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祭龍 > 第3章 密謀

第3章 密謀(1 / 1)

推荐阅读:

此時,在那潯陽河入鄱陽湖不遠,距離龍王廟兩三裡處,有一處占地百畝的大莊園。

這莊園頗為古樸,青磚灰瓦,古韻悠然。正門處有一對石獅守護,匾額高懸。

前院開闊,照壁繪彩,廂房雕梁畫棟。穿過月洞門,內院是四合院布局,主宅宏偉,飛簷翹角,屋內陳設很是典雅。

後院設有花園,假山池水,亭台錯落,竹林環繞,相當清幽宜人。

在那主宅的一間寬大臥房內,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正有氣無力地半臥於床頭,旁邊站著一個手持拂塵的灰袍道人。

旁邊幾個兒孫跪伏床前。

“父親,我們布置三月,原本準備借著祭神大典,讓您假身龍王續命。誰知卻被那李家毛頭小子給壞了事”

領頭的一個身著錦衣,腰掛一方羊脂玉佩的方臉中年人,抬頭看向床上老者,皺眉沉聲道:“莫不是那李宗翰發現了端倪,伸手攪局。”

“咳咳不太可能。那龍王陷入沉睡不再顯聖之事,道長說絕對無人知曉。”

老者喘了口氣,眼眸抬了抬,露出了眼中一片昏黃,看向一旁的道人。

道人這時輕甩手中拂塵,傲然含笑道:“請王尚書放心,我算過了,這鄱陽龍王陷入沉睡不過半年,兩三年內,除了貧道和那已經死了的廟祝,莫說這潯陽縣,就算是整個九江府都應當無人知曉。”

王尚書滿意點頭:“咳咳既然如此,那李宗翰絕不可能清楚,而且算是他真發現了端倪,又怎敢怎敢為了一旁支幼女,咳咳出手攪我好事?”

“那這龍王續命局已毀,咱們該如何行事?”中年人恭敬地道。

“那小子不是說,咳咳三日必下雨?那那且看看,龍王不再顯聖,這雨咳咳他怎麼下!”

那王尚書眼眸之間也露出了一絲冷笑:“三日不下雨,咳咳那李宗翰便隻能拿他全家祭河求雨,咳咳以平息百姓忿怒。”

“到時,將那那童男同時送入河中,我再假咳咳假身龍王續命便是。”

道人含笑點頭:“正是如此。”

聽著老者和道人言語,那床旁跪著的眾人,都露出了笑容。

還是老祖宗老辣

隻要老祖宗續命成功,那咱們這王家,便又能再穩固幾分。

看著眾人笑,王尚書卻是歎了口氣:“唉若不是你你大哥,因那鹽鐵案而獲罪,我我又何須冒著大不韙咳咳來行此等事。”

那領頭之中年人,趕緊磕頭:“都怪兒子沒用,不能為父親和大哥分憂。”

“算了,我王家,還有齊兒、咳咳鎮兒等麒麟兒,我雖已告老多年,但隻要我多多活幾年,到時咳咳王家便依然穩若泰山。”

說完,王尚書喘了兩口氣,輕輕揮了揮手。

見狀,眾人趕緊磕頭,然後悄然退去。

李餘坐回辦公桌前,微微閉目,稍稍一凝神,便又回到了龍王廟中。

不多時,那邊老執役老繆便來喊李餘吃飯。

菜不多,李餘加上老繆和大牛兩人,老繆一共炒了四個菜。

一個是香煎雜魚,一個是炒雞蛋,另外一個是炒青菜和一碗鯽魚湯,桌上還擺好了一副碗筷。

看著桌上隻有一副碗筷,李餘便是皺眉道:“老繆,大牛,你們一塊來吃。”

大牛看了看老繆,默不作聲,老繆便是趕緊搖頭:“使不得使不得,這不合規矩。廟祝大人,您先吃,等您吃完了,我和大牛再吃。”

“我這裡沒這種規矩,來,一塊吃。”李餘沉聲道。

看著李餘那皺眉的模樣,兩人對視了一眼,老繆這才恭敬地作揖道:“多謝廟祝大人。”

那邊大牛,也跟著行了禮之後,兩人才取了碗筷,坐到了飯桌前。

不過,兩人還很是拘謹,隻是小意地取用幾筷子青菜,李餘自然是不在意的,隻是自己吃飯。

食不言寢不語,這是李家的規矩,他倒是也早已習慣。

有些意外,這老繆的手藝很不錯,雖然這世界,除了油鹽,根本沒有味精雞精辣椒之類的調味品,但老繆做出來,卻是相當可口。

至少比他老娘手藝強多了。

吃過了晚飯,天色便漸漸暗了下來。

那邊老繆和大牛清掃完了廚房,又來給李餘作了揖,便趁著天徹底黑之前,下山而去。

李餘將院門關了,又到龍王爺神像前上了香,便回到了自己臥房。

臥房很是乾淨,床了換了新鋪蓋,甚至還隱隱還有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很明顯是剛剛熏了香的,讓人聞著很是心神安定。

這讓李餘更是對那老繆和大牛滿意了幾分。

臥房處,還有一扇窗戶。

李餘打開窗戶,站在床前,這才感覺這洪範良還真會享受。

這窗外是山崖,而下方十餘丈之處,正是緩緩流淌的潯陽河,溯源往上,赫然是鄱陽湖口。

雖然如今潯陽河水較之以前淺了丈許,但水麵卻依然還有七、八丈寬。

對岸都是一些樹林,樹林之後就是一望無際的良田,再往前便是那廬山山影,此刻天色昏暗,一眼看去朦朦朧朧,卻依然讓人心曠神怡。

李餘在窗前站了一會,天便徹底黑了下來。

抬了抬手,李餘手中便多了一個手電筒,照亮了整個屋子。

床旁的桌子上,有著一個蠟台和一個火筒。

李餘打開火筒吹了吹,待得裡邊的火苗亮起之後,點著了蠟燭,不過卻也沒有關掉手電筒。

隻是伸手從腰間摸出一串鑰匙,這還是祭神大典結束之後,李宗翰拿給他的,原主是洪範良。

李餘走到床尾的一個厚重木箱前,用手電照了照那木箱上的銅鎖,然後挑出一把鑰匙,插了進去。

“哢噠”一聲,銅鎖打開。

李餘打開箱子,便見得裡邊是一些書籍,以及一個小箱子。

掃視了一遍之後,李餘雙手拿起那沉甸甸的小箱子,又從鑰匙裡挑了一把小的,深吸了口氣,將其打開。

隻見得裡邊是厚厚一疊銀票,銀票上邊還擱著幾錠金子和十幾錠銀元寶,和一些散碎銀子,另外還有幾枚玉石把件和玉佩。

看到這些金銀和玉器,李餘的眼睛猛然一亮。

這回賭對了。

早聽說這洪範良,借龍王爺的名義,大肆斂財。

果不其然,有這麼多金銀還有玉器,自家大發了。

“一千五百兩!”

李餘數了數,這銀票百兩一張,共十五張。

大小六錠金子,一百四十兩。

大小十三錠銀子,三百七十兩,還有幾兩碎銀子。

如今這金價一百四十兩折合白銀一千四百兩,加起來便是白銀三千多兩。

這稍稍一計算,任憑李餘來自那個世界,見多識廣,此刻依然忍不住地心頭驚喜了一下。

他那老父親,身為秀才,擔任李氏族學塾師,一年才得紋銀四十餘兩,白米十二擔;這便已經是這潯陽縣裡,上等收入了。

如今這三千多兩,可是比老父一輩子的收入還多。

真要折換成自家那世界的錢財,那至少也得大幾百萬。

這老登真有錢,不過如今卻是成了他李餘的。這當廟祝,還真是賺錢。

欣賞了一番這些黃金白銀,李餘手一翻,便收入了空間中去。

又伸手拿起裡邊的幾枚玉石把件和玉佩看了看。

隻見這幾枚玉石把件和玉佩,都凝若羊脂,色潤無暇,應當是上等羊脂好玉。

而且,其中那玉佩,更是雕工精美,一看便是值錢的上等好貨。

看著這些,李餘都毫不遲疑地收入了空間去。

話說,他這幾日為了能在這潯陽縣立足,為了救自家那榮梅小妹,可是買了不少東西,還特意去了趟菲國。

做了好些準備,花了不少錢,不但借了網貸,就連信用卡都刷爆了一張。

這等金銀玉石,便是他過陣子用來還卡傍身之物。

而且家裡老爸尿毒症發病都幾個月了,一直在靠血液透析維持,雖然醫生說近幾年問題不大,但以後終究還是要換腎的。

拿這些去換了錢,應當夠做腎臟移植的了吧。

收好了財物,心頭大暢的李餘,便拿起箱子裡的一疊書,翻了起來。

這裡邊基本上都是一些手抄本,包括廟裡的收支賬簿,以及一些信士捐贈表單,還有龍王廟誌。

當然,最吸引李餘目光的是一本《龍王傳法》和一本《藥簽方》以及一本《伏波功》。

李餘翻開《龍王傳法》來看了看,上邊記載了一些術法;分彆為《符法》《祝法》《禁法》《收病法》《水法》《藥法》。

這符法,上邊隻有兩道符,一道鎮符,一道黃符。鎮符外用祛邪鎮宅護身,黃符內服去病消災退邪。

祝法,是一篇禱文,用以向龍王爺祈禱,請龍王爺降下神威行法等等。

禁法,是一個帶著手訣的法訣,用以鎮魔祛邪。

收病法,便是施法以一枚雞蛋,收取病氣,祛病消災。

水法,便是以水為藥,加以符法,祛病消災。

看著這些,李餘隻覺得神乎其神,完全不科學。

唯有最後,那藥法看起來靠譜一些,不過也都是一些安神、致幻、軟筋散之類藥物;李餘對這些藥物效果深表懷疑。

至於那本《藥簽方》,倒是有幾十個藥方,不過多半也是一些驗方之類。用來給信士求簽給方的。

還有這本《伏波功》,就更是簡單,就是一幅人體經脈圖,一幅站樁圖,以及一輔助藥方以及注意事項等等,教人運氣站樁。

而且上邊寫得清楚,唯有八歲以下小童,從小修煉,方可大成。成人修煉,隻有強筋壯骨之效果,但若是修煉日久,亦能為外家高手。

看到這裡,李餘也隻能是一聲歎息,暫且放到一旁。

雖然覺得不科學,但關於這本《龍王傳法》,李餘決定還是學一學,自家雖準備以科學治廟,但這些也都是廟祝的基本功,不管有不有用,這至少要會才行。

不然,這廟祝可也不好當。

當下,李餘便收了手電就著旁邊的蠟燭,認真地看這本《龍王傳法》。

一邊看,還一邊跟著書裡的這些禱文咒法試著行法。

不過,這花了兩個小時,依著書裡的依樣畫葫蘆,將這各種術法學得勉強像模像樣,李餘卻是一點什麼神異都沒感覺到。

讓李餘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失望。

這龍王爺到底存不存在?

自己可是還殺了他的廟祝,要是不存在,那也是好事;反正自己準備以科學治廟,可真沒打算靠這些。

潯陽縣衙,後院客堂之中。

李宗翰正坐在那主位之上,旁邊潯陽縣丞、主簿分坐一旁。

“大人,那洪廟祝死了,難不成你真信那黃口小兒?”

一旁的吳縣丞伸手撫須,看向主位上的李宗翰,緩聲笑道:“莫非是因為此子姓李?”

李宗翰不緊不慢地端著茶杯抿了一口,這才看向吳縣丞,淡聲地道:“我若是不信他,隻怕不出半月,到時候這潯陽縣裡,怕就是子芳兄你做主了。”

吳縣丞乾笑一聲:“大人說笑了。”

李宗翰輕哼了一聲,道:“李餘雖是我李氏族人,但其神異,想來子芳兄和陶主簿也曾有聽說過的。”

一旁陶主簿倒是也緩緩頷首,看向李宗翰,探詢道:“我曾聽聞此子,陪其母於龍王廟祈福之後,出門便被天降驚雷劈倒。奄奄一息,抬回家中,不但未死,反而脫去一身焦殼之後,渾身潔白如玉,整個人也一掃以前之木訥,變得極相當聰慧?”

“正是如此。”李宗翰撫須感歎,“今日爾等也在一旁,當見此子之果斷,亦可見此子之神采;若說非是龍王爺傳命,怎可能如此?”

“而且,那洪廟祝身為龍王廟祝,平時也是頗有神異,今日竟然麵對此子,毫無反抗之力。隻怕龍王爺真是對其不滿。”

這話一出,陶主簿和吳縣丞兩人都不禁地是微微點頭。

兩人當時都在一旁,雖然那李餘是暴起傷人,但那洪廟祝卻是近乎毫無反抗之力;而且洪廟祝死後被拿去祭河,龍王爺不但沒有絲毫降罪,那祭神大典也竟然異常順利。

“那便看今晚了,若是如他所說,今夜降雨,我等便尊他為龍王廟祝。”

“若是不下雨,那”吳縣丞轉頭看向李宗翰。

李宗翰深吸了口氣,道:“李餘曾在大典上許諾,三日下雨。若是今晚不下雨,我便派人將他守住,三日不下,便將他一家五口送去祭河,以熄龍王爺與百姓怒火。”

聽得李宗翰這般言語,吳縣丞和陶主簿兩人對視一眼,都知李宗翰之打算,便也都不再言語。

這一日下雨與三日下雨,區彆不大。

反而倒是多給了兩日,大家好做準備。

你李知縣想拖延時間,我等也正好多兩日布置。

反正三日不下雨,必給你一個包庇罪名,讓你李宗翰立馬下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