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喜歡用“字母+數字”來表示火箭發動機型號的各國官方航天機構,商業航天公司的火箭發動機就是實實在在名字了。
比如大洋彼岸太空叉獵鷹九號火箭的“梅林”發動機和正在研發中的“猛禽”發動機。
還有國內立項的“天鵲”、“龍雲”、“鳳鳴”和“滄龍”等火箭發動機。
嗯,很有古典神話的意味。
相對來說路雲給萬戶火箭使用的7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起名諧音“放飛”還更現代,並且也跟航空航天有一定聯係性。
更何況大老板以二老板的名字諧音給公司產品命名,並且還不是那種“逆天”命名,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反正藍星航天公司的人都沒意見,總經理於星辰第一個鼓掌同意!
總之,在安芳菲許願之力和路雲絕對技術的支持下,“放飛70”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首次試車加1000秒熱試車圓滿成功!
這次的試車台是臨時搞的簡易試車台,燃料都是罐車拉過來的。
畢竟隻是燃氣發生器點火,不是真的70噸推力發動機點火,不需要特彆正式的試車台,不怕試車台飛起來。
所以這處臨時試車台距離公司不遠,沒出京城,隻是找了一處廢棄礦坑。
眾人回到公司之後開始開會,討論燃氣發生器試車1000秒成功之後的麻煩事。
確實是麻煩事,因為成功的太快,公司得考慮建設正式的製造基地和熱試車中心了。
“誰能想到研發進度太快太成功竟然成了壞事,哈哈!”
“也不算太快,其實基本都是遵循路總的研發大綱進行的,隻是咱們想的有點慢。”
“對,是咱們的思維沒跟上,還有不少國家隊航天係統的思維,這商業航天的發展就是快哈!”
“也不是商業航天快,你看深藍之箭,它成立的比咱們早,但發展的比咱們慢多了,就是對麵太空叉的首款火箭發動機研發都用了好多年。”
“那還是路總的技術夠好,他那篇以國內航天技術為基點快速研發可回收火箭的論文寫的確實好,真是常看常新……”
安芳菲來都來了,就沒著急走,看完試車之後也參與了會議,畢竟是二老板。
雖然她聽不太懂這些技術人員在說什麼,但是誇路雲的話還是聽出來了,所以就非常開心的聽著。
而路雲看她樂意聽就時不時的給她小聲解釋幾句,畢竟是未來要去太空當“真•仙女”的,多少得了解一些航天知識。
路雲寫第一篇論文的時候花了大量的功夫,在《向往》綜藝裡查資料可不是表演,而是真查了大量的資料,然後才搞定了以國內現有航天技術為基礎快速研發可回收火箭的理論。
國內現有的“長征”係列火箭,彆管是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長征五號、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還有它們的各種改型,都有335米直徑的箭體。
其中除了長征五號火箭的芯級火箭是5米直徑,捆綁助推器是335米,其他型號都是335米的芯級箭體。
可以說國內335米的火箭箭體技術成熟的不得了!
其實這主要是鐵路運輸的限製,國內之前的航天發射場都在內陸,需要火車運輸,所以箭體被限製在了335米,有了可以海運的瓊州濱海發射場之後才有了5米芯級的長征五號火箭。
所以萬戶火箭的335米箭體就是在這種基礎上進行研發的,現在的研發進度也非常快。
而且335米的箭體直徑也不小,獵鷹九號火箭的箭體直徑也才37米左右。
甚至作為初創公司的“第一箭”都超標了。
當初太空叉的獵鷹一號火箭直徑才17米。
而說到獵鷹火箭,“放飛70”發動機和它使用的“梅林”發動機都是液氧煤油發動機。
之所以不研究更利於回收複用的液氧甲烷發動機,同樣是因為國內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技術更成熟。
事實上國內最成熟的是各種“毒發”,到現在還是長征二號、三號、四號火箭的芯級主發動機,後來才有了更先進“清潔”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裝在長征五號、六號和七號火箭上。
至於液氫液氧發動機,雖然不太成熟,但好歹有成品發動機已經在使用了,液氧甲烷發動機就是單純的有技術實驗,並沒有真正的發展起來。
而有了路雲先進技術和超級整合能力的加持,“放飛70”液氧煤油可複用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半年就被研發了出來。
照著這個速度,再過半年就能整機試車了。
本來不少人對路雲製定的研發大綱時間線有疑問,但就像《戰狼2》的票房破50億一樣,隨著半年時間就讓“放飛70”燃氣發生器圓滿完成了1000秒試車,再過半年研發出完整的發動機不是夢。
那之後就要和火箭整體做各種測試了,所以製造基地和熱試車中心必須馬上開始規劃建設。
不過這麵臨兩個問題。
一個是選址。
這個簡單,路雲直接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張港市!”
路雲把早就準備好的資料分發給會議人員,然後拿著激光筆指著投影地圖說道:“張港市及其所在的姑蘇市擁有完善的工業門類和產業配套,這處地點的方圓100公裡內能夠找到90的零部件供應商,這極大地便利了火箭的生產和供應鏈管理。”
“同時這和我所說的以國內現有航天技術為基礎快速研發可回收火箭的理論相吻合,現成的商業零件供應商也算在內。”
“並且它的地理優勢也很明顯,張港市往內陸的鐵路運輸就不說了,它本身也擁有天然良港,為公司以後更大的火箭前往瓊州濱海發射場的海運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支持。”
“張港市也響應國家號召,對航空航天產業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包括資金政策以及建立航空航天產業創新聯盟等,為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尤其張港市緊鄰魔都、金陵等科研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便於公司吸引和利用這些地區的航天專業人才。”
“我和於總的母校就在金陵……”
如果說火箭研發還需要路雲費力查資料研究的話,那麼製造基地的地點完全就是“拿來主義”,因為這本來就是上一世某商業航天公司選定的製造基地展開點。
隻不過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此時此刻那個公司都還沒有建立,所以路雲就拿來用了。
更何況這一世的世界線變化這麼大,那個航天公司還會不會建立都不好說。
對了,那個公司的創始人也是從深藍之箭出來的,就在深藍之箭首枚固體火箭發射失敗之後。
至於他們會不會也來個世界線收束,大概明年就知道了。
而現在藍星航天麵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資金不夠了。
初始的兩千多萬把核心研發小組搭建起來還行,展開建造基地就不行了。
得加錢!
不過這個問題不大,“放飛70”的燃氣發生器1000秒試車工程,那整個萬戶火箭就不再試t了,把各種數據拿出去晃一圈應該能拉到不少投資。
更不彆說現場還坐著一位美富婆呢。
安芳菲看了看路雲,然後微微舉手道:“我還能再投資5000萬,有人帶頭的話……再去找其他的投資應該更容易吧?”
眾人聞言,看了看長得跟仙女似的安芳菲,又看看路雲,突然有些牙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