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111章 外敵入侵時,不思反抗,隻想著求饒?這像話嗎?!

第111章 外敵入侵時,不思反抗,隻想著求饒?這像話嗎?!(1 / 1)

推荐阅读:

宋徽宗、宋欽宗二人的悲劇結局,堪稱中國曆史上最屈辱的亡國之君。

但這番下場,實屬是自食其果!

金軍壓境,宋徽宗不顧百姓死活,竟在第一時間選擇禪位脫身,攜家帶口準備南逃!

翻遍整個曆史長河,這樣的“皇帝”也是前無古人。

恐怕也後無來者!

敵軍尚未踏入國門,他心中便隻想著保命逃命!

至於宋欽宗,完全繼承了父親的懦弱和猶疑。

麵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多次猶豫不決,意圖棄城而逃。

若不是李綱死諫守土,靖康之難恐怕早已爆發!

更可笑的是,好不容易挫敗金人一輪進攻,宋欽宗卻將李綱貶黜——

轉而聽信術士言語,竟妄想用“六甲神兵”守城!

結果金兵兵臨城下,他卻未曾做出有效抵禦,反而助敵破城,拱手獻出京師!

眾多皇帝看到天幕中的此情此景,無不怒發衝冠,驚駭不已。

堂堂皇帝,竟愚昧至此!

北宋因這對昏君父子覆滅,其亡國責任,可謂毫無爭議!

……

大秦!

“哼!”

嬴政一聲冷哼,臉色沉如寒鐵。

“這等懦夫,怎配為帝?!”

對始皇而言,帝王最重責任,哪怕身死,也應和江山共存亡。

可宋徽宗和宋欽宗呢?

國難當頭,非但不思抗敵,反先為自身籌謀退路!

如此行徑,簡直辱沒了“皇帝”二字!

他們的下場,完全是自食惡果。

然而在憤怒之外,始皇更多的是憂慮。

自大秦一統中原以來,雖有分裂戰亂,但最終總能誕生統一王朝。

可如今宋室如此孱弱,竟連敵寇壓境都不知奮起抵抗,未來的中國,又將如何?

金人若再度南侵,誰來力挽狂瀾?

幸好他此前已從彈幕中知曉“開局一個破碗”的朱氏中興之誌。

否則,光憑這兩位懦弱之君,隻怕山河破碎不可收拾啊!

……

大漢!

漢高祖劉邦臉色難看至極。

他承認自己出身草莽,有時不講究規矩。

但再怎麼說,一個皇帝,怎麼也得有點氣節吧?!

即便敵強我弱,偶爾屈服求和,以換取時間保存實力,也非不可。

但大宋並非完全無力抗敵!

若用心經營,完全有一戰之力!

可宋欽宗和宋徽宗這對父子,卻愣是在機會麵前頻頻失誤,最終送了江山!

“成日迷戀字畫,不問政務;臨敵隻知求逃,不識戰機!”

劉邦咬牙切齒,怒斥道:

“這不是亡國,這是自毀長城啊!”

“兩個蠢材!”

劉邦的評斷,也是毫不留情。

他首先點評的是宋徽宗。

這位“藝術皇帝”,一門心思撲在書畫花石上。

他眼裡心裡全是逸趣風雅,政務一概置之腦後。

大權旁落,任由蔡京、童貫等奸佞宰割朝政,把本該安穩的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接著又談到了宋欽宗。

若非他缺乏膽魄、搖擺不定,李綱那樣的大忠臣怎會被貶?

正是他臨陣換將、錯失戰機,才使得金兵輕易攻破京師。

在劉邦看來,這父子二人簡直是亡國的範本!

他真是頭一回見到如此缺心眼的皇帝。

若當年逐鹿中原時遇上這樣的對手,他劉邦哪還用打仗?

睡夢中都能笑出聲來!

……

漢武帝時期!

劉徹揮袖轉身,不再多看天幕上的視頻!

他實在擔心自己會被那對窩囊父子氣到怒火攻心!

“咎由自取。”

“真是咎由自取!”

“朕看這大宋,亡得還不夠早!”

他真難以忍受宋徽宗、宋欽宗的那副孬種模樣。

外敵入侵時,不思反抗,隻想著議和、求饒?

這像話嗎?!

這還是皇帝應有的骨氣嗎?!

想當年大漢初立,匈奴如狼似虎,邊境動蕩不安。

即便迫於形勢不得不屈身通婚,用公主換短暫和平,他劉徹心中也是窩著一肚子怒火。

大漢的尊嚴,怎麼能靠幾個女子去維護?!

所以他一鼓作氣,數次親征,打得匈奴丟盔棄甲,從此邊境安穩,國威大振!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的霸道!

反觀大宋那點事兒,簡直令人發指!

為了保命,居然把皇後、公主、嬪妃、宮女全都送去給金兵做“人質”!

這種事連個凡人都不屑為之,更何況是皇帝!

劉徹看到這裡,隻覺滿腔怒意快要壓不住了。

如果可以穿越時空,他都想親手廢了這兩個窩囊廢!

皇帝的寶座本就不是安逸之地,哪怕做得不好也得講點氣節。

可宋徽宗、宋欽宗這對父子,居然將尊嚴踩得一文不值!

將宮中女子抵押出去求活路,簡直是奇恥大辱!

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一點都不冤!

劉徹心頭雖然火氣未平,但看著這對昏君的悲慘收場,反而升起一股快意!

這點下場,還算是便宜他們了!

但與此同時,他心中也湧上一陣羞恥!

羞於與和這等人同為“帝王”!

劉徹轉過頭,看向身邊的太子劉據,語氣沉重:

“記好了——!”

“若有朝一日我大漢也有如此危局,絕不可像他們那樣苟活偷生!”

“活著要有骨氣,死也要和江山共赴!”

劉徹壓下怒火,語重心長地教誨著兒子。

劉據看罷天幕,臉上也滿是怒色。

他痛恨宋徽宗、宋欽宗帶給天下的恥辱,重重點頭:

“父皇請放心。”

“若真有此時,兒臣必將親自披甲上陣,戰鬥到底,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屈服!”

聽到劉據這番話,劉徹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這孩子平日看著溫順,其實骨子裡還是繼承了他劉徹的血性!

日後若能繼位,必不辱大漢血脈。

起碼,比那兩個連骨頭都軟掉的宋皇帝,強出千百倍!

不過劉徹也清楚,憑他如今打造的大漢鐵軍,匈奴早已節節敗退,威脅正在被逐步清除。

等他將北地徹底平定,未來劉據登基後,隻需專心守成,也足夠撐起一代盛世。

劉徹心知肚明——

文景之治留下的根基厚實得很。

但也經不起幾個亂折騰的昏君反複敗家。

所以在他有生之年,該打的仗都必須一戰定乾坤!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