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149章 他比李建成,更配做大唐的皇帝——!!

第149章 他比李建成,更配做大唐的皇帝——!!(1 / 1)

推荐阅读:

李世民仰頭長笑,望向天幕之上。

那汝陰侯,便是夏侯嬰的封號。

他李世民打了一輩子仗,從未被打得如此狼狽。

他一向都是在追人,何曾輪到他被人追得連夜逃命?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老臣也憋不住,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

“這確實……頗有點意思。”

“居然能快過遼軍騎兵,就靠一輛驢車!”

太極殿中頓時笑聲一片,氛圍一片輕鬆。

“趙光義有些太心急了。”

“剛剛收服北漢,便不做休整貿然進攻遼軍,此等輕舉妄動,實屬不智。”

李世民搖頭苦笑,但他也理解趙光義為何急於進攻。

畢竟身為一個“位置不正”的皇帝,總是渴望用功績證明自己。

他李世民當年登基之初,也是日夜奮戰不敢懈怠。

隻因,他要向天下表明——

他比李建成,更配做大唐的皇帝!

趙光義同樣如此。

他迫切地想乾出一番皇帝應有的赫赫戰績,用以遮掩他登基時那段頗具爭議的往事。

可結果呢?

雄圖霸業沒立起來,倒先給自己整了一出“車神逃亡”!

……

大宋!

趙匡胤望著頭頂天幕,臉色本就烏黑,此刻更是青中泛紫,仿佛整張臉都快爆炸了。

黑中帶紫,紫中透紅,像是被油鍋炸了三遍。

“趙光義啊,你好歹也是朕的親弟弟!”

“你就不能稍微爭點氣?!”

朕承認你的馭車本領,確實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

但大宋這點可憐的顏麵,竟讓你駕著驢車,連夜揚了個乾淨。

宋朝的臉,就這麼被你甩在了風中……

趙光義的臉紅得仿佛塗了胭脂。

先前在朝堂上的豪言壯語,如今還在宮殿裡蕩氣回音。

“我趙光義,豈是庸碌之人?!”

啪——!

仿佛空氣中傳來一記清脆響亮的耳光,結結實實打在臉上。

趙光義怔怔地站著,半句話也擠不出來。

不是他不想說,而是真沒法再開口。

這次,算是徹底將自己釘在了“帝王恥辱”的標牌上。

燕雲十六州沒拿回來也就算了,結果還被遼軍騎兵追著跑了兩百裡。

而且是坐著驢車跑的!

……

永樂時期!

朱棣看著這段視頻,嘴角忍不住抽了幾下。

他、趙光義、李世民這三位,都是“太宗”,又都不是從太平路子上來的。

皇位的來源都略顯尷尬,所以一個比一個拚命。

朱棣上位之後,更是晝夜操勞、動輒親征,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

我朱老四,不僅能坐這把龍椅,還能坐得穩!

起初看“高粱河車神”的名號,朱棣覺得還挺有趣。

可視頻最後一句話讓他笑意瞬間凝固。

他聽到了一個名字——朱祁鎮!

“‘祁’字?!他怎麼也被提了?!”

朱棣臉色一變,一股不祥的念頭升騰上來。

在這種場合下突然被點名,往往沒什麼好事……

朱祁鎮。

這名字太熟悉。

朱棣心裡頓時一陣煩躁。

當年老朱給子孫後代排了字輩。

朱棣這一支的字輩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而“祁”字,正好是第三輩!

朱祁鎮,是朱瞻基那一代的後人,正兒八經的“祁”字輩。

朱棣一邊琢磨,一邊揮手道:“來人,把那臭小子叫來,快點!”

這事必須趕緊弄明白!

沒過多久,皇太孫朱瞻基便走入大殿。

一進門,他就察覺氣氛不太對。

今天不是討論出兵的日子嗎?自己按理說應該不用露麵。

“太祖爺突然召我,什麼情況?”

朱瞻基心裡犯嘀咕,臉上卻不敢表露分毫。

“過來,來陪朕看段好東西。”

朱棣笑得有些陰測測,朝他招了招手。

朱瞻基小心翼翼地靠近爺爺身邊,剛想坐下,抬頭一看天幕,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天幕上播放的,不正是趙光義那段千古一飆的“逃命紀錄”嗎?!

他驚愕地望著畫麵,心頭一緊:

壞了,這事兒可能真跟自己有點關係……

……

康王時期!

趙構凝視著天幕中,那輛緩緩駛離戰場——

由驢子拉著的車子上,趙光義麵色蒼白,狼狽逃離的身影,眼神中滿是複雜情緒。

“若是太宗當年能夠重新集結軍隊,未必不能再拚一局。”

“可惜,這一戰的潰敗,等同於徹底斷送了燕雲十六州的希望。”

此刻的趙構,還隻是滿懷理想的少年。

彼時,太宗趙光義剛登基不久,兵鋒正盛,輕鬆吞並北漢,隨即轉頭北上,對遼國展開主動攻勢。

奈何他太過急於求成,未待部隊整備,就匆忙發起進攻。

結果便是高粱河畔一敗塗地。

那時的宋軍雖然遭到打擊,但尚有餘力再戰。

倘若太宗能夠穩住陣腳、重整旗鼓,戰局或許尚存轉機。

更何況,遼軍主將耶律休哥強渡大河,己方也並非毫無勝算。

隻是太宗中箭之後,竟連夜乘驢車狂奔兩百餘裡,徹底打亂了軍中節奏。

軍心瞬間潰散,士氣全無,大軍群龍無首,被遼軍一路追殺。

自那一役之後,太宗再未親征,這對軍隊士氣造成了難以逆轉的打擊。

“即便不再親自帶兵,他也本可委任良將,隻是他偏偏……”

想到這裡,趙構長歎一聲。

【微操大師———】

【高粱河一役的兵敗逃奔,徹底打消了趙光義禦駕親征的念頭,但他卻並未因此放棄對戰局的掌控。】

【他成立了樞密院,建立一套所謂的"必勝陣圖"——】

【那就是“平戎萬全陣”,用於統籌軍務。】

【每當將帥出征,趙光義都要親手將這陣圖交付,要求必須嚴格照圖行事,不得隨意變動。】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還警告:“陣圖不可輕易示人,否則威力失效。”】

【問題是,這位皇帝本人兵法並不精通,卻始終死抓軍權不放。】

【戰場上,許多將領按圖行事,剛布好陣型就被敵軍衝得七零八落。】

【若非幾位悍將臨場機警、敢於違命變陣,宋軍早就全軍覆沒。】

【幾番挫敗之後,燕雲十六州的複土之夢,徹底化作泡影。】

【趙光義因此也被後人調侃為“微操大師”。】

回顧整個大宋皇帝們的軍事實力,除了開國的趙匡胤可稱一流,其餘多數皆乏善可陳。

趙匡胤當年之所以能“遙控指揮”,是因為他真正懂行,經驗豐富,遠程也能看得清局勢。

可偏偏後來那些不通兵事的皇帝,也學著玩起了“遠程操作”。

其中趙光義最是典型,硬要讓將帥死守陣圖——

結果自然是一場場敗績收場。

趙匡胤壓製孤兒寡母;趙光義,卻反被孤兒寡母打得滿地找牙。

千年之後,還有另一位著名的“微操達人”。

“機槍陣地左移十米!”

看著趙光義被後人戲稱“微操大師”,一眾曆史上的帝王紛紛莞爾。

李世民、朱元璋這些能征善戰的皇帝,自然明白這種做法有多荒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