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英哈哈一笑,“借你吉言,那小子確實開竅了。等他有了結婚的消息,我肯定第一個通知你。”
“好嘞,我等著喝喜酒了。”李香琴招呼一聲,帶著閨女回家。
家住一樓的好處就是進出方便,可以直接把自行車推到客廳,省的被偷了。
兩人一進屋,小五就迎了出來,“我的天呐,媽,你們出去一上午去買自行車了?”
隨著她這麼一咋呼,老三兩口子也推門出來了,看客廳擺放的自行車,眼睛一亮。
“媽,好端端的咋突然買自行車?您什麼時候存的工業卷,咋一點風聲都沒透呢?”
早知道媽手中有工業卷,就拿來給媳婦買一塊手表了。聘禮買的手表被丈母娘收著了,她一看到彆人手腕上的表,就羨慕的不行。
自己媳婦自己疼,他一直偷偷攢錢準備給媳婦驚喜呢。
“這車真漂亮!”趙美娟握著車把,眼睛閃閃發亮。
李香琴瞅了他們一眼,也沒瞞著,直接說透也好打消她們胡思亂想。
“這是給老四買的,騎車上下班,方便。”
兩人一愣,趙美娟收回手,眼神直接落在了老四懷裡的布兜子,心裡的妒忌差點破防。
“媽~,你對四妹可真好。”
“那當然,我老張家的孩子,不管男女,都是我的眼珠子,待遇都一樣。都中午了,都不想著起來做飯,還等著老娘伺候你們呢?”
跑了一上午,李香琴懶得給這對蠢貨計較,接過老四手中的布兜子就回了房間。
“四姐,給我說說唄,你和媽今天都乾了啥?”老五拉著張建紅的胳膊,連拖帶拽的把人拉進房間。
老三心裡不舒坦,剛要開口,就被趙美娟拉住了,衝他搖搖頭,
“媽現在對咱倆意見很大,你就彆觸黴頭了。咱們家最有分量的還是大哥他們。”
死老太婆,為了一個丫頭片子,下這麼大血本,又是工作又是自行車,憑她也配!
以前,她也沒發現死老婆子對閨女也這麼好啊?
“以前,我還以為媽心裡隻有大哥一家子,沒想到媽如此偏愛四妹,到底是我年輕看不透人心。”
老三不滿意的哼了一聲,
“我這就去告訴大哥二哥去,媽這麼做,太不把我們這個些當兒子的放到眼裡了。”
看著老三急匆匆的出門,趙美娟笑了下,轉身去了廚房,係上圍裙開始做飯。
洗個青菜,煮個湯麵條,半個小時都用不到,簡單省事。
“媽,吃飯了。”
等趙美娟把最後一個碗放到桌子上,解下圍裙,走到門邊敲了敲。
李香琴停下手中的活,走出房間,看著桌上的湯麵條,也沒說什麼,坐下喝了口湯,也不知想到了什麼,直接吩咐趙美娟。
“給我拿兩頭蒜過來。”
“好,”
趙美娟溫和的應了一聲,拿著兩頭蒜剛走出廚房,趙建設就推門進來了。
“趕緊吃飯,一會兒就坨了。”
一碗麵條,一頭大蒜,李香琴吃完,吧嗒一下嘴,夠味~
剛坐在縫紉機前,門就被推開了,露出老五那張獻媚的臉。
“嘻嘻~,媽,四姐說你扯了好幾尺的確良,能不能也給我做一件上衣?”
“我記得去年才給你做的新衣裳,個頭沒長多少,想法倒是不少。老四是大人了,參加工作後就該處對象了,得體麵一些。
你一個學生,穿那麼花哨做什麼,還不如把心思放到學習上,爭口氣考個大學,給自己掙一條出路。”
“媽,我還沒有穿過的確良呢,你就給我做一件吧,求求媽?”
老五雙手合十,眼巴巴的湊過來,
“就順手給我做一件,我保證好好學習。”
李香琴看著老五古靈精怪的樣子,想到她的下場,忍不住提醒一句。
萬一聽進去,也能讓她少鬨心。
“哼,少跟我來這一套,你跟老四都是閨女。我儘可能的給你們打算,但你要是半途而廢,意誌不堅定,日後吃苦受累,彆怪我沒提醒你。”
“媽放心,我向黨發誓,意誌堅定的很。”老五立馬舉手發誓,身體站的筆直。
“張建麗,你記住今天說的話,彆被外麵的糖衣炮彈給騙了。我知道你們現在的學生開始喜歡什麼文藝青年。
剛好,有些小白臉就故意投其所好,專門騙你們這些小姑娘。把你們弄到大山裡賣掉,跟人當媳婦,生一堆娃,直到累死為止。”
“哎呀媽,你這騙小孩的話就不要跟我說了,我隻想您給我做一件的確良的襯衣。”
老五噘著嘴,摟著李香琴的脖子,
“我已經是高一的學生了,還是女孩子,得注意形象的。”
“呸~,少跟老娘整這一套,偉人一再強調,讓你們這些上進青年秉承著艱苦樸素的精神,為四個現代化添磚加瓦。
彆以為我年紀大就糊弄我,老娘可不是文盲,偶爾也是看報紙的。”
李香琴把人拍掉,指了指她身上是淡青色的羅布襯衣,
“這衣裳不好好的,做什麼?等你參加工作了,不用你張嘴,老娘就給你準備齊全。”
老五嘟著嘴,一臉的不情願,氣呼呼的推門出去。
李香琴也不理會,繼續踩縫紉機,得趕緊把老四的衣裳做出來,明日就能煥然一新的去工作。
就在她忙得熱火朝天時,大門哐的一聲就被推開了,嚇得她差點走歪了線。
穩了穩心神,李香琴捏了下眉心,不等她站起身,房間門就被推開了。
張豔麗和王玉蘭站在門口,看著婆婆坐在縫紉機,板麵上放著幾塊半成品的衣服。
“沒教養的東西,老娘這裡是菜市場嗎,讓你們橫衝直撞?”
李香琴先發製人,把手中的布片放到筐子裡,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毛屑,
“老娘這長輩當的真是屁都不如,讓媳婦欺上門,摔東打西叮當響,眼神惡的能把人吞了。我很想問問,你們在娘家也是這麼對待父母的?
回頭我就去問問親家,她們的兒媳婦是不是也這樣對待公婆,若是家風如此,那就證明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娘也就懶得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