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掌家(1 / 1)

推荐阅读:

曉荷花敲開了一家鄰居的門。

那婦人打開門,上下打量了曉荷花一眼,“你誰啊?”

“我是新搬來小河村的,不知娘子家可有多餘的口糧分我一些,我……”

曉荷花的話還沒說完,那婦人就拿著掃把把她給掃出去了。

“呸!看你一身的窮酸樣,要飯要到我家門口了是吧!”

“你這人怎麼說話呢!誰要飯的!”曉荷花頓時怒氣橫生,雖然她現在確實落魄了些,但被人這麼指著鼻子罵,她心底氣的不行。

“娘,這是拿來的乞丐,你看她的鞋都漏腳指頭了,哈哈哈!”一個胖乎乎的半大小子從院子裡跑出來,抱著那婦人的腿,嘲笑的看著她。

“娘她身上好臭。”那小男孩又捂著鼻子。

“臭乞丐,去去去趕緊走,彆在我家站著,真是晦氣。”

曉荷花握緊了拳頭,真想一拳打過去。

可她知道初來乍到,不能惹事,隻好滿腹心酸委屈的離去。

敲了兩家門,才在一家好心的孤兒寡母家買到了米麵。

曉荷花笑容滿麵的帶著五斤碎米和五斤麵粉回了來,手上還多出了三個雞蛋。碎米不值什麼錢,麵粉確是金貴些的。

“我去煮粥。”福娘開口。

“蒸米飯吧,大家夥吃一頓飽的,才有力氣乾活。”

福娘看了看薑嫻哎了一聲。

不大一會,薑老爹三人也滿載而歸。

“阿姐,宋大官人好厲害,捕了兩條大魚呢!”反觀他和老爹確是沒出什麼力氣的。

隨身帶來的還有他們熬的野豬油,炒了三個雞蛋並燉了兩條活魚,蒸了滿滿一鍋的米飯,幾個人吃的香的舌頭都想吞了。

“好久沒吃過米飯了!好香!”

“雞蛋好好吃!”

“魚也嫩滑!”

礦場暗無天日的日子,哪裡能吃上這些東西,整日不是冷硬的饅頭,就是稀得沒有米粒的粥。

米飯對於礦奴來說太奢侈了。

日頭落山。

大鍋裡燒了滿滿的熱水,這麼多天眾人終於能簡單的洗漱一下。

之前睡草棚的時候,大家都是擠在一處,如今多了房間眾人還不習慣,於是簡簡單單,宋家薑家東西各一間房,又湊在一起睡了一宿。

大家心裡各懷心思。

這幾天都覺得好不真切的樣子。

沒有凶狠的奴役,沒有鞭子,能睡安穩覺,還有米飯吃……

薑嫻睡不著,頭頂呼呼冒冷風,一抬頭屋頂漏了半塊,都能瞧見天上的星星。

眼瞧著天氣越來越冷,山上的野菜也就還能挖幾天,手裡沒餘錢,冬天咋熬過去?

正在薑嫻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發現在空間的角落處,擺著幾個圓滾滾的袋子,她一查看,全是滿滿的紅薯。

嗯?

哪來的紅薯?

於是她操作麵板才發現是因為她逃出礦場,係統發給她的獎勵。

整整五百斤的紅薯!

並且係統裡終於有了三十積分!

天!

薑嫻感動的都要哭了!

翌日一早。

灶房處,大的大小的小,有站著的有坐著的,大家都喝上了一口粥,薑嫻因為昨夜在係統中花了二十積分買了治外傷的藥膏,僅僅一個晚上,她已經能下地走路了。

薑嫻開口,“正好大家都在,從今天開始家裡也該有個章程。這裡也不是一言堂,大家有什麼想法都說一說,之後的日子要怎麼過。”

薑老爹表態,“我聽媳婦的。”

薑祠,“我聽娘和阿姐的。”

曉荷花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薑嫻,“娘這脾氣你也知道,不適合當家……”

就知道她這個老娘不靠譜。

宋家那邊崔氏直接便做了主,“如今大家都擠在一個屋簷下,自該有一個掌家的,我也老了,我那媳婦是個病秧子,我孫兒又是個男子,並不適合掌家,以後都需要嫻丫頭幫襯著。”

薑嫻要的就是老太太這一句話,不然她以後做事,隻會放不開拳腳。

薑嫻看了一眼宋懷儀,“既然大家沒意見,就先這麼辦,若是以後想分家了,咱們儘可提出來。”

這話是說給宋懷儀聽的。

“除了楊娘子和老夫人其餘人都要上工,先分一下工,福娘負責家裡的一日三餐,平日忙不過來叫兩個小的給你燒柴,老爹和阿娘先把院子收拾出來,分幾天收拾即可,其餘的人先跟我上山。”

薑嫻分配完,沒人反對。

小河村的後山在村後頭,宋懷儀進了山便去做捕獵陷阱去了,薑祠負責收集乾柴,幺幺則是挖一些野菜還有一些常見的草藥。

薑嫻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把兩袋子紅薯拿了出來,一抬頭就瞧見了一片果子林,她瞧那果子的模樣應該是野梨子。

咬了一口,酸多甜少。

怪不得村民沒人摘。

“姐,你這都是些啥啊?咋這麼多東西?”

薑祠瞪大了眼睛,不明所以的看著她。

“這個是野梨子,這個是紅薯。”

“紅薯是什麼?”宋鈿不解的問著這裡邊學問最厲害的宋懷儀。

宋懷儀瞧了瞧紅薯那模樣,又看向薑嫻,“大約和山藥差不多的東西?”

薑嫻,“科目是一樣的,也確實差不多,回去給你們嘗嘗就知道了。”

宋懷儀也說不清楚,為何薑嫻知道的農作物會這麼多。

眾人回到山下。

院子雖然依舊光禿禿的,卻規整了不少。

崔氏坐在廊下曬著太陽,手上已經編出了好幾個柳條筐。

堂堂四品官員家的貴婦人,竟還會做這些?

崔氏笑道,“有什麼好驚訝的,老婆子我會做的還很多呢。”

福娘洗著薑嫻拿回來的梨子,“我家小姐年輕的時候就愛走南闖北,什麼都見識過的。”

薑嫻點點頭,簡單的做了一個坑烤把紅薯烤上,又洗乾淨蒸了一些。

眾人嘗了之後都覺得烤的更好吃一些。

宋懷儀要去河邊捕魚,薑嫻自高奮勇也跟著去了。

雖然是小河村,但是河流卻十分的寬廣,臨近深秋,魚蝦肥美。

隻不過村民沒有掌握捕魚的技術,另外在滄州地界,眾人還不時興吃海鮮,隻有那些吃不上飯的窮苦人家,才會下河摸魚吃。

“要是有個大網兜子就好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