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開國後繼續沿用漢製禮儀、年號、國號。
這種做法也鞏固了其“繼承大統”的姿態。
儘管老朱最終推翻了大元,但他仍承認其法統傳承。
更妙的是,大元的開創者忽必烈,其治國理念極富戲劇性——
他是個地道的蒙古漢子。
但卻帶著漢人軍隊一把火燒了聖地哈剌和林,連自個老窩都不留情麵。
曆史上,能夠同時實現“南征擒龍”和“封狼居胥”的帝王,屈指可數,忽必烈正是其中之一。
另一個成就這個壯舉的,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雖說“龍”是跑了……
不過朱棣始終嘴硬,非說自己是洪武三十五年順位繼承。
笑話,朱厚熜也不可能承認!
草原戰爭對漢人而言,最頭疼的是敵蹤難覓、地形複雜。
可對本是草原出身的忽必烈來說,誰在哪兒放馬、哪兒過冬,他門清得很。
此外,忽必烈極力推行漢化,任用大量漢官。
為了防範草原那些不省心的親戚,他甚至下令修築長城……
更神奇的是,現代基因檢測還發現他那一支竟然有漢高祖劉邦的血脈特征。
也就是說——
大元,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漢統”?
漢祖的身價,硬是被他帶飛了一把!
天幕繼續說道。
【他,是大元最後的帝王。】
【比起朱由校,他的木工造詣也許遜色。】
【但他終究是個亡國之君,甚至連諡號都是敵朝所賜。】
【他的名字是:元順帝,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
【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是元明宗之子。】
【自忽必烈歸天後,大元皇位爭奪便日益混亂。】
【短短三十多年內,換了九任皇帝。】
【元明宗雖登基,卻被其弟文宗毒死,妥懽帖睦爾也因此流放高麗、輾轉廣西。】
【文宗死後無子,皇位空懸,太後隻得將他召回上都,年僅十三歲的他便草草繼位。】
【朝政實權則被太後卜答失裡與權臣伯顏所掌,二人狼狽為奸,肆意妄為。】
【不但廢除科舉,還嚴禁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通婚往來,甚至一度想廢掉皇帝本人。】
【無力反抗的妥懽帖睦爾,隻能選擇沉默避禍,獨守宮中。】
……
大元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帝位繼承之亂!
短短不到百年國祚,忽必烈和元順帝二人,便各霸朝綱三十餘載。
剩下幾十年卻換了十幾個皇帝,可見其內亂之嚴重。
而最了解這段曆史的人,非老朱莫屬。
畢竟元史就是他下令修撰的。
順帝的諡號,還是老朱親自賜的——真是你亡我興,也得給你封個“麵子”。
朱元璋感慨道:“他順應天意,主動退避,才賜予‘順帝’之號。”
“順帝雖有重振江山之誌,卻早已失去了天命。”
老朱輕歎一聲,言語中滿是複雜的情緒。
【八年之後,元順帝羽翼漸豐。】
【聯手伯顏的侄子脫脫,在伯顏外出圍獵時發動政變,巧妙地重新掌控了皇權。】
【自此,順帝親自主持朝政,任命脫脫為右丞相,改元“至正”,發誓革舊圖新,誓言重興大元。】
【這一階段的他勵精圖治,支持脫脫推行一係列變革。】
【他恢複科舉、清理吏治、解除馬禁、減輕鹽稅,大大緩和了民間負擔。】
【這些改革帶來一段短暫的繁榮,被稱為“至正中興”。】
【然而隨著朝局變化,脫脫漸漸失去了順帝的信任。】
【最終以病辭官歸裡,不久之後,政局再度混亂,貪腐橫行、動亂四起。】
【與此同時,天災接連不斷。】
【黃河泛濫、饑饉蔓延、疫病肆虐,百姓顛沛流離,大量死傷,連都城也未能幸免。】
【各地義軍紛起,南方張士誠異軍突起。】
【朝廷再度啟用脫脫,命其領兵討伐。】
【就在勝利在望之際,順帝卻輕信讒言,將其召回。】
【脫脫旋即被削權流放,途中被哈麻假傳聖旨殘忍害死。】
【他所統率的百萬大軍隨之土崩瓦解,自此大元再無挽救之力。】
【脫脫之死,成為壓垮大元的最後一根稻草。】
【元順帝也隨之沉溺於荒淫生活。】
【他迷信密宗修煉男女合歡之術,大肆搜集女子充實後宮,風聲鵲起,民間怨聲載道,人人側目。】
【除卻荒淫之外,元順帝在建築和機關設計上頗有奇才。】
【親自繪製宮殿圖紙,還打造了一艘龍頭船,口能張合,眼爪皆動,被稱為“魯班轉世”的帝王。】
【直至朱元璋建立大明,攻破元大都,順帝北逃應昌府,終病死於途中。】
【朱元璋因其識時務而未頑抗,追封其諡號為“順帝”。】
………
自從秦始皇以來,能迅速一統天下的王朝雖多,但像大元這般短命的,著實罕見。
通常來說,開國三代都不會出現昏君。
第一任皇帝能打下江山,必是雄才之輩;
第二代多為繼業之君,受前朝熏陶,自會勵精圖治;
而第三代帝王耳濡目染,縱不能開創盛世,也不會太差。
在這樣的三代傳承中,往往還能迎來一波“中興”局麵。
但從第四代往後,權力逐漸集中、監督乏力。
而帝王素質開始走下坡路,享樂成風也就隨之而來。
秦朝雖然短命,卻奠定了“大一統”的格局。
其後的各朝往往參照其製度,延續自己的命數。
秦是“摸黑過河”,而後世多是“借燈摸路”。
再往後大隋最短,純粹是楊廣親手將國家折騰崩了。
而大元則是“自己玩脫了”。
除卻忽必烈和元順帝——
短短幾十年竟換了十數位帝王,朝綱不穩,法統混亂。
元順帝雖在前期銳意改革,力圖挽救頹勢——
但最終誤信小人,罷黜棟梁脫脫,親手斷送了大元的最後生機。
後來的連番天災,像是徹底抽空了大元最後一口氣。
黃河決口,若不治理,百姓流離失所;
可一旦動工,又是勞民傷財,死傷無數。
朝堂內權臣互鬥不休,百姓起義遍地開花,內外交困之下,元順帝亦無力挽狂瀾。
起初他尚有振作之意,可隨著局勢愈發混亂,他也心灰意冷,漸漸放棄掙紮。
終日沉溺於所謂“修煉之道”,與美人共度,樂不思政。
……
大秦!
始皇端坐殿中,凝視著頭頂的天幕,良久未語。
他看得清楚,元順帝本想有所作為——
可最終也隻是草草了結,令王朝走向徹底衰亡。
“大元命數,僅九十八年而已。”
聽到這句話,嬴政嘴角一抽,心中泛起幾分異樣。
僅九十八年而已?
我大秦……
連二十年都未熬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