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樂記》雲:“鋪筵席,陳尊俎。”
劉據、衛青、霍去病、北軍十二將來到會場時,已是太陽落山的酉時。
吏員們已經在會場中擺布好了天子會見群臣的露天場子,數百張蘆席,每席一張木幾,但等級森嚴。
先秦禮製規定:“天子之席五層,諸侯三層,大夫二層,有其嚴格的等級之彆。”
另外,古禮之中,酒具比座次講究更大,所謂爵位,即是酒具與座次組合的等級。
舉凡大宴,最尊貴者用爵,盛酒一合,次等用觶,盛酒兩合,三等用觚,盛酒三合,四等用角,盛酒四合,五等用杯,盛酒五合。
也就是說,地位越是最貴,酒具的容量越小。
各種酒具中又有材質、形製、精粗、銘文等諸多區彆,即或是皇帝犒賞群臣的數百人大宴,就如同今日一般,繁多的酒具也會將每個人的身份等次絲毫不差地表現出來,絕不會出現尊卑混淆。
上酒的大容器也有區彆,三等以上用大尊,三等以下用大壺。
春秋末期,這種繁瑣酒禮大大地簡化淡化,酒具的使用也變得隨意起來,孔子大為感慨,層惋惜長歎:“觚不觚!觚哉!”
觚不再是觚,觚啊!
不過,秦漢既立,百禮諸複,現在的大漢官場,酒具的尊卑講究全盤恢複,官吏聚宴,尋常全部用各種爵,哪怕是民間聚宴,也全部用觶或觚,隻是上酒容器變得隨意了。
以及,《禮記·曲禮上》載,“客徹重席,主人固辭,客踐席,乃坐。”
席的層次,視地位高低而定,“公”要鋪三層席,“大夫”要鋪兩層席,這就叫重席。
既然是天子宴,滿堂朱紫,就不止兩三層的重席那麼簡單了,尤其是所有人正前方中央位置擺了那張大的木案下,擺著九層席。
在大漢立國初期,承襲秦製,主要是以右為尊,但到當今陛下時,頻繁的戰爭,使得軍方的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雖然傳統上以右為尊,但在實際之中,逐漸以左為尊。
不知是故意的,或是不小心的,劉據的座位,設在了右邊上首。
身為儲君,本該與君主一般,單居一席,但在左邊上首的位子,連設了皇子閎、皇子旦、皇子胥三席。
年幼的皇子列席,母親往往會陪著,在三位皇子的身後,所列的兩個側席,一個跂坐著王夫人,一個跂坐著李姬。
劉據緩緩上前,大漢權貴、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如潮水般起身,躬立。
到了上席的位置,劉據沒有急著落座,看了看三位皇子,又看了看皇帝的兩個妾。
李姬坐不住了,慌忙拉著兩個兒子起身躬立,王夫人猶猶豫豫不想起身,可也不得不攜子起身躬立,狐媚的臉上露出屈辱之色。
正式場合,霍去病改了稱呼,靠近輕聲道:“殿下,是法酒。”
在劉據的木幾上,除了一整隻熱氣蒸騰香味四溢的鹿腿,旁邊四碗素菜,分彆是綠葵、藿菜、鮮韭、一盆無名野菜,盛酒的觶中,赫然是真的酒。
而且,是法酒。
一種消暑,性極涼的酒。
隻能春天三月三這天釀製,隻能用春酒曲三斤三兩,隻能用深井水三鬥三升,隻能用黍米三鬥三升,酒曲之糟糠不得讓豬狗羊雞鼠偷食,水須至清至淨,米須淘得潔白光亮,每人隻許釀三甕,然後於中夜三更三點入地窖,藏至次年三月三方可開封,酒甕飲至一半,再加黍米三升三合,不加水加曲,三日後酒甕複滿,至夏、秋飲之,不能窮儘,所謂神異也。
依法治酒,所用自然不會簡單,是為成禮酒令之用。
酒令產生之初,是用以輔助酒禮的,在“酒以成禮”的西周時期,對飲酒的禮儀有著極為具體而又嚴格的規定,為維護酒筵上飲酒的禮法,還設有專門監督飲酒禮儀的“酒監”“酒吏”,來主持“觴政”。
春秋以後,隨著禮崩樂壞、帝王權貴飲酒之風的盛行,酒令漸漸為宴飲娛樂的助興遊戲,但法酒之令卻始終堅持了下來。
而最近的故事,在齊悼惠王劉肥次子朱虛侯劉章,有一次他侍筵宮中,呂後令他為酒吏,他對呂後說:“臣為將門之後,請允許以軍法行酒。”
呂後未加思索便同意了,而後酒酣耳熱之時,呂後宗族有一人逃酒,悄悄溜出大殿,劉章立刻追出,拔出長劍就斬殺了那人。
劉章提著那人的腦袋回到了大殿,並說有人逃酒,已被軍法從事。
呂後大驚失色,卻因法酒和有言在先,連降罪劉章都做不到,隻是散了場。
劉章此舉,是立國初年宮廷鬥爭的一個表象。
五歲皇子閎、四歲皇子旦、三歲皇子胥的觶中,顯然是濃鬱的酥茶,但七歲儲君這,卻是法度甚嚴的法酒,說不是故意為之,怕是說不過去。
“殿下,我居側席,代尊者飲。”霍去病願意放棄尊卑,要坐到劉據身後,代劉據飲酒。
劉據搖搖頭,說道:“大漢儲君豈能不會飲酒?”
聲音不大不小,卻正好能讓近處的那些麵帶玩味笑容的公侯、宗室大臣們聽到。
衛青、霍去病、北軍十二將各據其位,坐到了下首的次席。
戌時首刻,會場掌事撞響了那口古鐘,三響之後,劉徹慢慢走了出來。
“陛下駕到!”
“陛下千秋萬歲!”
所有人同時起身,山呼道:“長樂未央!”
劉徹走到蘆葦席前,沒有坐入大案,直接端起大案上的酒爵,“大漢春秋鼎盛,皆仰諸卿之功德,或為稻粱謀,或為定國將,諸卿,共飲此爵!”
“多謝陛下!”
清涼略冰,沁脾甘醇的法酒一入喉,酒意瞬間上湧,好酒,最是醉人。
不少人的眼神落在了右邊上首位子上,但見儲君仰首,觶中兩合酒已空。
劉徹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醉,才能做糊塗事,隻聽他繼續說道:“今天的射獵,朕準備了一件特殊的賞物,哪位皇子最出色,就可以得到這件賞物。”
黃綢掀開。
一方璃龍金印立時顯現,有人失聲道:“太子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