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確實狂妄。
因為這場詩會的特殊性,再加上雙方可以各自出一道題。
也就注定了南楚和北齊在詩會之前就一定會事先準備。
為了防止對方提前猜到自己出的題,雙方一定會絞儘腦汁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題目。
逼的對方隻能現場即興作詩,沒有充裕的時間修改完善的機會。
同時雙方也都會儘力的去猜對方的出題。
而百花這個題目,並不難猜,北齊雖然一開始覺得對方大概率不會出這樣的題目,但還是做了準備。
可沒想到南楚竟然在正式比試的時候真的出這個題目。
足以見得,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到了什麼程度。
根本不怕北齊提前準備。
所以眾人才會覺得他狂妄。
題目已經出了,大家立即開始圍在一起討論。
有的人已經拿出紙筆苦思冥想。
而南楚那邊氣氛卻非常輕鬆,五六個人,湊在一起推杯換盞,說說笑笑。
渾然沒有將這場詩會當回事。
顯然是有極大的自信。
角落裡,陸承安或許是唯一一個沒有半點緊迫感的北齊人。
給自己倒了杯酒,捏起一塊點心,一口酒一口點心,悠然自得的品嘗了起來。
三位皇子差不多已經討論出最後拿哪一首出來比試了,那位白紗女子看了眼選出來的一首五言詩,輕輕點頭。
以她的才學來看,這首詩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畢竟是朝中數位文才不俗的大臣們提前準備好的,自然比他們現寫的要好。
看完詩後,女子不經意的回頭看了眼角落裡的陸承安,眼神不由得一怔。
不由得輕聲道:
“他還真是事不關己”
聽到她的輕聲細語,三皇子好奇的順著他的目光看了眼。
見陸承安悠然自得的模樣,忍不住皺了皺眉。
“仙兒,他”
白紗女子回過神,輕輕搖了搖頭。
“沒什麼?”
三皇子又看了眼陸承安,正好陸承安也向這邊看了過來,兩者四目相對。
陸承安笑了笑,端著酒杯輕輕遙舉,仿佛是在跟三皇子打招呼。
三皇子一愣,有些愕然。
他還是第一次見皇室以外的人用這種方式跟他打招呼。
這京中隻要認識他的,哪個見了他不是唯唯諾諾誠惶誠恐?
陸承安一個少年人,竟然敢這般輕鬆隨意?
原本隻是因為白仙兒的原因對陸承安稍有關注的三皇子,反倒是忽然來了興趣。
那冷峻的麵容上罕見的多了一抹笑意,竟也端起酒杯向陸承安舉了舉。
陸承安咧嘴一笑,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很快規定的時間到了,雙方各自拿出寫好的詩送上了花台上。
素音接下後,便當著眾人的麵開始朗讀起來。
《詠百花》
鬥豔芳菲裡,千枝沐曉風。
桃夭香暗送,李素韻偏濃。
杏雨鋪霞帔,梨雲綴雪容。
天女應解意,儘繡錦霞紅。
(獻醜了,寫的不好,大家輕點噴)
“好,好一個天女應解意,儘繡錦霞紅”
素音朗聲讚道。
台下的北齊眾人也是一臉得意,這首詩乃是朝中幾位大臣合力而作。
不管是對仗、格律,還是意境、描寫,都是極佳。
寫出了百花爭豔的盛景,最後一句更是將百花奇景上升了一個台階,將其比喻成天女織就。
角落裡,陸承安聽素音念完這首詩後,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確實不錯,算是及格了”
都說北齊重武輕文,現在看來也不儘是。
這北齊朝中還是有人才的。
不過在陸承安看來,也隻是及格而已。
陸承安將目光投向南楚那些人,暗自觀察,發現他們臉上雖然有欣賞之意,但卻並無半點擔憂。
顯然,他們有自信自己的詩會更好。
果然,念完北齊的詩後,素音開始朗誦南楚的詩。
開篇幾句,便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
《百花吟》
錦繡叢中萬點紅,千門暗鎖五穀空。
金樽酒滿朱門臭,玉箸食殘黔首窮。
黎庶淚乾天亦老,帝王宮闕歲猶雄。
可憐最是耕桑事,誰解群芳搖落風?
(這首詩我想了一晚上,翻遍了唐詩三百首,不管好不好,就當是好吧)
素音望著手中宣紙,看著那一行行詩句,久久無言。
從詩詞格律和辭藻運用上來看,北齊南楚兩首詩並無高低之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北齊的詩寫的是百花,是奇景,也隻是花和景。
可南楚這首詩卻是以花寫人,以人寫天下。
詞句之中,透著一股悲憫和胸懷。
已經脫離了簡單的寫物和景,格局和意境明顯上了一個台階。
聽到這一首,就連角落裡的陸承安都忍不住麵露驚訝的神色。
沒想到在這個重武抑文的世界,竟然還能有人做出這樣的詩來。
陸承安轉頭看向南楚那邊,隻見那位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少年人手持折扇,神情淡然。
雖然做出這篇難得的佳作,臉上卻沒有半點倨傲。
當然,也有可能不是他做的。
這首詩裡那悲憫天下黎民的情懷,像這種生活在富貴鄉裡的少年人又怎麼能寫的那麼深刻呢?
百花樓內眾人此時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這兩首詩孰勝孰負,無須再討論。
就算有一部分人看不懂其中差彆,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冒頭。
畢竟剛才已經有了例子,一句話把北齊置於不利局麵,這個時候如果還有人敢冒頭,恐怕那幾位皇子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素音放下手中詩篇,輕輕歎了口氣。
隨後向南楚眾人緩緩行禮道:
“敢問這首詩的作者是何人?”
南楚使團中立即有人站了起來,指向那位少年人道:
“正是我南楚第一才子,言常所作。”
素音看向那位名為言常的少年,心中頗為震驚。
這少年看上去不到二十歲,竟然能作出那般看透世事滄桑的詩句來。
還真是奇事。
就連陸承安聽到這首詩是言常所作,也忍不住心中驚訝。
那言常始終神色淡然,起身問道:
“素音大家,敢問這一場如何?”
聞言,素音剛要開口說是南楚勝了,但話到嘴邊還是忍住了,轉頭看了眼幾位皇子。
直到看到大皇子輕輕點頭,這才宣布道:
“第一場,南楚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