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春忙不迭的和玉蘭一起收拾東西,興高采烈就準備回去吃飯。天殺的,到底是誰發明的沒有靠背的凳子,她半邊身子都麻了。
“五姑娘,還請帶著你寫的字過來一趟。”謝夫子冰冷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猶如一道巨雷在奚春心中炸響,驚的她渾身毛發豎立。
將一張一張的紙張呈上去,謝夫子細長的眉眼仔細在上麵打量,習慣性將帽子扶正,冷哼出聲:“頑劣不堪,簡直浪費如此好的墨紙。墨滴在紙上都暈成小團了,難看至極。”
奚春被訓的拔涼拔涼的,心都碎了,玉蘭也跟在身後唯唯諾諾不敢答話。
謝夫子輕抬眼皮,瞥見對麵小姑娘快哭出來的可憐模樣,心窩子瞬間被擊中了,歎氣繼道:“你雖說字寫的不好,但並不是全無所長,至少一列是一列,大小也都合適,對於初學者能練成這般已屬不易。但練字可放在課後,你在我講課時不聽,屬於因果倒置。”
嗓音微微震懾:“說的再嚴重點,最基本的尊師重道都不知,今日的大字要寫三篇,明日交予我檢查。”
奚春用力抽了抽鼻子,可憐兮兮的道歉:“多謝夫子教誨,學生定不再犯。”
謝夫子沒在說話,揮手讓她離開了。
奚春手腳頗為不協調的行了個禮,而後顫顫巍巍的被扶出去,心中的不滿衝上天了,天殺的就沒人覺得這個姿勢會麻腳嗎?
走到長廊儘頭,本能的回頭看了一眼,就見冷漠萬分的謝夫子將懷中的一份糕點打開,深深嗅了一口,眼神發亮,忙不迭的吃起來。
奚春語氣萬分確定:“我知道怎麼和謝夫子打好關係了。”
“什麼?”玉蘭傻嗬嗬的詢問,心中嘀咕姑娘可真傻,和夫子打好關係做什麼。
她沒解釋,自顧自的蹲在池塘邊上,玉蘭去討要魚食了,池子裡的金魚長的極好,又肥又胖圓鼓鼓的像氣球,奚春隨手在旁邊找了片葉子逗魚,玩的不亦樂乎。
自開始上學後她就沒有閒暇休息的時光,汴京規定官員每十天可以休沐一天,於是家中的子弟便也遵循起這項規矩,就連忙於學伎的女眷也不能幸免。
奚春作為外來人一向是沒什麼特殊的,不僅不能反抗,還要日日感恩,搞得她都想去佛前誦經了。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府上三位娘子的恩怨情仇,就算她一個才來的外人都能感受到這三人爭權奪位的鬥爭,日日忙著和各家交際,忙著哄老太太。三角關係固然穩固,現在卻呈現二對一的局麵,據她這段時間各種打聽,偷聽牆角,
總算弄清楚了。
薛家大娘子玉檀香以一人之力對抗兩個妯娣二娘子張香雲及三娘子辛秀娘,至於其中的恩怨就要從上一輩說起。
薛老太爺在老太太還未進府就偷摸著納了表妹為妾,老太太還未進門就想行雙開並蒂,奈何被自己親爹死死鎮壓,這才消停。
可薛老太太不知道啊,嫁進府不過兩日就看見他那表妹肚子高高鼓起,一臉妖嬈嫵媚,十足的挑釁樣,恨不得撕了對方的心都有。但木已成舟,世家大族聯姻,各項資源置換,豈能輕易合離。
隻能日日咒罵那黑心肝的媒婆,為了一點錢財如此忽悠人。
奚春聽到這真忍不住了,這做媒的人怎麼如此惡毒啊,古往今來都是誇大男方優點,甚至黑的能說成白的,老實本分都能算優點。
但你說脫離媒婆自己找吧也不行,一是不合禮數,二是要遵循自古以來的婚姻禮數程序,任何一樁婚姻的成功,都需要媒人往來通信,越是高門大戶越依賴媒人,就連皇帝也不能免俗。
但這就十分考驗媒婆的良心,奚春簡直要無語問青天了,她不敢想自己要是被這樣坑了一把該有多難受。
這妖嬈的表妹就是薛家大爺的生母,據說安安穩穩的活到五十多歲,蹦躂的可歡了,前幾年一命嗚呼了。至於薛家二郎和三郎便是從老太太肚子裡爬出來了,一母同胞關係最是密切。
奚春聞言真是嘖嘖歎息,這外祖父玩的還挺花。
宋朝普遍重視長子,長子能繼承家裡大部分資源,自古便是長子勤勉,次子頑劣。薛家大爺為人勤勉又孝順母親,這麼些年就是老太太都挑不出錯,很受老太爺喜歡。
可老太太就不高興了,自己兩個兒子憑什麼矮一頭,還理所當然用起舅家的人脈乾係,這些年他哥哥沒少出力,理智告訴她家和萬事興,可情感總是折磨她。
於是心中總憋著一股氣,在二人的彆扭炒作下,內宅的三個女子往往你來我往的爭鬥算計。
奚春頓時就明白為何四姑娘不喜自己,合著不是一個親姥姥。
但若是讓她評價,隻想罵死這黑心肝的老太爺,人家老太太在乎的是妾室是子女嗎?分明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給到位,非得急於一時,就在等個一年半載的又能如何。
奚春默默哀傷起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表麵風光的夫人院子裡也是一灘糊塗事。
是以如今看來,整個薛府最清閒的就是薛明珠和奚滿糧了,二人不管旁人睡到日上三竿,吃了午膳就上街玩,或者回巷子口的家。
偏偏薛家二老還樂得縱容。
奚春是真羨慕了啊,她爹娘的命也太好了。
但此刻的她聽了幾嘴牆根就忙著給謝夫子準備下午茶,打算狠狠刷一波好感度,具這幾天觀察,謝夫子喜愛偏甜的食物,奚春打算做桃夭十祥錦和牡丹什燕菜。
臨水院有一個用來做飯的小廚房,裡麵東西齊全,各種稀奇的玩意兒都有,她先將奶油加熱熬製出類似於黃油的物質,隨後找出桃子酒,往裡加入縮砂仁,蘋果乾葛和烏梅,將其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
這個過程奚春特意請廚房的許嬸子將其搖晃均勻,要搖成奶蓋的形態。
她稍一思肘,對一旁的雪梅吩咐:“雪梅,你去問陳媽媽看能不能找個家丁砍一根竹子,幫我磨好削成竹筒的形狀,我有用。”
“知道了,姑娘。”
一刻鐘的功夫,雪梅就帶著十幾個竹筒跑來了。奚春又叫人找來雕刻刀,好在後院夠大,院子裡到處都擺著她做好的東西,各種水果形狀的肥皂,還有晾曬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