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1949南征東南亞,海外建國 > 第八十六章 南下的意外

第八十六章 南下的意外(1 / 1)

推荐阅读:

1952年12月13日,瀾滄南部沙拉灣省的首府沙拉灣。

第五軍的前線指揮部內,新任第五軍軍長陳繼文站在東印度地區沙盤地圖麵前,指著地圖上麵湄公河,問道。

"湄公河的河道修整得怎麼樣了?"

"可以通航多少噸的船隻?"

第五軍的參謀長陸誌鵬看了看手上的報告,

"經過大半年的修整,瀾滄境內的湄公河的河道已經恢複通航。"

"250噸到300噸的駁船或者運輸船,在湄公河上行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陳繼文聽完後,稍微放鬆了一些,雖然瀾滄境內的湄公河通航能力比他預想的要小了很多,但是足夠了,最起碼不用擔心第五軍南下時的後勤問題。

"軍長,我們南下的最大阻礙就是瀾滄境內的巴色,高盧雞的軍隊在巴色這裡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如果不能解決巴色的高盧雞軍隊,徹底占領巴色這座要塞,我們的南下將無從談起!"

"而且湄公河唯一不能通航的地方,就是巴色孔瀑布這一段,我們攻占巴色後需要在這裡建立後勤物資的中轉站,修複這裡連接高棉的鐵路,並且要派重兵駐守。"參謀長陸誌鵬把第五軍南下的的困難說出來,當初高盧雞從瀾滄全麵撤退,卻唯獨沒有放棄瀾滄南部的巴色。

巴色一帶瀑布眾多,湄公河水運不通,隻能通過鐵路轉運,巴色可以說是高盧雞防守湄公河平原的北大門。

如果巴色被複興軍攻占,那麼複興軍就可以順著湄公河而下,長驅直入,直接進攻高棉和占城了。

這樣一處戰略要地,高盧雞在失去安南和瀾滄後,想要鞏固東印度南部地區的控製,就必須守住巴色,所以高盧雞利用巴色地區的地形,修建了大批堅固的防禦工事。

複興軍南下的第一戰就會在這裡打響。

"第二野戰炮兵旅在什麼時候可以抵達沙拉灣?"陳繼文看著地圖上巴色感到有些頭痛,高盧雞把巴色變成一個烏龜殼,想要撬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當初進軍瀾滄的時候,第四師和第六師就直接向巴色急行軍,哪怕是第三師被圍,殲滅南同盟主力部隊的行動,第四師和第六師都沒有參與,而是在巴色和高盧雞的軍隊激戰,爭奪巴色的控製權。

最後高盧雞的援軍及時趕到,以及總部覺得先掌握目前的領土比較重要,不宜與高盧雞發生全麵戰爭,最後第四師被迫後撤到沙拉灣省的首府沙拉灣防守。

在陳繼文看來,當初就不應該放棄巴色,和高盧雞繼續打下去,把巴色打的千瘡百孔,那麼他現在就不用攻打這樣一座堅固的堡壘了。

這一地區河網密布,易攻難守。在過去的一年,高盧雄雞為了加強防禦,他們還依托這一地區的地形構建了大量防禦工事,試圖在巴色擋住複興軍。

"第二野戰炮兵旅會在半個月後抵達沙拉灣,休整一段時間後,炮兵旅就可以投入作戰!"參謀長陸誌鵬拿出一份第二炮兵旅發過來的電報說道。

複興軍為了徹底解決高盧雞在邊境地區修建的要塞,特彆組建了兩個獨立的炮兵旅,第一炮兵旅在東線作戰,專門應對高盧雞在占城順化修建的防線,而第二炮兵旅則負責解決巴色這座要塞。

一個獨立炮兵旅有三個155毫米榴彈炮營,每個炮兵營有18門1114型榴彈炮(射程146公裡)。一個203毫米榴彈炮營,有16門115型榴彈炮(射程168公裡)。一個240毫米榴彈炮營,有12門1型榴彈炮(射程23公裡)。一個火箭炮營,有36門t34管風琴,口徑1143毫米,單次齊射覆蓋麵積達40x200米。

還擁有一個防空炮兵營,配備19自行高炮(40毫米雙聯裝)和55四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用於反炮兵作戰和低空防禦。

一個炮兵觀察營,配備雷達和聲測設備,負責定位敵方炮兵陣地並協調火力反擊。

陳繼文把攻破巴色要塞的希望都放在第二炮兵旅上了,至於空軍,這就要看他們和高盧雞空軍的戰鬥情況了。

如果勝了,那麼巴色要塞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如果敗了,那麼第五軍就麻煩了。

長安城,總督府。

"長官,你說我們能打贏嗎?"

李誌文看著手上,情報部門收集的關於高盧雞在東印度南方的軍事情報,有些忐忑的問道。

高盧雞在東印度南方地區的軍隊數量達到48萬,其中由當地人組建的新東印度南方國防軍的數量為35萬人左右,高盧雞的部隊在12萬人左右(由歐洲本土和北非殖民地的士兵組成)。

重武器方麵,裝備105毫米榴彈炮、155毫米榴彈炮以及57毫米無後坐力炮。

裝甲車輛方麵,裝備200輛4謝爾曼坦克和大量8裝甲偵察車。

空軍方麵,裝備50架f8f熊貓戰鬥機和少量s500偵察機。30架b26入侵者輕型轟炸機。

海軍方麵,在西貢駐守的遠東艦隊,有一艘輕型巡洋艦迪蓋·特魯安號和少量驅逐艦及掃雷艇。

"沒問題的,我們可以打贏的!"

李崇文安慰李誌文,他知道誌文的想法,李誌文的擔憂也是安南現在許多人的想法,畢竟高盧雞是列強中的一員。

在許多人看來,當初複興軍南下安南以及占領瀾滄,都沒有和高盧雞的主力部隊正麵打過,複興軍靠的是鷹醬才得到現在的這一切。

現在複興軍要和曾經的列強打一場正麵戰鬥,安南的許多人都表示很擔憂,現在安南境內的情況,很像半島戰爭前的中原,不管是安南的本地人還是移民都本能畏懼洋人,哪怕是已經衰弱的高盧雞。

在安南,有的人希望複興軍打贏,那麼他們現在就可以保住現在擁有的一切,有的人希望複興軍被打敗了,那麼他們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把占城和高棉最新的分析報告拿給我!"

從鷹醬的購買f86佩刀到達安南的機場後,李崇文就知道,這場戰爭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畢竟高盧雞和國防軍的士兵不是兔子,在失去製空權的情況下,還可以反敗為勝,他們沒有那樣的戰鬥力。

相比軍事上的事,李崇文更關心如何統治占城和高棉花,把占城和高棉打下來很容易,但是怎麼長久的統治兩地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了。

"長官,這是占城和高棉的分析報告。"

"不過在看這兩份報告前,我建議長官你先看看關於瀾滄的報告。"

"占城和高棉的情況變得很微妙!"

李誌文把文件交給李崇文的時候,說道。

"瀾滄怎麼了?"

"在去年的時候,不是已經分完地了。"

李崇文把瀾滄的報告拿過來,仔細的看看。

在複興軍把占領瀾滄後,複興軍開始了大清洗,這次複興軍是直接來硬的,因為同一招不好使了,估計這次複興軍說什麼都沒用,所以複興軍開始了極其嚴厲的大清洗。

在瀾滄各地的軍隊行動都起來,對各地的黑惡勢力、貪官汙吏、罪惡昭彰的地主進行了大規模鎮壓,而所有僚係統則一律被消滅或者被逮捕。

瀾滄各地開始了大抓捕,各地的監獄人滿為患,不得不安置在各地的軍營裡麵,確認罪名後,立刻公開槍斃。瀾滄各地的底層老百姓沸騰了,他們之前聽到複興軍在安南的一些傳說,還以為是假的,沒想到居然是真的,於是各地的老百姓不再抵製複興軍的管理,讓複興軍在瀾滄的統治穩固下來。

在大清洗的時候,瀾滄各地的農民已經完成了秋收。複興軍趁著秋收,瀾滄老百姓的手裡有一些糧食後,在各地的工作隊開始給老百姓分田。

那麼複興軍在安南用過的手段自然在瀾滄再用一遍了。複興軍從安南印刷了大量的族譜運到瀾滄,而這些族譜,瀾滄的老百姓隻需要花上一點糧食,就可以買到。

最重要的是有了族譜,再改漢名,學說漢語,學寫漢字後,每個就可以分到五畝的土地,而且這些土地都在湄公河的沿岸平原上,土地肥沃。

和五畝地相比,其他東西都顯得不重要了,老百姓心裡非常清楚,這是他們翻身的唯一機會,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所以在1951年的年底,複興軍在瀾滄的族譜生意變得非常火爆,一個多月的時間,複興軍就在瀾滄賣出了,上百萬份漢族的族譜。可以這麼說,瀾滄每個老百姓的手上都有一本漢族的族譜。

瀾滄各民族的老百姓都變成了漢人,以後誰要敢他們說不是漢人,瀾滄的老百姓會第一不答應,這份族譜相當於老百姓的地契。

至於有些老百姓反映這些族譜都太新的問題,複興軍駐紮在各村的工作隊表示,這都是真的,沒有任何問題,隻要你能夠拿的出漢族的族譜,並參加複興軍工作隊組建的掃盲班,學會寫一些漢字,並改了漢名,學會說一些漢語,那麼你就可以分田了。

與此同時,複興軍用得到的糧食開始以工代賑,修複各地嚴重損毀的城市,道路,房屋和安置各地的災民。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有很多人對複興軍的政策不滿,不會購買複興軍的族譜,更不會承認自己是漢族,他們會明裡暗裡抵製複興軍的各種政策。這些人都是瀾滄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曾經依附高盧雞的官僚、讀書人、商人、地主等等舊社會的中上階層。

對於不是罪大惡極的那部分人,複興軍的做法是把這些人都驅逐到高盧雞的地盤去,這些人都曾經為高盧雞效力,如果高盧雞不管他們,那麼占城和高棉為高盧雞效力的當地人會怎麼看。如果管了,養著這麼多人,高盧雞得花多少錢!

於是複興軍在瀾滄的南方放開了一條通道,對於離開的人,都會進行仔細的搜查,不允許他們帶著任何現金離開。

在通道開放後,這些人就大規模的逃離,相比於財產,他們還是覺得自己的性命更加重要,而且他們覺得高盧雞遲早會打回來的,到時候,他們就可以拿回自己失去的一切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隨著大清洗的規模越來越大,離開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伴隨著這些人的離開,複興軍對瀾滄的統治再也沒有阻礙,瀾滄變成了一張白紙,任由複興軍在上麵作畫。

同時大量在安南城市中滯留的華人移民,被遷移到瀾滄,安置到瀾滄的各地,和瀾滄各民族的老百姓混合在一起,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麵。

"長官,正因為我們當初驅逐那些人的原因,現在高盧雞在東印度南方地區的統治遠比我們想象的中的要穩固。"

李誌文解釋道,他也沒想到,他們把這些人趕到南方就是想惡心高盧雞,沒想到反而讓高盧雞的統治更加穩固了。

"我們在瀾滄進行的大清洗,激烈的土地改革,改族譜,強製漢化的政策,讓占城和高棉的中上層的本土勢力極為害怕,他們現在是緊緊依靠高盧雞的身邊,全力幫助高盧雞統治占城和高棉。"

這些人知道複興軍在瀾滄的做法後,態度轉變極為迅速,瀾滄不同於安南,安南本來就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社會的各個方麵和中原非常類似,複興軍這些政策在安南並不顯眼。

而且當時他們不覺得複興軍在安南可以長久,畢竟在過去的上千年的曆史中,安南這種事不知道經曆多少次了,這次也不例外。

直到複興軍占領瀾滄後,這些人才發現複興軍是真的有能力,占領整個東印度地區,於是這些人迅速改變策略,不再暗地裡支持反抗高盧雞的勢力,轉而和高盧雞積極合作。

占城和高棉的中上層覺得在高盧雞的統治下,他們還可以高高在上,高盧雞想要統治占城和高棉就離不開他們,而複興軍就完全不同,複興軍明顯是想要把他們吃乾抹淨,吞並整個東印度地區,漢化東印度地區的各個民族。

最重要的是複興軍還給泥腿子發分田,清算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這不僅是要他們的命,還要他們的錢。

高盧雞殖民政府也沒想到,天上真的會掉餡餅,本來就岌岌可危的統治,居然安穩下來了。

在高盧雞和占城,高棉的當地勢力合作的同時,高盧雞殖民政府還聯合這些人,在占城和高棉廣泛的宣傳高盧雞的正麵形象,把高盧雞打扮成為占城和高棉的文明傳播者,高盧雞不是來殖民的,他們是來傳播文明的。

"這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李崇文看完手裡的情報後說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