再慢慢地幫他翻過身來。”肖老爺子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眾人。
待眾人按照老爺子的指示將病人安置妥當後,肖老爺子這才開始詢問病情:“說說看,到底是怎麼受的傷呀?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感覺不舒服呢?”說著,他伸出右手輕輕搭在了病人的手腕處,仔細地感受著脈象的跳動。
隻見病床上的病人臉色蒼白,額頭上還掛著一層細密的汗珠。聽到老爺子的問話,他強忍著疼痛,壓低聲音回答道:“我……我是被人在腰部狠狠踢了兩腳,現在這腰根本就動彈不得,隻要稍微一動,那種疼痛感簡直能讓人痛徹心肺!”
這時,站在一旁的一名中年男子連忙走上前來,對著肖老爺子拱了拱手,說道:“老爺子,實在不好意思,這麼晚了還來打擾您。之前我們已經帶他去醫院拍過片子了,骨科大夫看過之後說骨頭並沒有什麼大礙,隻是急性腰扭傷而已。而且在醫院也做過複位治療了,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見好轉,沒辦法這才想到來找您這位經驗豐富的老神醫幫幫忙啦!”
肖老爺子掀起病人衣服,露出後背和腰部,用中指沿腰背上的脊柱棘突從上往下一劃,隻見病人背部中央出現一道白印,有稍微歪曲,然後漸漸變紅了。
“中醫叫骨錯縫、筋岀槽,西醫叫腰椎滑膜嵌頓。”肖老爺子指著白印歪曲的地方。隨後在病人的腰背部按摩了一下。讓病人麵向左邊側臥,左下肢伸直,右下肢膝關節屈曲,肖老爺子用左手按住病人肩膀向右用力,右手臂按住病人腰部向左用力,輕輕一壓,“喀擦”一聲彈響。然後用右手在病人腰上拍了幾下。讓病人自己下來,病人先撐起胳膊挺起身子,慢慢地把腳移出檢查床踩在地上,扶著檢查床慢慢地站起來。
“不痛了,真的不痛了!”那位病人一邊緩緩地走著,一邊輕輕地伸展著四肢和身軀,仿佛要重新感受身體每一個部位的存在。他的臉上綻放出如釋重負、劫後餘生般的燦爛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破冰而出的陽光,溫暖而明亮。
此時,肖老爺子微笑著看著病人,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之色。隻見他手中的筆不停地舞動著,同時口中說道:“好了,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靜養一周,這段時間千萬不要過於勞累,儘量多休息。飲食方麵也要注意清淡一些,可以適當吃一點具有活血祛傷功效的藥物,再配合擦一擦我給你開的藥酒,相信很快就能痊愈。”說完,肖老爺子將寫好的處方遞給了旁邊的人。
“謝謝肖神醫啊,真是太感謝您了,肖老爺子!”病人們紛紛圍攏過來,滿臉歡喜地向肖老爺子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
這時,人群中的一位中年男人突然麵露難色,他猶豫了片刻,然後支支吾吾地開口道:“老爺子,之前我們去過大醫院,那裡的醫生已經給開過活血止痛的藥了,而且還開了一瓶依馬打的正紅花油呢。隻是……這看病買藥把錢都花得差不多了,您看這個情況該怎麼辦呀?”說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肖老爺子以他那慈祥而堅定的聲音說道:“沒事,去吧、去吧。”言罷,他輕輕揮了揮手,眼神中滿是理解與寬容。
幾位年輕人聞言,連忙向肖老爺子表達了誠摯的謝意,隨後毫不猶豫地扛起門板,匆匆離去,隻留下一串逐漸遠去的腳步聲在這寧靜的院落中回響。
隨著他們的離開,原本稍顯喧鬨的院子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寧靜,仿佛連空氣都變得凝重而深沉。陳陽站立原地,目光複雜地望著肖老爺子那略顯佝僂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深刻意識到,老爺子這看似淡泊名利、清貧自守的生活方式,背後實則承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犧牲。
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在陳陽心中油然而生。他暗自思量,長此以往,老爺子的基本生活需求恐將難以維係,更不用說追求更高層次的醫術研習了。醫學之道,貴在實踐與積累,若無穩定的生活基礎作為支撐,恐怕一切都將成為空談。
想到這裡,陳陽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來改善肖老爺子的生活狀況。他深知,這不僅是對一位長者的尊敬與關懷,更是對醫學傳承的一份責任與擔當。未來的路雖長且艱,但隻要心中有光,腳下就有力量。陳陽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定能讓這份清貧中孕育的醫學之光,繼續照耀前行的道路,讓肖老爺子的醫術得以發揚光大,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