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貴張和順焦頭爛額的時候,就聽到對麵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
要不是歡呼聲裡明顯帶著喜意,他們還以為是趙老大掛掉了。
張和順猜測:“能有啥喜事?難道是趙老大好轉了?”
趙家人高興就算了,其他人家值當如此高興麼,又不是他們家人。
虛偽。
孫小麥皺眉:“昨晚我還等著對麵鬨騰呢,以往發熱的人不都是半夜嚴重麼?結果一晚上也沒聽到對麵有啥大動靜。”
“難道真是長命菜吃好的?咱們讓村子裡村民也多吃些,天天吃頓頓吃!”王富貴像是發現了大寶藏,喜滋滋說道。
周春草瞥了眼十裡村的人,不屑道:“還用咱們叫嗎?你看看他們,除了吃野菜還有啥吃的?”
原本以為七裡村已經很差了,想不到來了十裡村後才知道還有更差的。
七裡村一日三頓,江家人頓頓吃乾的, 其他人家早晚雖然是稀的,但起碼裡麵添加了苞穀粉;
十裡村則是隻有少數兩家早晚能吃上添了苞穀粉的野菜糊糊,其他人家隻能煮野菜填飽肚子。
七裡村好幾戶人家有大牲口,其中沈清和村長還有好幾頭,但十裡村則是一頭大牲口都沒有,和以往的七裡村一樣窮!
沒有大牲口還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他們連板車都不夠。
是的,七裡村其他人家至少兩三輛板車,拉著糧食家當,那可都是希望!
十裡村家家戶戶板車少,隻能靠籮筐背簍,可這兩樣哪有板車能裝?就那點子糧食,難怪早晚煮野菜都舍不得放苞穀粉!
“原本在七裡村咱們兩家是最差的,想不到來了十裡村就屬咱們兩家最好!”
“可不是,就他們吃的這,能走得動路?”
“管他們作甚!又不用守夜熬夜,走個路而已,背不動的扔掉就是,反正和咱們無關。”
“也對,咱們自己日子好過比什麼都重要。”
王富貴聽著婦人們聊天,內心有些發愁,隨即想到隻要先到錦城他就是最厲害的,至於路上折損就折損了吧,逃荒路上哪有不死人的?
說不定最後一合計,江陽那邊比他這邊死的更多!
想到這,他伸手號令:“走,出發!對麵的不知道幾天後才能走,咱們走得早到的快,到時搶了好田地有對方哭的時候!”
聽到田地,十裡村的人仿佛打了雞血,起來呼應:“好,出發!”
路過七裡村的時候,十裡村的人不住的伸頭看過去。
隻見他們東西絲毫沒有收拾,精神頭尚可,跑來跑去的不知道乾什麼多待一天就多費一天糧食,怕是個個急的和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呢。
柳家著重看向周家人,見他們漢子大多翻出漁網,撇撇嘴不屑想到捕魚也隻能解決部分口糧,要想省糧食還是得早日出發才行。
不過周家人都開始捕魚了,說明等的急了,隻能靠捕魚來填補口糧,哎後悔也晚嘍。
周家人原本以為看到十裡村的村民會氣憤難受痛苦等等,可沒想到他們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思看!
他們現在滿心滿眼就是捕魚,曬魚乾,換糧食!
天呐,原本都不愛吃的白條小魚乾,竟然一斤還能換兩斤精糧,那可是精細糧食,平日裡隻有生病的人才舍得煮點單獨吃,就是逢年過節也沒法敞開了吃,隻搭配著做點。
如今能用小魚乾換,誰家不願意?
可惜洪水過後還下了好幾天的雨,他們家油布不多,隻能緊著糧食遮蓋,小魚乾見了水,品質不好沈清說沒法換。
不過沒事,他們也會捕魚,捕魚的家夥什都帶著的,天氣炎熱兩三日就能曬好。
多撈些就能多換糧食回來!
周家人忙的腳不沾地,沈清也是。
她正穿梭在各家,查看小魚乾的品質——商城會給她標注。
商城不要的他們留著吃,合格的打包好,隻等路過鄭縣的時候交給她。
沈清趁機和各家打招呼:小野魚和小河蝦也要,自家人愛吃,她用糧食換。
其他人哪肯要糧食,隻說有就全給她送來。
沈清來者不拒,她想好了,留出一小部分掛上麵糊炸了,給各家各戶送上一份,多的全賣給商城。
自家無非費點麵糊和油,這兩樣卻能帶來最大的利潤!
村裡家家戶戶有了事做,每個人精神頭十足。
漢子們拿著漁網去河裡、水塘裡捕撈,婦人們則在處理送回的魚——刮鱗去魚鰓內臟,洗淨後曬乾。
夏季正是曬乾菜以及乾魚的最好時節。
第三天傍晚,趙老大終於沒再反複發燒,胃口也好了許多,趙家人喜極而泣。
第四日早上,關木匠在好幾個漢子的齊心協力幫助下,提前做好了板車。
趙虎找到江二爺說道:“村長,我爹爹說好多了,躺板車上不成問題,問您咱們什麼時候出發?”
他們趙家耽誤了大家這麼多天,哪怕在沈清的幫助下有事做,但這幾日全村人出動,附近的河流水塘都撈的差不多了,再待下去隻會耗全村人更多的口糧。
江二爺想的是魚乾曬的差不多了,出發也不影響,“那下午吧,趕路快的話,明天傍晚差不多能到鄭縣。”
周邊的人在趙虎問什麼時候出發時全都豎起耳朵聽。
聽到下午出發,歡呼起來!
今日撈的魚來不及,但前兩日的魚乾放在板車上繼續曬,明天傍晚應當來的及——來不及也無事,等下一座城池,魚乾又不會跑!
下午新做的板車上躺著趙老大和江大濤兩人,兩家人還貼心的在板車四角豎起木棍,上麵搭著一塊油布遮擋太陽。
拉車的是馮家人——江二爺以及趙家用糧食雇的。
馮家會拳腳功夫,體力好,唯獨種田下水不行,隻能眼巴巴的看著其他人撈魚換糧食。
這些日子各家受馮家頗多照拂,他們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自家撈魚換糧食,馮家的力氣當然也能換糧食!
是以,現在村子上沒人白要馮家人幫忙,都是用糧食換。
鄭縣一躍成為比錦城更讓人期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