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今年和往年有些不同,似乎顯得尤為冷清。
不管生活再艱難,人們也要努力過好這個年關。
今天大街小巷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家家戶戶貼上新春聯,掛起老人家的畫像,大街上吊掛著五顏六色的標語。
雖然,大街小巷上也少了往日的熱鬨,行人稀少,店鋪也大多關門歇業。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人們過年的熱情。
千家萬戶的,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聊著過去一年的經曆和收獲,充滿了溫馨和歡樂。
雖然,今年地大多數人家過年質量,要比起往年來差了老大一截,這個年肯定要過的有些不如意。
但是這也阻擋不了,人們心中對幸福生活地向往和憧憬。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家家戶戶就要開始忙年了。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吃餃子。
包餃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財”之意。所以能買到肉才是關鍵,這到了年根兒了,什麼東西都會遭到瘋搶,可是不好買。
當然有想買也有票,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幾乎所有商品都是嚴格憑證、憑票、定量供應。
買米買油要排隊、買肉買魚要排隊、買過年“特供”的花生瓜子水果糖塊更要排隊。
進了臘月二十八,小孩子們就開始幫家裡大人去不斷排隊、占地兒。
一大早起就往副食店趕,問清每個隊賣什麼,然後打隊尾開始排。每當家裡買回一樣東西,就覺得離年又進了一步。
排隊辛苦,“攥票拿證,縮肩攏袖,立的工夫大了,家裡人又沒來得及替換,隻好連搖帶晃,跺腳蹬腿”。
但排隊下來,卻不一定能買到東西,最令人們焦躁不安的,是在黑壓壓的隊伍裡挪動,沒法知道櫃台裡的情形,就怕眼瞅著排完二裡半長隊,售貨員呼啦解下圍裙,斷喝一聲:“今兒的東西賣完了!”
票是寶貴的。
為了攢夠過年的用度,家家提前緊著手,把肉票、糧油票等省下來待用。
到了年根兒,每戶的本上會多給幾斤富強粉、小站稻,若突然通知今年春節要增加供應什麼,譬如一小包黃花、二兩芝麻醬,消息肯定第一時間傳遍街道。
昨兒個,接到通知街道臨供銷社時有肉供應。三大爺閆埠貴就帶頭組織著大院的街坊們,淩晨四點多鐘就開始奮戰到賣肉攤的隊伍最前列。
他們齊心協力,隻為了那一份渴望已久的肉食。買回家,好給家人過年包上一頓肉餡餃子。
在這個災難肆虐的年代,過年能吃上一頓肉餡餃子,無疑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古人言“民以食為天”,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是古往今來當政者最為看重的。
自建國以來,我國不斷地向小康生活奔進。然而建國之初,受多年戰亂影響,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低下,對於肉都是謎一樣的執著。
五十年代末物資供應緊張的時候,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僅供應豬肉3-5兩。
在這個困難時期,京城每年人均才供應豬肉8兩半,在全國其他地方連這丁點肉也供應不上。
對於尋常老百姓而言,吃飽穿暖是最大的事,其他的都要靠後站。
在這年月,桌麵上每天都見肉,那就是頂富貴的人家,為了買肉,常常要天不亮就起來排隊,而且大家都一致地喜歡買肥肉,越肥越好的那種。
就這豬肉的供應,還時有時無地。一旦有肉上市,您要是去晚了豬毛都不給你剩一根兒。
劉家因劉之野的關係,家境雖不缺吃喝,但為了防備他人的覬覦,他們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在這種大環境下,他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在明目張膽地大吃大喝。有時候,他們還需要裝裝樣子,吃上幾頓簡樸的窩窩頭和清湯寡水的飯菜給街坊們瞧瞧。
劉之野深知犯紅眼病之危害,人要是餓急眼了,什麼事兒都能做的出來。他可不敢賭人性,為家人安危著想,隻能如此隱秘行事。
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