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女舔狗(1 / 1)

推荐阅读:

瑪德,這女人一會兒說去詩會,一會兒說去濟南。

這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拿我當工具人呢?

徐聞很不爽,卻也明白為官之道,兩世為人,更知曉人情世故。

不看僧麵看佛麵,對方畢竟是鄭知府的女兒,他不好發飆乾她。

但鄭小姐這般傲慢無禮,徐聞實在接受不了。

“抱歉,徐某實在無暇陪小姐前往濟南。”他直言拒絕,並未慣著這位大小姐的脾氣。

鄭燕聞言,杏眼圓睜,怒氣衝衝道:“若不是本小姐想要給黃公子一個驚喜,就憑你這鄉巴佬,想要跟我一起去濟南,還沒那資格!”

她分明就是一個被慣壞了的大小姐,說話很衝。

甚至不把徐聞當人看。

“徐聞,彆以為鄉試考了個解元就很不起了,你的才華跟黃公子相比,就是九牛一毛的毛尖尖!”

鄭燕上下打量徐聞,眉宇間透露出濃濃的不屑:“更彆提你這相貌,與黃公子更是天壤之彆!”

她口中的黃公子,是山東布政使的兒子黃俊傑,長相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也是位舉人。

在鄭燕眼中,黃公子就是世上最帥最好的男人!

這女人徐聞一刻也不想跟她在一起。

正要轉身離去,卻見鄭知府與周知縣談笑風生地走來。

“你們聊得如何?”鄭知府開門見山,笑容可掬:“徐縣丞乃周知縣力薦之青年才俊,燕兒你若中意,可好好相處。”

經過與周知縣的深入交流,鄭知府對徐聞愈發賞識。

周知縣在推薦徐聞時,不遺餘力地誇讚他的才華與品行。

言說徐聞不僅才情出眾,更懂得知恩圖報。

若他能攀上高枝,未來必定飛黃騰達。

而作為徐聞的引路人,周知縣自然也能從中獲益匪淺。

不但把徐聞在清平縣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一一道來,而且還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再加上徐聞現如今的名聲,以及整個清平縣的發展情況彙合在一起。

人中之龍,麒麟之子,也不過如此而已。

連周知縣恨不得化身成為一個小娘子,嫁與徐聞過日子。

鄭知府聽的熱切,這才有了招徐聞為女婿的想法。

然而,鄭燕卻對徐聞不屑一顧:“他?不過是個代理縣丞,怎能與黃公子相提並論?”

黃公子是山東布政使黃大人的獨子,家世背景極為雄厚。

布政使乃一省行政長官,從二品的封疆大吏。

不但如此,黃公子長得也十分俊俏,甚至比徐聞還略顯英俊。

在如此強大的家世背景襯托之下,黃公子越發的出塵脫俗,擁有不少的女舔狗。

鄭燕正是其中之一。

“胡鬨,黃公子有黃公子的好,徐聞同樣也有徐聞的好,怎可捧此踩彼?”

鄭知府眉頭一皺,怒斥女兒的無禮。

這種行為實在無禮,徐聞畢竟是解元公,若是來日在春闈會試上嶄露頭角,到時候恐怕連他都要巴結一二。

自己的女兒可沒有功名在身,哪怕他能夠動用關係,將來注定也是無法跟徐聞相提並論的。

更何況在大庭廣眾之下,得罪一個前途無量的少年舉人,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作為一名知府,鄭知府的政治覺悟遠超常人。

彆的不說,光是從徐聞跟周知縣的相處,就能夠看的出來。

老周是什麼樣的人?他能不知道?

視政績和前途如命,若是徐聞能力一般,他能如此推薦?

可想而知,徐聞此人的能力有多出眾,有多會搞人際關係。

再加上清平縣如今在徐聞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收繳賦稅位列全府第一!

甚至在不少商人的口口相傳之下,連他這個遠在東昌府的知府都聽過這位少年縣丞的事跡。

按照這種速度,要不了多久,徐聞的名字恐怕就要在京師傳開。

一旦進入上層的發言,甚至是進入那位帝王的法眼之中,徐聞隨時都可能一飛衝天。

否則,他哪裡會撮合自己的女兒跟一個縣丞呢?

“哼,你們聊吧,本小姐沒興趣,去找黃公子了!”

鄭燕撅著嘴巴不滿的嘟囔道,隻是在說道黃公子三個字的時候,嘴角卻微微上揚,浮現一抹甜蜜的笑容。

“女舔狗!”徐聞腦海中浮現出了三個字。

“徐聞,本官這女兒被我慣壞了,你可彆介意啊!”

鄭知府笑嗬嗬的看著徐聞說道,完全沒有知府大人的架子,十分親和。

徐聞神色認真地回應:“令千金這種真性情可是極為少見的,也算的是上當世奇女子了,更何況他還是知府大人您的女兒,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衝撞她啊!不管在任何時候,她都是鄭府的千金!”

“哈哈,好,難怪周知縣對你的評價如此之高,果然聰慧過人,走,今天就我在這裡吃飯!”

鄭知府聞言,頓時開懷大笑了起來。

他可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哪裡能聽不出來徐聞的弦外之音呢?

隨後眾人在鄭知府的帶領之下,進入了飯廳。

這一頓飯吃的賓主儘歡,特彆是徐聞的學識,以及對地方管理的經驗,讓鄭知府眼前一亮。

類似什麼績效考核,什麼工作留痕,加強官民互動,律法下鄉普及等等。

席間,小到地方管理,大到國際局勢,徐聞張口就來。

尤其說到大明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如帖木兒帝國,安南,日本等國。

這種深度的剖析,是鄭知府和周知縣從未聽過的,而且十分經得起推敲,甚至讓兩位朝廷命官對於大明朝的認知都上升了一個層次。

以至於最後完全是鄭知府手挽著手送徐聞跟周知縣離開,那樣子,更加想要撮合自己的女兒跟徐聞在一起。

回到清平縣,已經臘月二十九了。

縣裡內外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大人忙著貼春聯,換門神;

小孩則歡快的放鞭炮,奔跑嬉鬨。

大量百姓購買年貨,使得新建的交易市場十分紅火,一直持續到除夕。

大基建後,清平縣的經濟大大提升,老百姓日子也好過了。

忙碌了幾個月,家家戶戶放開吃肉,敞開肚子吃饅頭,個個喜笑顏開。

這麼多年,屬今年這個年過得最開心。

對於那些貧困的百姓,縣衙的大小官吏親自上門送溫暖,每戶人家送十斤小米,十斤米麵,二斤豬肉。

吏員們言說,物品都從縣衙糧倉裡取的,是縣尊周大人和縣丞徐大人要求的,對每家每戶貧困戶,做到精準扶貧。

絕不讓清平縣治下百姓,餓著肚子過年!

拿著官府的米麵肉,聽著暖心的話,這些貧困百姓感動的熱淚盈眶。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吃過白麵饅頭的味道了。

各人歡笑感動中,老百姓對官府越發的信任,正如縣衙宣傳語中的那般,官民一家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