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位於京西北和京西南貧困山區的五個自然村――唐家窪、大王莊、小王莊、孟家峪和王爺廟,與劉家莊進行了合並。
這一變革在京西地區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有的村子歡天喜地,有的村子沸沸揚揚。因為,人人都想當劉家莊的人,從此也跟著過上好日子。
合並後的劉家莊,地域遼闊,占地上百平方公裡,橫跨京西北的燕山與京西南的太行山,形如柳葉,蔚為壯觀。
至此,京西部分地區在資源和人口上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周邊山民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顯著地改善。
經過多次村落合並,劉家莊的人口規模有了顯著增長。原先隻有幾千人的小村莊,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兩萬本地戶口的大家庭。
儘管新加入的人口文化素質尚待提升,但無疑為劉家莊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帶來了一線希望。
當然,合村並鎮絕非易事。首要之務,便是解決村民的吃住問題。
必須確保他們在新的環境中能夠安居樂業,擁有穩定的住所和充足的食物。
其次,就業問題亦不容忽視。必須為村民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讓他們在新的社區中能夠自給自足,實現自我價值。
最後,村民們的福利問題亦需得到妥善解決。隻有這樣,合村並鎮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村民們才能在新家園中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因此,經過重組的村委會達成了共識,他們借鑒了之前幾次合並村莊的經驗,決定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先將這幾個村落的部分壯勞力加入劉家莊的工農業生產中區,剩下的人口繼續保持原有的農業生產暫時不變。
第二步,構建統一的居民小區,為搬遷至此的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同時,積極實施掃盲知識再教育和職業培訓,以助力新村民們更好地融入劉家莊,開啟新生活。
第三步,預計在明年初之前,將最終完成人口的搬遷工作。
新湧入的人口,受限於他們的文化素養,首先投身於農業、畜牧業和種植業等辛勤勞動,接替劉家莊原先教育培訓多年的村民們,解決工業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未來,劉家莊將呈現出一幅彆開生麵的景象。除了年長的老人和孩子們,其餘的原住民都積極投身於工業生產之中。
家家戶戶,不論是雙職工、三職工,還是四職工、五職工的家庭,都成為了這個小鎮的新常態。
而劉家莊剩下的,沒有當工人的村民們,也大多走上了管理崗位,技術崗位,比如中草藥種植、水果種植、大棚種植、畜牧業養殖、稻田養殖等行業的管理者與技術人員。
劉之野的大伯,便是這樣一典範。如今,他已成為村裡養殖業的佼佼者,統領著一支五百人的專業養殖團隊。
“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在年初的工作計劃報告會上,劉元生豪言壯語地道。
大伯這不是在放衛星,劉家莊的養殖業,還真有希望在今年完成這個目標。
讓每一個村民每天都能享受到一個雞蛋和一杯牛奶的待遇,要是以現代社會來看,這就是一個非常容易實現的願望。
其實不然,實則蘊含著巨大的挑戰,在當前的生產水平下,這依然成為一個了不得地成就。
在劉家莊,生活節奏明顯比其他地方快了許多,這使得後來加入的村民們起初還有些難以適應。
他們或許曾以為這裡與原先的生活方式差不多,頂多就是條件好的多,但當真正踏入這片土地時,才發現這裡的忙碌與喧囂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在這個村子的每個清晨,人們從七點多鐘開始忙碌起來。學生們匆匆趕往學校,做工的便騎上自行車呼朋喚友的一起去工廠。
此刻,他們如同涓涓細流般彙聚成一股股人流,穿梭在村子裡的大街小巷。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朝氣的時刻,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努力奮鬥。
不明真相的旁觀者,看到這股人流如潮的壯觀景象,或許會誤以為置身於繁華的都市之中。
然而,這隻是劉家莊才見到的景象,人們早早地起床,忙碌地開始新的一天,上學、上班,昂首闊步地,各自奔赴自己的崗位。
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新加入的村民們雖然初來乍到,感到有些不適應,但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曙光,仿佛新世界的大門已經為他們敞開。
隨著合村並鎮政策的推進,以及工農業的持續繁榮,原本年初預計的四萬人口,在短短七個月內便已經突破,預示著年底有望攀升至五萬。
在這個村子裡,人口數量預計將達到兩萬兩千人以上。新增的人口主要來自合村並鎮的新居民,以及各工廠和學校的技術移民。
此外,還有三十餘家工廠企業的員工,以及各學校內的師生,流動人口總數接近三萬之眾。
實際上,管理著數萬人的任務與僅管理幾百人或幾千人截然不同,村委會所承受的壓力逐年攀升,如同巨石壓頂。
三大爺劉元海,多次在劉之野麵前流露出無奈之情:“之野啊,我這把老骨頭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了。真心希望年輕人能快點成長起來,我也好安心退隱,享享福嘍!”
劉之野也清楚,這確實有些強人所難了,三大爺能力雖有,但他隻是個小學文聘,後來才自學了初中文化,因為歲數大了實在學不下去了。
他的上限也就在這了,三大爺,是個地道的農民出身。讓他他管理著幾千人的農業村子,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這些年在劉元海的帶領下,村子裡的方方麵麵蒸蒸日上,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這其中有劉之野的大部分功勞,但是他作為領頭人還是合格的。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劉家莊也在逐漸走向工業化。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的步伐也在逐年加快。
這就讓劉元海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有限,管理幾千人的農業村子或許還能應付,但麵對幾萬人的城市化和日益複雜的工業化進程,他真的是力不從心。
儘管劉之野深知三大爺的處境,他仍努力勸說對方再堅持幾年。
劉元海此刻若選擇放手,那麼接替他的人,或許將不再是熟悉劉家莊的本地人,而更有可能是一位外來乾部。
劉之野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多年來精心策劃的一切,可能會因為一時的政策改變,而付之東流。
他堅信,隻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那些他傾注心血培養的年輕人必定能夠嶄露頭角,成為劉家莊的中堅力量。
屆時,三大爺便可安心退居幕後,再享福去吧。而這之前,他必須堅守崗位,牢牢地抓住話語權。
經過劉之野多次苦口婆心的勸說,劉元海終於意識到了他的重要性。
他明白,為了劉氏家族的未來和劉家莊的繁榮,他必須咬緊牙關,再多堅持幾年。也明白,這就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光榮使命。
為了穩固劉家莊將來還在劉氏一族的掌控之下,劉元海采納了劉之野的建議,決定在村委會管理層中增設多個職能部門。
這樣一來,劉氏家族的人將有更多機會占據這些關鍵崗位,從而確保劉氏利益的長遠穩固。
比如說,在劉家莊,大伯劉元生就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他不僅是村委會的一員,還兼任畜牧委員,負責主持村裡的畜牧業發展。
劉元生大伯在村民中也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的決策和領導能力也得到了村民們廣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