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桂係再起(1 / 1)

推荐阅读:

1953年6月1日,一架從東番起飛的客機正在向婆羅洲的坤甸。

白長官小諸葛,字健生看著窗外逐漸變得清晰的婆羅洲大地,感覺有些如夢似幻,他沒想到命運會給他開了這麼大的玩笑。

他再次拿出德公寫給他的信,信裡除了日常的關心,還有邀請他南下婆羅洲共創大業。

小諸葛在和自己的親信商討後,決定自己帶著一部分嫡係先南下婆羅洲看看具體情況,要是情況比東番好的話,他二話不說就會帶著他在東番的嫡係部隊以及他能說服的軍隊都帶走。

小諸葛現在能自由行動,並且還能掌握一部分嫡係部隊,甚至影響到已經被改編的部隊桂係部隊都要多虧於複興軍。

小諸葛在1949年12月30日飛抵東番後,被任命為為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但實際剝奪了小諸葛的軍權。

小諸葛行動受限,被迫成為了閒人。

小諸葛帶到東番的三萬多人的桂係殘部進行改編,在這個過程中,把小諸葛的親信都調離重要職位。

改編後的桂係軍隊名義上由小諸葛統領,但實際指揮權由東番軍隊將領掌握,小諸葛僅保留他的警衛團,徹底失去獨立性。

他還打算進一步清算小諸葛在政治上的影響力的時候,複興軍的消息傳來

於此同時,他想要反攻回去的想法又冒出來了。

在向金三角的東番部隊增援的時候,他也放鬆了對小諸葛的控製,並讓他前往安南與複興軍進行溝通。

而之後,複興軍相繼占領瀾滄、占城和高棉,複興軍在東番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以及鷹醬的提醒,不讓小諸葛待在東番。

"德公,白長官的飛機來了!"

德公的警衛員指著突破雲層的飛機說道。

"讓所有人都準備好!"

"該好好歡迎許久不見的老友了!"

德公看著從飛機上慢慢走下來,頭發已經白了很多的小諸葛,心裡很感慨,命運這個東西真的很奇妙。

在中原失敗後,在老家的桂係部隊又被李崇文掌握,德公隻能以就醫名義飛往港島,隨後又前往鷹醬。

在到達鷹醬的時候,德公還對鷹醬抱著很大的期待,他試圖用中原前政府的代總統身份爭取鷹醬的支持,但是華府對他十分冷淡,僅提供有限經濟援助。

而在這個時候,李崇文德相關消息陸陸續續的消息傳來鷹醬,特彆是在德公知道鷹醬對李崇文的具體援助條件後,他打開了一扇大門,既然李崇文可以在東南亞打開局麵,那麼他也可以。

於是,德公帶著一群老部下,憑借鷹醬的少量援助開始招兵買馬,在準備充分後,前往東南亞婆羅洲的坤甸。

但是,在來到坤甸後,他很快就發現這裡的情況非常複雜,在這裡的華人地位和數量都不如當地的土著。

德公當初還以為坤甸這裡建立過蘭芳共和國,這裡的華人會非常多,這裡的土著漢化程度會是最高的。

在發現坤甸這座城市不適合作為他們直接作為他們發展的時候,德公在坤甸的郊外強製購買大量的種植園,同時雇傭了大量當地的華人後,暫時安定了下來,等待時機的出現。

同時,也正好帶著老部下們搞一搞種植園,賺點錢,畢竟鷹醬的援助不多了。未來要是婆羅洲待不下去了,不管是去鷹醬、歐洲還是南華,要想在當地舒舒服服過日子,手裡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要是真的有機會的出現,需要的資金就更多了,於是德公就這樣帶著老部下在坤甸整整割了兩年橡膠,終於等來了屬於他們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是荷瀾人給他們的,

在德公帶著大量人員來到坤甸的時候,就被坤甸的荷瀾人發現了,不過荷瀾人也沒有做什麼事情,隻是讓他們按時交稅就可以了。

就在荷國人覺得自己留在荷屬東印度的時間不多的時候,本著能撈一筆是一筆的原則,荷國人允許德公在坤甸跑馬圈地,建立武裝護衛隊,隻要德公給的錢足夠多,那麼荷國人甚至可以把駐軍的所有武器彈藥都賣給他們。

現在德公他們已經在暗地裡控製了坤甸,隻待局勢有變,他們就可以舉起大旗了。

這也是他寫信給小諸葛的原因,德公他不僅需要小諸葛的軍事能力,還有他在東番的桂係部隊。

最重要的是小諸葛和南華的關係很緊密,他不僅和李文桂那個老家夥很要好。而且,當初在八桂的時候,李崇文那個小子能夠以27歲的年紀當上一師之長,小諸葛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荷國人遲早要離開的,而鷹醬對他們的援助比較有限,現在隻能靠南華的援助了。

"德公,許久不見,最近過得怎麼樣了!"

小諸葛看著德公那容光煥發,感慨道,權力果然是最好的良藥,不管什麼心理疾病都可以治愈。

"劍生兄,你能過來真的很好,我待會帶你看看我們未來的國家。"

"相信我,你絕對不會後悔來到坤甸的。"

隨後,德公帶著小諸葛看了坤甸的一切。

他看到城市被管理的井井有條,看到大量無主的土地,看到艱苦訓練的桂係子弟,看到充足的武器彈藥,這一切和當初他們治理八桂的時候,很像,真的很像,他看到了他們的未來。

"劍生兄,覺得怎麼樣,要不要留下!"

"我們在婆羅洲成立新的桂係!"

"我們在婆羅洲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蘭芳共和國。"

回到府邸後,德公期待的看著小諸葛。

"德公,你還真是不服老,對政治還是不死心啊!"

"不像我,已經是個垂垂老矣的老頭了!"

"你有那個精力,還不如仔細研究一下怎麼多種一些橡膠,好讓跟著你的兄弟們都過上好日子,這比什麼都實在。"

小諸葛委婉的回絕道,他覺得現在桂係在坤甸雖然發展的很不錯,但是這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德公他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有荷瀾人的擋在前麵,當荷瀾人離開荷屬東印度後,他們就會暴露出來。

"劍生兄,大爭之世,你就不想著出山!"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德公激動的向小諸葛問道,德公仿佛第一次認識小諸葛一樣,他沒有過往的精氣神。

仿佛什麼都安排好的老人,對於家裡的所有孩子的情況都很滿意,現在隻想安靜的度過自己的晚年時光。

"千載難逢的機會?"

"哪來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德公你不要忘了,婆羅洲是屬於爪哇國的,一旦荷瀾人離開爪哇國,憑借你現在手裡的一萬多人的部隊能擋住爪哇國的軍隊嗎?"

在荷瀾人離開荷屬東印度的時候,德公他們將要麵對的是一個擁有7000多萬的人口和國土麵積接近200萬平方公裡的龐然大物。

哪怕爪哇國的軍隊不是德公他們的對手,但是憑借爪哇國的國力,拖也可以把德公他們這些人活活拖死,再說坤甸本來就屬於爪哇國的一部分,爪哇的軍隊天然具有合法性和正義性。

"更不用說,德明你這一萬多人的部隊,隻有2000人是來自八桂的嫡係部隊,其他人都是當地的華人,當地的投靠過殖民者的華人有很多,他們是怎麼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嗎!"

小諸葛對東南亞投靠殖民者的華人是一萬個瞧不上,這些華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在當地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力量,結果隻知道給殖民者當管家,而這個管家還要被土著欺負,這也太窩囊了。

這些人也就隻會壓榨自己的同胞,蘭芳共和國的滅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投靠殖民者的這些華人,會在運動結束後。

大量收購華人企業、商鋪、房屋乃至土地,而這些財產的華人大多都被屠殺殆儘,或者損傷慘重後被迫低價出售。

這不能不讓小諸葛有所懷疑。

"哈哈哈……"

"原來劍生兄,你擔心的是這些問題啊!"

"我來逐一給你解釋。"

"首先爪哇群島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現在的爪哇國是荷瀾人為了方便統治,強行將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所有政權融合在一起的。"

"現在荷屬東印度的每個島嶼,甚至隻是隔著一座大山或者一條河流的地方,都不是同一個民族,宗教、文化、語言、樣貌各不相同。"

"現在爪哇國的主體民族爪哇族主要生活在爪哇島上,隻占爪哇國的人口的40。而爪哇島上還有生活著巽他族、馬都拉族民族,蘇門答臘島也是多民族進行混居,並沒有哪個民族占主體的。"

"還有現在爪哇國在官方層麵上,把爪哇語作為官方語言,但實際上,荷瀾語言才是爪哇國的官方語言。同時,在爪哇國的地方語言達到700餘種。"

"你現在明白,我為什麼不把擁有7000多萬人口和20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放在眼裡了吧!"

"這個國家看似強大,實則非常虛弱,隻是沒人戳穿這個謊言而已。"

"隻要我們我們把爪哇國過來圍剿我們的主力部隊擊敗,那麼後麵的事情就不用我們做,就會有一群餓狼向爪哇國撲過去,將爪哇國咬個粉碎。"

德公看著小諸葛越來越明亮的眼睛,笑了出來,本來他還以為劍生兄真的無欲無求呢!看來之前是被現實磨平了他所有的銳氣。

"當地的華人怎麼辦,特彆是那部分和殖民者有密切聯係的華人怎麼辦,他們未必會讓我們坐在他們的頭上。"

"還有,我們的武器裝備怎麼辦?還有我們需要大量的資金怎麼辦?鷹醬應該不會援助我們太多吧!"

小諸葛急忙的問道,他已經知道德公的在婆羅洲重建蘭芳共和國的計劃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成功,隻要把這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就徹底沒有任何問題了。

"這些問題,就需要劍生兄你來解決了。"

"這也是,我們重建蘭芳共和國離不開劍生兄你的原因。"

德公笑著看向小諸葛。

"我?"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

小諸葛疑惑指著自己問道。

"對就是你!"

"準確的說,是和你有密切聯係的南華。"

"李崇文那個小子為什麼會支援,在東南亞的華人領袖建立武裝力量,還給華人領袖和商人在南華的優惠投資政策,以及和他們分享部分鷹醬的軍需訂單。"

"如果說援助陳老先生他們,還可以說是報答他們對南華初期的支持,可以說是為了東南亞的普通華人能有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那麼,援助以前為殖民者效力,手上還沾著普通華人的鮮血的人呢!"

"不就是那些人擁有南華需要的一切資源嗎?華人移民,大量資金,工業化需要的原材料,這些都是南華必須的。"

"還有李崇文需要那些人幫他打開東南亞的市場,便於銷售南華的商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德公說道,他早就發現李崇文的複興黨和東南亞的某些華人根本不是一條路的,隻能算是合作者而已。

某些華人不像陳老先生那樣的華人一樣,會因為你們是華人就幫助你們,會在殖民者的壓迫下,依舊堅持為華人建學校,讓普通華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學。

某些華人的一切行動都是以利益為標準的,他們更像是東方的猶太人,他們沒有國家和民族,隻有利益。

"我明白了!"

"德公你是想要我去南華爭取援助。"

小諸葛說道。

現在看來,能幫助他們的就隻有南華了,而且他們都是桂係出身,有香火情,隻要不是太苛刻的要求,李崇文為了安桂係老人的心,也會對他們進行援助的。

"當然,直接求援雖然可以獲得一部分援助,但這畢竟不長久。"

"正好南華要想發展,想要工業化,想要將整個南華漢化。

"我們有南華需要的原材料,而且婆羅洲上有著大量的鋁土礦、煤礦、金礦、鐵礦、錳礦、銻礦與鑽石礦,以及大量的石油,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來和南華交換。"

"我相信李崇文不會拒絕的。"

"那些和殖民者有過聯係的華人,我們正好可以和南華進行交換,我們隻留下對我們沒有危害的華人,其他的華人都和南華的土著進行交換。"

"不管是占城人、高棉人、瀾滄人還是安南人,隻要他們和婆羅洲的土地沒有關係的都可以交換。"

"這些在婆羅洲沒有根基的人,手上再沾上當地人的鮮血,那麼他們隻能站在我們這邊,他們沒有彆的選擇。"

德公為了獲得南華的援助可以說下重本了,隻要桂係軍隊控製區內的一切資源都可以用來交換。

"我明白了!"

"不過,現在想想,真有些諷刺啊!"

"我們居然向一個小輩求援,還是同一個派係的小輩。"

"是啊!挺諷刺的。"

"明明複興軍從上到下的是桂係的印記,而現在我們兩個卻成了外人!"

"不過,李崇文的一些手段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

"李崇文那個小子,對待不利於他統治的人,都是趕儘殺絕,不是消滅,就是被流放,絕不留下任何後患。"

"太絕了!"

德公感慨的說道。

"李崇文最聰明的是給當地占據絕對人口的貧民分土地,這才讓他們東印度站穩腳跟的。"

"德公,你說我們當年在八桂也向李崇文那樣做,會不會獲得成功呢?"

小諸葛不由得回想起在治理八桂的情景,要是他們做到了,何至於有今日的局麵。

"不可能的,我們的官員和軍官和地主士紳聯係太緊密了,甚至他們本身就是地主士紳的一員。"

"俗話說得好,革彆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難啊!要是在八桂,李崇文也做不成。"

"李崇文那個小子能夠成功,也是時局造成的。"

"仔細想想,李崇文的機會真是稍縱即逝,中原的大決戰讓東番的幾百萬主力部隊都被消滅了,兔子馬上就要過江了。"

"這才讓李崇文獲得南下的機會,沒有鷹醬的大力支援,李崇文根本不可以完成這些計劃,光是二十萬複興軍的後勤就足以拖垮李崇文了,更不用移民幾百萬華人到安南了。"

德公對李崇文很是羨慕,李崇文是一定會納入中華的青史,能在是史書上留下自己的美名,流芳百世,真的是死而無憾。

"德公,我們真的要學習李崇文在南華的做法嗎?"

"李崇文的手段太激烈了,要是我們也這麼做的。這就意味著,凡是在我們控製範圍內的土著,都會被我們消滅。"

"要是有漏網之魚,這場戰爭,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小諸葛本能的反對這樣的戰爭,雖然收獲很大,但是風險也是巨大的。

"劍生兄,這段時間我研究過鷹醬的的西進運動,約翰牛和高盧雞殖民白象和非洲的曆史,都是血債累累,不廝殺是不可能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