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自己不能把所有的功臣都鏟除,否則連平亂的將領都沒有了。
朱元璋收回思緒,目光重新凝視著天幕。
天幕畫麵中。
朱棣正緩緩走向城門口。
鐵鉉等人則心神緊張。
麵上卻不敢露出一絲異色。
在眾人忐忑不安的目光中——
眼看朱棣幾乎已踏入城門時,突如其來的意外又發生了!
那提前設好的鐵板,落下的速度比預期快了許多!
朱棣還未完全進城,那沉重的鐵板已經砸向了他的馬頭。
朱棣大吃一驚,立刻換馬拚命逃離!
看到這一幕,眾多皇帝們不禁紛紛發出歎息。
“這朱棣的運氣,真是出奇的好。”
始皇眉頭緊皺,低聲自語,目光緊盯著天幕。
先前李景隆的帥旗被狂風刮斷。
接著又是這一次,他半隻腳剛踏進城門——
結果鐵板的掉落速度出乎意料,又讓他僥幸逃脫。
“朱棣能屢屢化險為夷,顯然命運對他格外寵愛。”
扶蘇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開口道:“也許,他注定是帝王之命。”
除了這一解釋,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呢?
始皇對此沒有太多評論。
李世民和漢武帝也都感到這朱棣的運氣實在太逆天了。
居然能一次次躲過危機。
不過,氣運這種事,往往是不可捉摸的。
李世民這一生也多次身處險境,若沒有天命庇護,怎會有今天的功業?
“唉!”
看著天幕的老朱深深歎了口氣,憤憤不已:
“這怎麼可能,連這小子也能逃過一劫?”
此時,老朱的思緒早已完全被靖難之役所占據。
他迫切盼望看到老四栽一個大跟頭,好有機會教訓一番。
“嘿!居然這麼好運,屢次化險為夷,真是……”
朱棣此時也覺得有些意外,心中不禁浮現一絲狐疑。
“難道我真的是天命所歸的帝王?”
他轉頭偷偷瞥向身旁的大哥,心底卻有些愧疚。
“朱棣,你真是……”
大哥眼中滿是擔憂,心中卻充滿了對他深深的失望。
永樂時期!
朱棣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回想著濟南城下的那一幕,臉色微微發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緊緊咬住牙關,低聲說道:
“圍攻濟南時,鐵鉉竟然詐降於我。”
“那一刻,差點就把老子送命了……”
朱棣的腦海中仿佛再次回到了濟南城下。
那道鐵板幾乎就在眼前砸下,幾乎讓他喪命。
三個兒子站在一旁,默默無言。
鐵鉉和老爹曾有深厚的情誼,否則朱棣又怎會在此時寫信勸降?
誰能料到鐵鉉的心竟如此冷酷!
“那鐵鉉不該活!”
“我們攻打濟南,付出了多少努力,居然連半點成果都沒有。”
“要是能占領濟南,南下的路徑將多麼暢通!”
朱高煦忍不住嚷了出來。
天幕繼續展現著畫麵。
朱棣回到大營後氣得大發雷霆。
他立刻帶領大軍攻打濟南,足足攻城了三個月。
濟南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若能攻下它,既可以向南發起進攻,也可以作為防守的屏障。
可以說,攻占濟南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步。
然而,這塊硬骨頭實在不好啃。
儘管朱棣先前在戰場上接連取得數場大勝,士氣高漲。
但在濟南三個月的長時間對峙中,軍心逐漸動搖,士氣日益低落。
朱棣一方麵對鐵鉉的詐降心生怒火。
另一方麵也對攻城失利感到憤慨,決定使用大炮強攻!
然而,大炮攻城的傷亡實在太過慘烈!
儘管如此,朱棣也沒有時間再拖延。
在炮火的轟擊下,濟南城的防線漸漸瓦解,眼看即將攻破。
就在這時,鐵鉉又使出了一招巧妙的計策。
他指示部下在城牆上掛上幾塊木牌,牌上赫然寫著“高皇帝神牌”五個大字。
當朱棣看到這些神牌時,幾乎氣得爆炸。
那可是他父親的神牌!
如果他現在敢開炮,豈不是會背上一個“弑父不孝”的名聲?
鐵鉉站在城頭,眼神如箭般銳利,似乎在挑戰:
“朱棣,你敢開炮嗎?”
“敢開就開呀!”
朱棣見狀,隻能把怒火咽進肚裡,下令停止炮擊。
接下來的局勢重新陷入僵局。
朝廷派遣重兵擾亂朱棣的糧道——
導致他進退兩難,最終不得不選擇撤軍返回北平。
而鐵鉉與盛庸緊追不舍,最終燕軍慘敗。
朝廷趁機收複了德州,成功逆轉局麵。
自此,靖難之役,朝廷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的勝利。
朱允炆大喜,立刻任命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參讚軍務,隨後更升任兵部尚書。
盛庸也被封為曆城侯,平燕將軍!
……
大明!
“哈哈哈。”
“鼎石果然有才!”
“這種人才,朝廷該好好重用!”
看到自家兒子大敗,老朱心情大好。
什麼兒子?”
“不過是個不熟的逆子罷了。
你這個小子,居然敢憑借北平和整個朝廷對抗?!
朱棣看到這一幕,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無奈。
看到自己失敗,父親居然如此高興?
不過,鼎石這小子確實夠狠,居然用詐降這一招來對付他。
朱棣的臉色有些陰沉。
要不是運氣好,他也許就被鐵鉉捉拿了。
隨著天幕繼續播出畫麵——
靖難之役進入了新的階段。
戰局也逐漸演化為持久對抗。
朱棣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好運氣。
在東昌之戰中,朱棣遭遇了慘重的損失。
甚至連他的大將張玉也戰死沙場。
朱棣對此深感痛心。
東昌之戰中,朱棣屢次陷入絕境。
幸得朱允炆發出“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皇令——
才使得朝廷的將士們對他有所忌憚,不敢下狠手。
在這種情況下,捕捉朱棣幾乎不可能,隻能讓他逃脫。
朱棣巧妙地利用這一特權,單騎戰馬殿後,成功脫險。
朝廷大軍對他束手無策。
東昌之戰的勝利極大提振了朝廷的士氣。
朱允炆聽聞戰報後,欣喜若狂。
然而,朱棣一方卻陷入了低穀,損失慘重,士氣低落。
本已處於劣勢的朱棣,此時的處境更加艱難。
不過,他依然沒有放棄。
他的選擇隻有一個:
要麼靖難成功,要麼接受大侄子的清算!
這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命運——
還是所有和他並肩作戰的將士們,以及家人們,也都押上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