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大哥策馬遠去,消失在桃林的拐角處,陸承安才真正意識到這一彆意味著什麼。
也真正感受到,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國家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回看這繁華京都數十萬百姓,他們之所以能高枕無憂,之所以能得享安寧,全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大哥陸澤安這樣的軍人舍生赴死,為這個天下換來太平。
便將戰場,死亡是最不稀罕的事。
陸承安不願看到他在這個世界最親近的客死他鄉,所以就算是暴露自己文道神通的手段,他也毫不猶豫地寫下了十八張字卷。
隻期望這十八張字卷能夠保陸澤安此行平安。
陸澤安走後,家裡的氣氛明顯低沉了許多。
今日何道哉和李仲明也沒有來,而是差人來向陸承安告假,說是家中有事。
想必應該是關於出兵北境的事,李天策身為齊國軍神,自然是要守在北齊最危險的北境。
隻是陸承安很好奇,為何沒有聽到任何風聲便突然出兵。
北境究竟發生了什麼?
北齊國師忽然向自己托孤,將足以改變整個北齊格局的鎮國鏡交給自己,會不會與邊境的動亂有關?
難道北齊國師的離開也是去了邊境?
既然有他們守在邊境,為何又要讓他陸承安這個實力相對於他們來說微不足道的少年鎮守北齊京都?
這一件件一樁樁的事,彼此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
陸承安隻覺得心亂如麻,仿佛有一張大網罩在頭頂,將他困在了這裡。
可他卻看不清方向,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該怎麼做。
這種超出掌控的無力感,讓陸承安有種身心俱疲的感覺。
回到書房,靜坐了許久,陸承安的心才總算是漸漸安定下來。
隻是腦袋依然還是會隱隱刺痛。
方才那十八幅字卷,每一幅他都是以落筆驚風雨的神通全力書寫的。
對浩然正氣的消耗難以想象的巨大。
陸承安翻開那本他自己抄錄的《論語》,一邊默默誦讀,一邊運轉浩然煉氣法慢慢恢複。
時間慢慢過去,書房裡的韻味也越來越濃。
原本是在給陸承安送綠豆湯的陳淵,剛走到門口便被書房裡溢散出來的浩然之意感染。
耳邊仿佛回響起陸承安誦讀聖賢之學的聲音。
陳淵神情恍惚,心神被一下子帶入到這種意境之中,陷入忘我之境。
竟然就這麼站在門口,跟隨著一起讀了起來。
不知過去了多久,直到天邊太陽西沉,書房裡誦讀的聲音才停了下來。
門口的陳淵也立即清醒,腦海中似乎有所明悟,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低頭看見自己手中端著的綠豆湯早已涼透,陳淵不由得有些懊惱。
正要離去,剛一邁開步子,便覺雙腿一陣刺痛。
兩條手臂也是酸脹不已,氣血凝滯,幾乎失去知覺。
手上一軟,手中托盤掉落在地,瓷碗也因此摔得四分五裂。
就在他也要跟著跌倒的瞬間,陸承安出現在他身邊,一把扶住他的身子。
陳淵不由得一陣慌張。
“哎呀碗打碎了”
說著就要去撿地上的碎碗。
陸承安一把拖住了他的手臂道:
“算了,碎了就碎了,沒關係。你氣血滯澀,手腳肌肉受損,先坐下。”
陸承安扶著他坐在一旁回廊上,隨後運起浩然正氣,為陳淵舒筋活血。
陣陣暖流在他肌肉和經脈中穿梭,那刺痛酸脹的感覺終於一點點退去。
手腳也因此恢複了知覺。
等陸承安施法結束,陳淵站起身跳了跳,一臉驚喜道:
“先生,我好了,太神奇了”
陸承安笑了笑道:
“下次要聽我讀書,也知道該找個地方先坐下來,知道嗎?”
陳淵感激的點了點頭。
“多謝先生。”
“嗯,你下去後儘力默寫一遍方才誦讀的內容,不要勉強,能默寫多少是多少。”
“弟子遵命。”
陳淵拾起托盤,將瓷碗碎片撿起,又把地麵收拾乾淨後這才離去。
陸承安看著這位他第一個親收的弟子離去的背影,心中漸漸有了另一番打算。
之前一直顧慮,擔心陳淵因為之前經曆而厭世,一旦掌握了強大的力量之後,會容易失控。
再者如果他的內心走不出那片陰暗,也無法借助浩然煉氣法修出浩然正氣。
若長期苦修而沒有成就,反倒是會打擊他的信心,更容易讓他走極端。
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些讓陸承安這個想法發生了一些改變。
他身邊的這些人,是他如今最大的軟肋。
擁有鎮國鏡之後,他自身的安危已經沒有任何隱患,但他畢竟隻有一雙手,無法顧全所有。
所以身邊之人如果能夠擁有最起碼的自保能力,他也能安心一些。
不過在傳授陳淵浩然煉氣法之前,陸承安覺得還是需要跟這位大弟子好好談一次。
如果他能解開心結,以他被上次抄錄《傳習錄》時無意中打下的基礎,想必修行速度不會太慢。
至於該怎麼談,陸承安還需要好好想想。
————
第二天一早,李仲明與何道哉兩人準時趕來了書院。
對於昨天臨時告假的事,兩人又跟陸承安解釋了一番。
不出所料,果然是因為李天策出征的緣故。
李仲明的情緒明顯不高。
因為在他看來,身為離家兒郎,看著自己白發蒼蒼的祖父領兵出征,而他這個嫡長孫卻隻能留在京都乾著急。
這是他的無能。
以至於今日這一天的課程下來,李仲明始終是心不在焉。
令陸承安大為不滿,罰他留堂抄書。
何道哉想求情,卻又不敢開口,隻好坐在院子裡等候,沒想到卻被陸承安給趕了回去。
何道哉不敢違背,隻好老老實實的回去了。
李仲明也知道今天是自己上課不專心,被罰也是應該的。
所以並沒有抵觸。
等他抄完書,窗外早已是黑漆漆一片。
扭了扭有些酸痛的手腕,李仲明收拾好東西便打算去向陸承安道彆。
可當他一抬頭,卻發現陸承安正坐在講台後麵,也在持筆寫著什麼。
原來陸承安一直就不曾離開過。
李仲明站起身,捧著她抄錄的那厚厚一疊字帖道:
“先生,我抄好了,請您過目。”
陸承安停下毛筆,接過字帖,一字不落的看了下來。
時不時還會指出其中一些寫錯了的字或者抄漏了的部分。
檢查完後,陸承安抬頭看向李仲明,眼中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道:
“仲明,世人萬千,各有所長,你無需妄自菲薄,一味的否定自己。”
“為師送你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
“路漫漫其修遠兮,隻要不斷求索,目標就會越來越近。”
“彆急,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