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家當也大致整理出來,沈清緊急又買回兩頭牛!
她現在是深刻明白了什麼叫爛船還有三斤釘,彆看她這茅草屋家徒四壁似的,架不住人多啊。
人多哪怕每人三四身衣裳就裝了足足半車廂!換季以及搬家的時候真的會讓人變老實——老實承認衣服多買的東西多。
收拾東西的時候沈清則無比慶幸,慶幸她哪怕掙錢了也沒有一股腦的多買衣服多置辦家當。
可即便沒有多置辦的情況下,鍋碗瓢盆糧食肉類農具武器,外加衣裳鞋襪被褥一點也不少。
霍冰她們幾個坐的雙驢大車廂,裡麵放輕便柔軟的衣服被褥;
她坐的單人車廂裡麵裝兩袋炒好的麵粉;
牛車現在有三輛了,拉的都是能裝貨的板車,一輛裝糧食以及來不及賣出去的毛筆和肥皂等貴貨;
一輛裝鍋碗瓢盆豬油肉類魚乾等等一日三餐常用的物品;
另一輛裝占地大但不重的乾菜,剩餘空地坐人——江向中畢竟年歲不大,以及其他人不舒服時也能替換著坐。
把路上吃穿住行仔細想了好幾遍後,沈清開始清點所有存款。
商城自從和趙家兄弟以及洪家合作後,速度蹭蹭蹭的上漲!
目前餘額已經有十二萬。
不管是糧食、藥品還是書籍,都不成問題,滿滿的安全感呐。
毛筆和肥皂全部停了,成品和半成品都歸攏歸攏收了起來,扔是肯定舍不得扔的,來得及賣就賣,來不及賣就帶著,這些屬於不確定的散碎銀子,不計算在內;
賣毛筆收入最高,一共有兩百一十兩;
肥皂半個月來賣存貨大概有九十兩;
田地賣了六十五兩;
麥芽糖和豆腐分紅大約十五兩銀子,一共進賬是三百八十兩;
大牲口和車廂花了八十多兩;
買豬肉豬板油毛料花了七十多兩;
大刀、菜刀、布料、糕點、紅糖糖球果脯以及油布火折子等各種瑣碎東西花了四十多兩;
工錢占比最少,大約十兩吧;
給家裡每個人衣擺處縫製的銀條沈清沒算在內,畢竟還是屬於自家的錢;
置辦了這麼多家當,純現銀還剩一百五六十兩,沈清很滿意。
這一百五六十兩銀子她沒打算動用,等到了新落腳點她準備蓋寬敞的大屋子,直接磚瓦房,家裡人多,尤其兒女已經到了能成婚的年歲,一次蓋多多的,省的往後屋子不夠住時不時要加蓋。
三間磚瓦房需要二三十兩,十來間帶大院子數額就不小了,還有最好再蓋幾間廠房,生活和乾活區域分開田地 是肯定要置辦的,新落腳點的田地不知道什麼價
想到落腳點,沈清將現銀全部塞回儲物櫃,揚聲喊道:“我去趟你們二爺爺家。”
江陽和謝青山走南闖北多年,她隻有理論知識和一個大概目的地,具體路線還是要靠他們。
江陽這段時日以來,把走鏢去過的幾十上百個地方全部仔細回想了一遍,依舊拿不定主意。
見到沈清過來是商議此事,頓時像見到曙光般。
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仔細想過,江南風景好物產富饒,隻是富饒的地方官府壓榨就多,無論田地還是各項生意官員朝廷層層克扣,那兒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官員倒是舒坦,可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中原地帶自古以來都是必爭之地,一旦戰亂死傷慘重,除此之外,洪澇乾旱也比比皆是;
南方天氣炎熱多蚊蟲多瘴氣,咱們興城冬季嚴寒夏季也沒太過炎熱未必住得慣,所以我屬意咱們北上!”
沈清:她也是北上!去北方。
中原地帶是肯定不行的,興城就屬於中原地帶,不管往東還是往西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方是蠻荒之地,北方是苦寒之地,氣候不是太熱就是太冷,但北方好在有貓冬啊,一年休息半年!
南方氣候好,水稻能種兩到三季,一年到頭乾不完的活,她這種懶蟲不適合南方。
她問道:“北方好,咱們去北方哪裡?”
西邊不適合,海拔高,以牧牛羊為主;最好還是東麵,土地富饒、物產豐富、民風樸實豪邁
“我前些年走鏢去過一個叫錦城的地方,那兒的土地和咱們這兒完全不一樣,竟然是黑色的!你說稀奇不稀奇?
他們那不管是種水稻小麥還是苞穀大豆,都比彆處好吃,就連瓜果都沒有土腥氣,而是一股清香味,生吃就很香甜,那兒人口倒是不多,聽說官府鼓勵開荒,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處安家過日子最好。”
沈清:她大概知曉江陽說的地方是哪兒了。
“二叔,你還記的怎麼走不?”
“大方向知道,具體找到錦城則快要到了邊走邊問才行。”江陽保守的說道。
隨後補充:“青山那孩子也去過一次,路上我和他商議,應當差不多。”
沈清沒意見:“好,那咱們就去錦城!”
反正她也知曉大方向,實在不行不還有商城的書籍在麼,地圖也屬於書籍的一部分。
有了地圖,再加上兩個實地走過的,逃難路上他們這支隊伍占優勢多了!
想起一事,她又問道:“對了,去錦城往哪個方向走?或者說第一個路過的城池是哪?”
“陽城,往北,你想做什麼?”
沈清想了下地圖上標注的位置,離河堤相反以及更遠的方向,她如實相告:“洪水決堤,咱們七裡村離河堤不算近無人死亡算是躲過了一劫,可房倒屋塌,人受傷的也不少,牲口尤其雞鴨鵝等等全部被衝走,損失慘重!
二叔你也知道我家是茅草屋,彆說洪水了,就是大暴雨怕是都抗不過,路引雖然現在走不了太遠,但我想著可以我一家人先前往陽城,到時再彙合,如何?”
她沒有田地,就一座茅草屋子,低矮陰暗,舍了就舍了;
商城有餘額,手上有存銀,車輛備好了,實在沒必要冒險留在這。
畢竟洪水無情,可不是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