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趕在宵禁之前騎馬去了公主府一趟,幫宋令儀拿了兩幅畫到宋府。
早在和離之前,迎霜火燒侯府,從霍景雲書房裡弄出來一些東西,其中就有兩幅畫。
畫上是一個年輕女子的身影,宋令儀見那模樣跟向若雪有三四分相似,隻以為那是向若雪早年畫像,扔在一邊沒再管。
得知向若雪隻是個替身後,宋令儀便確定畫上的人應該是秦芷柔。
而秦薇是不是秦芷柔,這兩幅畫也許能告訴她答案。
“爹,娘,你們看看,秦薇是不是長這樣?”
宋明隻瞟了兩眼就皺眉搖頭:“小乖,要不是你今天提起,我都忘了有秦薇這麼個人,她具體長什麼模樣,我是真不記得了。”
柳氏倒是眯著眼睛看了好一會兒,但說出來的答案也模棱兩可:“說像吧,確實有些像,可你要說她們是不是同一個人,這我真不敢確定。你瞧這女子右眼下有顆痣,我依稀記得秦薇臉上是沒痣的,而且這女子是鵝蛋臉,但秦薇好像是個尖下巴……”
她又盯著畫像看了幾眼,然後苦惱道:“這都十幾年了,若我在街上見到秦薇都不一定能認出來。”
宋令儀對這個答案並不失望。
總歸是有了方向,沿著秦芷柔和秦家這條線繼續深挖,總好過之前跟無頭蒼蠅一樣亂轉……
柳氏見外麵天已經全黑,女兒也沒有回公主府的模樣,笑問:“小乖,你今晚就留在家裡住吧?”
宋令儀:“我是這麼想的,就不知有沒有人嫌棄。”
柳氏佯怒瞪了女兒一眼:“我要嫌你,你就走了?”
“那我也不走。”宋令儀挽著柳氏的胳膊,“您都不喜歡我了,我也不考慮您的心情,就要讓您嫌棄。”
柳氏抖著肩膀:“鬆開鬆開,你趕緊回你的公主府去,彆招我煩。”
“不鬆不鬆,我就要留在家裡讓您心煩。”
母女二人嘻嘻哈哈鬨做一團,之前緊繃的氣氛瞬間消失。
打了幾句嘴仗,柳氏將女兒腦袋扶正,說起正事:“小乖,自打你封了公主,咱家的門檻都快被踩矮了一寸。那些想攀附討好咱家的先不說,倒是有幾戶人家聽說你在邊關建善堂和工坊的事情,說是也想要出一份力,你看這……”
重生以後,宋令儀開始相信命理之說,她覺得自己能夠重來一次,定是宋家曆來行善積德,才有福報降臨在她身上。
因此聽說邊關戰事結束的消息,她便抽調了兩萬兩銀子出來,讓迎霜安排了一個管事,又找娘家要了一個管事,準備去邊關建兩個善堂收養孤寡老小。
她娘得知她的想法後出了兩萬兩,嫂嫂也不甘落後,給了兩萬兩,一下便湊夠了六萬兩。
銀錢充足,她便調整計劃,兩成的錢拿去建善堂,四成的錢用來買田地,租給老百姓耕種,收的租子用於善堂開銷,剩下四成銀錢用來蓋造紙工坊和毛氈作坊,多少能讓一些人賺到工錢,而作坊賺的錢則用於反哺當地建設。
她也清楚六萬兩對邊關來說太少,但她手頭絕大部分的錢都投進了瓊華園,便想著等瓊華園盈利之後再視情況往邊關增加一些投入。
聽了她娘的話,她倒是可以借這個機會再籌些善款。
不過轉念之間,宋令儀已經有了個想法:“既然大家有心想做善事,咱們自然不能拒絕。娘,待到八月您在家裡辦個宴,將最近給咱家下了帖子的人都請來,誰想捐款您都收著。”
宋明對此並不讚同:“小乖,自打你封了公主,外頭對你誇讚不少,這時候你若舉辦宴會為邊關百姓籌款,難免被人議論好大喜功。”
“我巴不得如此。”宋令儀單手撐在桌麵,支著下巴道,“朝廷為了不讓老百姓給安王叫屈,便將我的功勞一而再再而三的誇大,再傳下去,我都要成聖人了。”
“可這世上何來聖人?我不過凡夫俗子,亦有念嗔癡,越早讓大家看破,對我越好。”
這好名聲橫豎不能留,不如親自動手來拆台,不僅拆得有價值,也能更好的掌握分寸。
宋明完全沒想到這點,聞言嘖嘖稱讚:“小乖,你果然長大了!”
宋令儀笑:“爹,娘,我先提前跟你們打個招呼,接下來我肯定會造自己的謠,說我善妒,愚笨眼瞎,識人不清,貪念虛名,心狠手辣等等,您二老聽過就算,彆介意。”
這話落音,柳氏呼吸一窒,眼中閃過疼惜,宋明卻道:“這樣不錯,你自己下手便能控製度,若等恨你之人下手,事情極有可能失控。”
“小乖,這事兒你得抓緊,最好在你娘辦宴會之前便開始,等宴會之後就以‘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雖然虛榮,但邊關百姓獲利’的言論收尾,這樣你的名聲有了瑕疵,但整體來說並無大礙。”
這想法跟宋令儀不謀而合,她笑著看向柳氏:“娘,辦宴會的事情就麻煩您了,我不知道這次能籌到多少錢,但您心裡得有個準備,後續的事情定然棘手。”
“這件事情最關鍵的便是賬目一定要清晰,花銷用途每月更新,比如說三千兩用於建善堂,那善堂建了多大,收容了多少孩童和老人,孩童和老人的情況都要寫清楚,您可以每月給捐款之人送一本冊子說明情況,亦可在府中舉辦宴席,將人請來詳細說明,總之就是要叫大家知道每筆錢的去處,不能讓好事變壞事。”
籌款是臨時起的念頭,宋令儀一邊說,想法就一邊往外冒,她又補充:“娘,您也可以嘗試將每家善款分開,比如沈家捐款一萬兩,您找個縣城修建善堂,就可以在善堂外立碑說明沈家善舉,讓受恩之人感念沈家,亦可讓善堂老人給沈家力所能及的回饋,比如說垂髫孩童親筆所寫的感謝書信,耄耋老人親手縫的鞋墊,不一定有用,但必須叫捐款之人知道錢沒白花。”
“另外,您可以找捐款最多的幾人,讓她們各派一個管事過去,共同監管善款的落實情況。”
“每家捐款金額和花銷明細可以張貼在京城,比如咱家鋪子,儘量讓大家的錢不白花,花一份錢能多次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