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港的碼頭上,停著大量的輪船。
海防港的港口外,還有大量的鷹醬的軍艦停在那裡。
鷹醬的艦隊會護送安南參加聯合國軍的部隊北上,複興軍的一部分部隊會在櫻花國的佐世保集結,另一部分會直接在釜山港口登陸,支援那裡的鷹醬。
安南複興軍的紅底稻穗旗幟被換了下來,輪船上高高掛起了聯合國的旗幟,複興軍士兵身上屬於複興軍的標識都被換了下來,都換上了聯合國的標誌。
雖然安南參加了聯合國軍,但是安南的情況和櫻花國類似,一個是戰敗國,一個還沒有正式建國,都不是聯合國的合法國家,沒有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安南和櫻花國都是在為鷹醬的美元服務的。所以安南的複興軍和櫻花國的人不能明麵上,出現在東北亞的半島,隻能劃歸鷹醬軍隊的管轄。
"誌遠,我們的士兵奔赴東北亞的半島,不是去打仗,而是去修路、架橋、學習鷹醬技術的!"
"到了半島要好好的看著我們的部隊,儘量避免上正麵戰場!"
"戰鬥實在不可避免,要隨機應變,儘量減少我軍的傷亡!我們士兵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明白嗎?"
李崇文語重心長的和趙誌遠交代北上半島部隊要注意的事情!最初這支新的遠征軍的指揮官的第一人選並不是趙誌遠的。
夏威,陳德明兩人才是李崇文的最佳選擇,他們兩個人都是老狐狸,可以應對很多複雜的情況,但是現在,安南到了發展的關鍵時期。
陳德明負責安南的經濟,夏威負責安南的行政,這兩人都是治理安南必不可少的人才,安南未來幾年內都會務實基礎,進行工業化,這一步至關重要!
派往東北亞半島軍隊的指揮官,李崇文想了很久,最終才決定選擇趙誌遠。
誌遠是從下層軍官升上來的,讀過軍校,和高盧雞戰鬥過。了解基層,有文化,會打仗,這才讓李崇文選擇了趙誌遠。
"委員長,你放心我會帶好部隊的,不會讓我們的士兵埋葬在異國他鄉!"
"他們都是未來建設安南的力量!"
"在諒山防線觀察時,我已經了解過,我知道該怎麼和鷹醬打交道,我知道在東北亞的半島該怎麼做了!"
趙誌遠向李崇文保證道。在接到自己將會擔任北上半島軍隊的指揮官後,他特地到諒山防線了解情況,與鷹醬有關的一切,都是他學習的對象。為此,他還把和鷹醬混的最要好的幾個翻譯都帶上了。
"這樣我就放心了!"
輪船的汽笛聲響起!
"去吧!活著回來!"
趙誌遠向李崇文敬禮後向船上走去。
在登船通道旁,工兵營的營長夏明站在隊伍最前方,對正在排隊上船的工程營的士兵囑托道。
"努力學習鷹醬的技術!"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找營長我商量!"
"不會的問題都給我記下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夏明轉身對後麵的士兵們喊道
"注意看這些推土機的儀表盤"
"推土機油表指針到紅區就是沒油了!"
"不是壞了!"
"我們可不是鷹醬,沒有那麼富裕。"
"還有…………!"
工兵連長的連長黃明,也對大家大聲叮囑道。
醫療船的登船通道口,衛生部的部長李公明,親自給正在準備登船醫生、護士和學生戴上紅十字標誌。
"遇到傷員,先喊hel,讓他們的情緒冷靜下來,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傷員傷口。"
在醫療船和平號的甲板上,帶隊的複興軍的軍官清點手中的花名冊。
花名冊有三千多名醫務工作人員登記信息。其中大多數是沒有什麼經驗的醫生和護士,還有幾百名醫學院的學生,他們才十幾歲。
看著這些就要奔赴戰場的的醫生,護士和學生。李公明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在為他們擔憂,戰場上哪有什麼後方,打起來哪裡都是戰場。
"遇到危險的情況記得躲起來!"
港口上,家屬們的叮囑聲和孩子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
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年幼的孩子,在和自己的丈夫告彆,她的眼睛充滿了淚水,卻仍堅強的露出微笑,對即將登船的丈夫大聲的喊道
"家裡有我,一切都會安排好的,你到了北邊,一切都要小心!"
"子彈不長眼,一定要活著!"
"我和孩子都在等你回來!"
丈夫舉起手向自己的妻子孩子揮手告彆。
"不要擔心,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等我回來,就一起送我們的孩子去上學!"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拄著拐杖擠到最前麵,手裡還捧著一雙千層棉鞋。
"兒啊!"
"到北邊打仗要小心!"
"不要像你爸那樣,到現在,也不知道他被埋在哪裡?"
老太太顫抖著,將手中的棉鞋,塞到複興軍的軍官陳大海的懷裡。
"聽說北邊很冷的,到了北邊彆凍著腳,這雙棉鞋我納了很久很久!"
"還有啊!你要注意………!"
老太太不停的囑托陳大海。
陳大海看著手中厚厚的棉鞋,醞釀許久,最終隻是對母親說,
"娘,你放心,我一定會回來的!"
老太太看著兒子離開的身影,想起他爹當年也是這麼跟她說的,之後就去打小鬼子了!"
"結果再也沒有回來了。
"爹爹!爹爹!"
一個小女孩掙脫了母親的懷抱,在碼頭上向輪船的方向跑去。
女孩向輪船上的父親揮舞著手裡的風車,似乎在祈禱自己的父親快點回家。
女孩的父親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折好的紙飛機,拋向空中,紙飛機乘著海風,輕輕落在女孩的手上。
女孩打開手裡的紙飛機,紙飛機的上麵畫著小女孩的畫像,父親對女兒的思念躍然於紙上。
汽笛聲響起,開船的時間到了。
鷹醬的軍艦發出信號後,自由輪發出汽笛的鳴笛聲,輪船上不僅裝著安南的部隊,還裝著大量鷹醬需要的物資。
海防港的碼頭上,隻能聽見此起彼伏的哭泣和告彆的聲音。
人群漸漸散去,但碼頭的喧囂並還在繼續。
工人們開始忙碌地搬運物資,有要賣給鷹醬的物資,有鷹醬運來的機械設備,還有從東南亞購買的糧食。
不遠處的工廠技術人員圍在一起討論接收到的鷹醬工業設備。
街道上,傳出了叫賣聲,城市的煙囪升起嫋嫋炊煙,飯菜的香味逐漸鋪滿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