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一聲,落滿灰塵的庫房大門被推開,光線照進昏暗的室內,揚起一片塵埃。
一股陳舊鐵鏽味撲鼻而來。
他費勁從一堆厚厚灰塵的木箱子裡,翻找出了一具鏽跡斑斑的筒狀物。
70式62毫米單兵火箭筒。
扛在肩上顛了顛,入手感覺倒還趁手。
餘宏眯起眼睛,仔細打量這件遍布鐵鏽的老家夥。
難怪趙廠長想把它當廢鐵處理掉。
首先,這瞄具簡直原始。
上方隻有幾道刻線作為概略瞄準,連個最簡單的光學瞄準鏡都沒有,更彆提後世標配的測距裝置了。
這意味著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士兵想要靠這種瞄具,打中數百米外,尤其是移動中的坦克,或者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其難度不亞於蒙著眼睛繡花。
而且,士兵在肩扛發射前需要長時間暴露自己,進行瞄準和測距的估算,這簡直就是在給敵人當活靶子。
其二,有效打擊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標稱數據是一千米,但那是針對固定靶。
打移動靶能有三四百米的準頭就算祖墳冒青煙了。
可是在這個距離上,坦克的同軸機槍、直升機的航炮和火箭巢,哪個不能把步兵陣地掀個底朝天?
士兵根本就沒有安全的輸出環境。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破甲威力嚴重不足。
垂直破甲厚度是可憐的280毫米均質鋼甲。
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就算你狗屎運打中了猴子手裡的t64,甚至是更老舊的t5455坦克正麵,都可能出現無法一擊斃命,甚至連首層裝甲都啃不動的尷尬情況。
打出去的不是炮彈,而是給敵人撓癢癢的鐵疙瘩。
然而,餘宏深知,這不代表單兵火箭筒這種武器沒有前途。
正相反!
在這個時代,研發一輛主戰坦克,造一架武裝直升機,需要投入的資金、技術和工業基礎是天文數字,遠超單兵導彈火箭筒。
餘宏彆說沒有足夠的貢獻點去點亮這些大家夥的科技樹了。
就算是國家傾儘全力,砸鍋賣鐵,短期內也不可能追上鷹醬和毛熊的腳步。
但單兵導彈不一樣。
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肩扛一枚幾十公斤的導彈,如果它打得夠準,威力夠大,就能擁有單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一輛坦克的能力!
這就是不對稱作戰的精髓,是兔子家傳法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想的最好體現!
南邊,猴子正開著毛熊援助的t72耀武揚威。
他們頭頂還有米格24在盤旋。
這些,都是自家現役的老59,直5拍馬都趕不上的硬茬子。
更令人寢食難安的,是北邊那頭巨大的毛熊!
百萬鋼鐵洪流,上萬輛坦克裝甲車陳兵邊境,狂言三天之內就能踏遍整個華北平原!
拿什麼去抵擋?
除了幾百萬兔子士兵們的血肉之軀,還有什麼?
沒有製空權,沒有數量質量對等的坦克集群,傳統的防禦戰打起來,會犧牲多少熱血好男兒?
餘宏無法想象那種場麵。
他攥緊了拳頭。
他一定要搞出廉價、高效、好用的單兵導彈!
讓每一個普通的兔子戰士,都有能力把那些鋼鐵猛獸和低空殺手,變成一堆堆燃燒的廢鐵!
他閉上眼睛,用意念溝通係統:
“係統,兌換【單兵紅外製導導彈全套技術資料】!”
200發107彈隻給了20點貢獻,但任務大幅降低需求的貢獻點,還真的剛好20點清空。
話音剛落,海量數據決堤洪水般湧入腦海。
尤其是其中的紅外製導技術,雖然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實現難度不小,需要高精度的材料和加工工藝,但對比其他更複雜的製導方式,努力一把還是最有希望實現低成本普及的。
餘宏的心思,又完全沉浸在了繁複的公式之中。
房間內的燈光,一夜未熄。
……
與此同時,在351廠熱火朝天的車間裡。
“對對對,李師傅,就是這個溫度!焊接點要保持均勻,不能有氣泡!”
林向東拿著遊標卡尺,一邊仔細測量剛下線的火箭炮彈體,一邊耐心對身旁的老師傅講解新的工藝要點。
林向東四名來自791所的工程師,心態早已徹底擺正。
以前那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對餘宏那種難以企及的天賦發自內心的拜服。
在他們的全心投入之下,351廠的老工人們學習勁頭極高。
這些都是有著數十年工齡的老師傅,底子厚,經驗足,差的就是一個好的思路和精確的工藝標準。
如今圖紙一清晰,技術指導一跟上,107毫米火箭彈改進型的生產速度和質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上竄。
機器的轟鳴聲都充滿乾勁。
終於,在107毫米火箭彈的製造已經基本能夠達到餘宏定下的良品率,不需要他們再手把手盯著每一個環節時。
遠在京城的791研究所的所長,李尚明,終於等不及了。
他早就惦記著自己這四員乾將了。
每一個都是所裡的頂梁柱,少一個都會讓很多項目進展不暢。
他親自打來電話,第一個就找上了林向東。
“向東啊!”
李尚明的聲音聽起來很是高興。
“你們在351廠那邊待的時間也不短了,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真是辛苦你們了啊!”
“我聽說餘宏那邊已經沒什麼問題了,你們也該回來了!所裡還有很多重要的項目等著你們這些骨乾呢!”
“怎麼樣?是不是都樂瘋了?在那種小破地方呆了那麼久,是不是早就想念京城的大米白麵,想念咱們791所先進的實驗室和舒適的辦公室啦?”
李尚明心裡那叫一個舒暢。
這四個人當初百般不願去那個偏僻小廠,受了那麼多委屈。
現在接到回所的命令,還不得高興得蹦起來?
回來之後,肯定一個個老老實實,叫往東不敢往西,工作效率還能不高?
他已經想象出林向東他們幾個接到電話時,那種如蒙大赦感激涕零的激動場麵了。
然而。
電話那頭,林向東沉默了幾秒鐘,語氣竟帶著幾分為難:
“李所長……感謝您的關心。”
“107火箭炮改型這邊的生產,我們的確已經幫著捋順了,但,但是……”
林向東看了看身邊同樣一臉急切和期盼的張工、李工和王工,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道:
“所長,我們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想…想跟您申請,能不能……再推遲一段時間返回研究所?我們…還想跟餘副廠長再多學習學習…”
“什麼!”
李尚明的聲音瞬間拔高八度,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林向東,你,你們在說什麼胡話?”
這段時間以來,林向東他們在351廠雖然物質條件簡陋,但精神上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親眼見證並參與一項足以改變戰爭形態的新式武器從無到有,尤其是和餘宏這樣的妖孽一同工作,每天都能學到全新的前沿技術知識。
那種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技術突飛猛進的充實感,那種對未知技術領域探索的渴望,讓他們對351廠,對餘宏,產生了歸屬感和深深的敬佩。
特彆是林向東,他隱約察覺到餘宏最近幾天,經常搗鼓那些70式火箭筒。
憑借其敏銳專業直覺,他能判斷出,餘宏很可能又在醞釀一個驚天動地的新項目!
說不定,又是一款改變戰局的利器!
能參與其中,哪怕隻是打打下手,對他的技術提升和未來的發展,都將是無可估量的巨大機遇!
其他人也大致明白這道理,一個個更是雙眼放光,哪裡還有半點想回京城的心思!
能親身參與並見證一件大殺器在自己手中誕生,那是多少軍工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耀!
然而,電話那頭的李尚明,卻是越聽越火大。
學習?向餘宏學習?
一個犯了重大技術錯誤,害得研究所損失幾十萬,差點影響整個大項目,被踢到山溝小廠改造的家夥,有什麼好學的?
由於107雲爆彈目前自然是保密項目,李尚明根本不認為107火箭炮改進會有多重要。
“林向東!你們幾個腦子進水了是不是!胡鬨!不知所謂!”
李尚明怒不可遏咆哮起來:
“你們以為你們是誰?還想挑三揀四?能讓你們回來就不錯了!”
“我命令你們!立刻!馬上!給我收拾東西滾回京城來!一天都不許多待!”
“如果明天日落之前我見不到你們,就統統給我按違抗軍令,頂撞上級處理!你們都掂量掂量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