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12日,爪哇國的軍隊向婆羅洲的坤甸和巴厘巴板進軍的時候,李崇文來到朝歌府西貢,來看看這邊的造船業建設的怎麼樣了。
在獲得暹羅的大量財富後,南華政府原本計劃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甚至是計劃才會建設的重要項目,可以提前啟動了,這其中就包括造船業。
南華共和國選擇造船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半島戰爭。
半島戰爭爆發後,引發西方國家戰略物資囤積,全球航運貿易量激增16,運費飆升至二戰後的最高點。
再加上歐洲和櫻花國的經濟複蘇進一步推動了乾散貨船的需求增長,專業乾散貨船舶開始規模化建造,在這期間大量船隻被建造出來。
但是,在半島戰爭停戰後,世界的航運需求驟降,疊加前期過度擴張的運力(新船交付量占已有船隊15),導致運費暴跌75,船舶價格下跌70,船舶閒置率升至7。
全球擱置船舶噸位大幅增加,拆船率顯著上升,這讓南華政府可以從拆船業開始逐步積累造船的經驗和技術人才。
和東南亞的情況也有一定的關係,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各個武裝勢力在得到荷瀾殖民政府的許諾後,紛紛招兵買馬,用自己領土內的一切資源換取南華共和國的武器彈藥。
而新桂係就有些與眾不同了,新桂係在成立蘭芳邦國後,不僅在積極備戰,還努力開發蘭芳的內陸地區。
蘭芳內陸地區環境惡劣,開發難度極大,想要獲得內陸的資源,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段時間蘭芳邦國不斷向南華共和國申請移民。
這讓原本因為半島戰爭結束,大量閒置的自由輪都忙碌起來。
前往荷屬東印度群島各地的自由輪上,都載著占城和高棉的移民以及大量的武器彈藥。
而回來南華的自由輪上都裝著大量原材料,包括橡膠、煤炭、鐵礦石等等。
而在戰後,這些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的國家,將會沒有任何能力建造船隻,但是,這些島嶼國家又離不開船隻,而南華的造船業正好可以填補一部分低端產業的空白。
南華政府在決定啟動造船業的時候,發現國內的造船業經過一年時間的整合,卻隻能做到對小型漁船進行維修和建造的地步,連中型漁船的維修都會麵臨技術、材料和設備不足的問題。
南華政府原本還想要從東南亞招募一些造船廠的技術人員,結果發現東南亞各國的造船業和南華共和國現在的造船業不相上下,這裡麵還包括被鷹醬扶持的呂宋。
考慮到南華共和國造船業那幾乎為零的基礎,李崇文決定從拆船業開始,逐步為南華的造船業積累技術人員和經驗。
與此同時,李崇文聽從了史密斯離開前的建議,把購買鷹醬戰後剩餘物資這一件事,交給了華府的一位重要的高級官員。
在這份價值接近10億美元的訂單影響下,這位高級官員很快就發揮了他的影響力。
在南華的拆船廠保證價格會和櫻花國保持一致後,鷹醬調整了拆解船隻的方案,減少了分配給櫻花國用於拆解船隻的份額,從40降到25,另外的15分配到南華政府。
另外,因為半島戰爭結束,導致鷹醬國內造船廠的訂單銳減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大量造船廠被迫倒閉。
這樣的狀況,進一步導致大量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員被裁。根據不完全統計,鷹醬全國的船舶設計工程師有40被解雇,技術崗位的技術人員有60失業。
還有許多瀕臨倒閉的造船廠開始拍賣機械設備,這其中包括,100噸級龍門吊、模塊化焊接生產線。
還有一些專用機械,包括高精度鋼板切割機、鉚接設備等以廢鐵價流向二手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李崇文聯係了已經回到鷹醬的史密斯,希望他為南華共和國駐華府的使館提供一些幫助。
最後,南華政府得到大量的造船工程師,高級技術人員,以及大量熟練工人,還有各種工業設備以及技術。
南華政府從最開始的一點一點的引進,到後來變成整座整座造船廠引進,搬到南華後,經過調整,可以立刻投入生產。
為了統合這龐大的資源,南華政府決定成立南華船舶工業集團,負責整理和調配這一切資源,同時在船舶工業集團的下麵成立,南北兩家國營造船公司以及相關的附屬公司。
北方的造船公司位於長安府的海防港,以軍艦製造為主。南方的造船公司位於朝歌府西貢的港口,靠近馬六甲海峽的航線和東南亞市場,以製造民用船隻為主。
南華政府為此還成立了船舶學校和大量相關的專科院校,並與這些造船廠簽訂合作協議,來培養需要的人才。
看著衝灘上的博格級護航航母,在工人的忙碌下已經逐漸被拆解。
"趙經理,直接在衝灘上搭建臨時工地,對工人來說會不會不太安全?"
"還有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拆完一艘船?"
李崇文覺得眼前的拆解船隻的工地,實在是太簡陋了,沒有任何安全措施。
"秘書長,在衝灘上拆解船隻,對拆船的工人來說確實有些不太安全,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一則是,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技術,這方麵的技術比較昂貴,而且也不是必須的。"
"二則是,鷹醬和歐洲那樣的乾船塢和半機械的拆解方法,對我們來說成本太高了,這樣做,我們的利潤會大大的縮減。"
拆解船隻公司現在隻能這麼做,誰讓南華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才能獲得拆解船隻的訂單的。
這份利潤還是在南華政府提供低息貸款和進行補貼的情況下,才能保證的,不然南華的拆船業真的競爭不過櫻花國。
趙經理也是現在才明白,這都是工業發展所需要的代價,人命有的時候是真的不值錢。
"至於工人的安全問題,秘書長你不用太擔心。我們拆船廠會進行改進的,儘可能保證一些重要工人的安全。"
趙經理對李崇文保證道。
至於什麼是重要的工人,當然是華人和漢化最深的安南、瀾滄的人了。這些人都是南華政府統治南華共和國的根基,所以南華政府的任何重大的項目,這些人的傷亡都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趙經理要做的就是保證這些人的安全,以及儘可能的培養這些人成為技術人員,讓他們遠離這樣惡劣的環境。
然而即便是這樣,這些重要的工人還是會經常出現傷亡,最主要的是廢油、石棉、重金屬(鉛、汞)直接排海或露天堆放,工人暴露於致癌物中,事故頻發。
"我們預估要最快用3個月的時間才能拆完這一條船,並實現資源的回收,如果慢的話,估計要用6個月的時間。"
"很好,我們繼續看看!"
李崇文來之前也看過各方麵的數據和分析了,這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與所獲得的利益想比,這點影響不算什麼。
拆船所得廢鋼占南華鋼鐵原料的65,成本遠低於進口鐵礦石,在南華鋼鐵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前,這是南華最重要的鋼鐵原料來源。
同時,廢鋼回收成材率達40以上,為造船、機械製造提供廉價原料,降低了南華工業的15的生產成本。
而且拆船業是南華共和國目前主要換取外彙的產業之一,可以為國家積累外彙儲備,支撐技術引進和設備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