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期望,這法子失敗了。
但是我可以確定情緒係統的表層生理構架就是如前文所說的那樣。
至於為什麼會失敗,那隻能表明思維是無法全權決定生存期望的。
影響生存期望的,除了思維肯定還有彆的東西。
我懷疑意識就是決定生存期望的最後一個因素。
思維,意識在我的分析裡是兩個東西。
意識,是超高速(瞬間)掃描數據的能力,它的生理功能是,在繁雜的數據中找到重要的數據,並給其標記,使得思維能夠定位這些重要數據。
思維是慢速深度處理數據的能力。它能夠分析所有數據,但是分析麵很窄,隻能在同一時間分析一個事物。在所有數據中,其中的重要數據有不可抗拒,自帶吸引性的優先處理權限。
在下這兩個定義之前,我們回顧下,思維意識運作的過程。
我們身體的眼睛,耳朵,鼻子,皮膚,溫度感受器等等感觀,各自通過其功能接收外部數據,這些數據彙入大腦,需要大腦分析這些數據。
身體各個機製的功能,其實不能單一的來看,要聯合其他的機製,從生存角度來看。
一個生命體要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生存下去,它需要具備幾個能力。
第一個,探查自身身體狀態和外界信息的能力。這部分就是眼睛,耳朵,鼻子等這些器官。
第二個,接收以及分析生存數據,得出生存處境以及應對之法的能力。這個就是大腦。
第三個,驅動生命體自身,去解決當前生存處境的能力。
很顯然,思維意識,就是這裡的第二個步驟。
有人可能對我的這三個步驟劃分,以及分析方法不認同,這裡我稍微做下講解。
這裡我所分析的是驅動生命的其中一個機製,並不包括肌肉骨骼構造,以及氣,血養分輸送或者消化係統。
生命課題裡麵最重要的是底層驅動生命的原理,而非驅動身體運動的骨架肌肉的結構,擁有了一套完整的底層驅動生命的原理,運用它,就可以驅動任何形式的肉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物種。
這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分析方式,有人會疑惑,我為什麼要這麼來分析,這跟進化好像不太相似。請注意,即便是進化,那也是從無到有的。所以一定存在著一套底層驅動生命的機製。
這一套機製,非常之複雜,甚至超過人腦所能理解的程度,但是在我們的理解程度內,還是可以將其慢慢剖析。
回歸正題,思維,意識,是驅動生命的第二環,是用來分析接收到的生存數據,進而得出當下生存處境,以及思考其應對之法的。
那麼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思維意識都是分析數據的能力,為什麼,要在生理功能上將它分開,為什麼不能由大腦一次性完成所有的分析,實現所有的功能?
我覺得是為了降低能耗。如果將思維意識的功能統一,由大腦對所有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有些數據還需要進行深度分析。那麼大腦是怎麼知道哪些數據需要深度分析?
顯然是隻有進行深度分析之後,才能知道。但是如果大腦對所有的數據都進行深度分析,這消耗的能量必然十分巨大,即便是最聰明的人類大腦,也承受不住這樣的分析負擔。
所以必然要想出一個節省能量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將分析生存數據的功能分為兩個單位,一個就是意識,對所有數據進行粗略的分析,標記出其中的重要數據,再由思維對重要的數據完成深度的分析。
停頓一下,大家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我所說的這樣。
大腦的分析能力分化為兩個單位,一個意識,一個思維。意識是粗略分析所有的生存數據,然後將其中需要深度分析的重要數據標記出來。思維是深度分析那些重要數據的。
很明顯,這裡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意識是如何標記那些重要數據的,思維又是如何被那些重要數據吸引,自動的去分析那些重要數據?
我覺得那就是情緒。意識在粗略分析所有生存數據時,可能已經得出了當前生存處境的結果,借由這個生存處境隨之產生情緒。
也就是說情緒並不隻是當前處境的表現形式,更是需要深度分析的生存數據的標記方法。
當然有些需要深度分析的生存數據,並不能產生強烈的喜怒哀愁的情緒,比如白紙上的一個黑點,或者黑白畫中的一朵彩花,但是那種眼前一亮,或者鮮明脫出的感覺不就是情緒嗎?即便沒有那麼強烈,但也正是這感覺讓你注意到了這一條重要數據。
停頓一下,也讓我好整理下思緒。
剛才說了,情緒除了是生存處境的表現形式,其實也是重要數據的標記方法。
很顯然,在意識分析生存數據的過程中,情緒就已經誕生了,根本就沒有等到思維的過程。
生存處境在意識階段就已經分析出來了!情緒隨之誕生。
那麼既然意識可以分析生存處境,那麼意識應當非常強大,它處理數據的能力搞不好比思維還要強,它好像是擁有深度分析的能力?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第一點,意識的分析能力絕對是很強的,畢竟它可以分析所有的數據。但是深度分析能力有沒有就不好說。
情緒能標記重要數據,就表明情緒是在思維之前,意識之後產生的。情緒的產生,需要生存處境的結論誕生,那意識是真的有對當前生存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嗎?
也許意識隻要檢測,掃描到有影響生存的數據,就會誕生情緒。
我覺得應該不是。現實生活中,影響生存的數據,其實有很多,但是我們隻對特定的一些情況,產生情緒。
這個有可能跟記憶有關。記憶中有對特定情況產生情緒的先例,並且這種情況一直未得到解決。也就是說當下時間接收到的生存數據裡麵,有和記憶裡情緒未得到解決的事件情形相符合,便會喚醒那種生存處境,隨之產生情緒。
記憶中未解決的的情緒,就是記憶中某一個時刻的生存處境沒解決,從而產生的情緒。
生存處境未解決,情緒就一直存在,但是由於時間的流逝,或者注意力的轉移,那情緒潛藏了下去。當我們在生活中,再次接收到那種生存數據,就會立刻喚醒之前未處理的情緒。
很顯然,在意識分析生存數據之後,還存在一個重要的生理功能單位,就是之前的生存問題沒有解決,再次遇到時會自動喚醒。
這跟電腦程序中的待辦事項有些相符合。
記憶中那些沒有解決的生存處境,其情緒其實一直存在,並沒有消失,隻要後麵觸發相同場景和處境,情緒就會被喚醒。
停頓一下,再做一下推論歸納。
這次出現了這種類似“待辦事項”的概念。
在生存中,不僅要處理當下的生存問題,還要處理過去遺留未解決的生存問題,還有未來可能產生的生存問題。
意識是對當下生存數據進行分析的。思維可以對當下重要的生存數據分析,也可以推測未來可能發生的重要事項進行分析,還可以對過去未解決的事項進行分析。
但是在待辦事項這個流程裡,是由意識喚醒情緒,再由思維去進行深度分析,求索生存處境的解決辦法。
也就是說生存處境的解決辦法全都是由思維來完成的,情緒是驅動因素,意識是產生情緒的過程。
情緒在思維之前就已經產生了,意識掃描生存數據,隻要有一條數據,與記憶之中未解決的情緒,其生存處境的數據相符合,就會喚醒那情緒。
思考到這裡,我瞬間就明白了,生存期望那方法為什麼會失敗,因為思維根本影響不了情緒,情緒是在意識分析生存數據的過程中誕生的,思維的力量滲透不進去。
失望沮喪的話就不說了,跟你們說你們也承受不住。
其實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懷疑我對情緒的歸納和分類是錯誤的。因為在意識過程,情緒就已經誕生了,根本沒我說的期望這個概念。
確實我現在所說的前後有些矛盾。但是情緒絕對是跟生存處境有關的,並且判斷處境好壞絕對是有一個標準的。
這個標準我不希望是客觀層麵的好壞,或者群體意識對生存渴望有一個統一的相差不大的最低標準。
如果是這樣,情緒根本就沒有解。
那些遇到特定生存處境問題的人,他們的問題長期無法解決,情緒泛濫成災,這會使他們的生命凋零,飽嘗無數痛苦。
他們所麵對的問題,就是無法改變處境,如果處境的好壞判斷標注是一個客觀值,是一個群體意識對生存最低標準的渴望值,那麼他們根本無法通過達到那個客觀值,或者渴望值,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他們的命運會很悲慘!
我不願承認是這樣。
我更加寧願承認,情緒係統是一個多維度的東西,就好像我們現實世界,存在x軸,y軸,z軸一樣,情緒係統化在情緒歸納上是呈現出那個樣子,而在意識維度則是我上文所描述的樣子。
我奢求在多維構造的情緒係統中存在著一個解,那是無數人的救贖,也是世界的解。
感覺前文寫得有些混亂,我頭腦情醒的時候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被身體問題折磨的狀態,有些思考又沒有記錄下來,使得現在推論不足,無法有信服力的講出這些理論。
但是我還是要寫,我是懷著莫大的情緒來寫這些文字,我必須要寫出這個世界不合理的地方。
在上文所說的理論裡,意識是粗略對所有數據進行掃描,並標記出重要數據的能力,思維是深度分析那些重要數據的。
在這個過程中,意識雖然分析了所有的數據,但是我們對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感知和感官的,就是怎麼分析的,分析了什麼全都不知道,就好像程序一樣自動運行一樣。
而思維是我們有感官的領域,往哪方麵去想,為什麼要往哪方麵去想,我們大致知道。
既然思維是一個有感官可以察覺的領域,那麼思維是怎麼去分析那些重要數據的呢?又或者說,在那麼多的數據中,思維為什麼偏要去分析那些重要的數據,而不去分析彆的數據?
那些重要的數據好像具有優先,不得不處理的權限。
這是因為,那些重要數據被標記上了情緒。
正是因為有那些情緒在,我們才能在繁雜的數據中,注意到那些重要數據。
然後又由於情緒的特點,你不搭理它,它就一直存在,會折磨影響你,所以你必然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將思維落在那些重要數據之上,進行分析。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重要數據你不得不分析的原因,也是它們具有優先處理權限,自帶思維磁性的原因。
歸納到了這裡,其實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在意識領域,分析所有的數據,都是無感的,為什麼在思維領域,分析重要數據,是有感的。
大腦明明是可以像程序一樣自動運行的,意識可以,思維怎麼就不行?思維為什麼要繞一下,需要情緒這個驅動因素?
……
回歸正題,上文講了思維,意識的運作過程,我們在回到情緒的歸納維度,來分析一下情緒的誕生過程。
意識分析生存數據,從而得出當前生存處境,隨之誕生誕生情緒,引發思維思考,尋求解決辦法……
在實際生活中,在科研中,情緒的誕生過程,是和激素是有關的。
我們所描述的情緒誕生的過程,還沒有講到激素的概念。
進化是從無到有的,我們依然從無到有的思維進行分析。
思維意識既然已經判斷出了生存處境,為何就不能直接由生存處境生出情緒,這個過程更加直接,更加簡便,為什麼還要經過激素這一個過程呢?
情緒是生存處境的表現形式,這是在原理上的,但是在實際肉體裡麵,為什麼不用這套原理,由大腦直接發出生出情緒的指令,卻偏偏要多激素這個過程?
激素就代表了情緒?或者說激素就是在肉體維度上生出情緒的一個過程?
就好像聲音一樣,在程序裡,隻是一串數據,但是實際傳出聲音來,還是需要喇叭產生振動,從而產生聲音。
激素與情緒的關係,是不是類似於這種?
聲音的本質是振動。
情緒在生理層麵是神經電信號,但是在肉體,現實世界層麵,它的本質是什麼?
也許這就跟激素有關,激素在肉體裡麵,一定產生了某種物理或者生理化學現象,從而誕生了情緒。
了解這個過程,也許我們就掌握了造物的力量。
我們先假如一下,情緒在肉體層麵,是通過激素誕生的一種感覺。
那麼各種各樣不同的情緒,一定對應各種不同的激素。
由此我們可以來猜想一下,情緒是由身體哪個部位產生的。
情緒由多種激素組合而成,大腦構造緊湊,顯然不具備產生所有不同種類激素的功能。它可能能夠產生幾種,剩下的其他類型激素就隻能外包出去。
在這個思維模式下,激素外包是必然的。
並且激素外包顯然不能交給指甲,體毛,這些容易受損的部位,因為一旦受損,就無法產生激素,情緒就無法生成,所以外包激素的隻要是一些得到保護的器官。
由此我猜想,體內的心肝脾肺腎,應該就各自外包了某種激素。
腎主恐,肝主怒,肺主悲,等等,這個說法也許是真的。
……
這些都隻是一種推測,我也有其他的思考,缺乏論據,就不寫出來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講,那就是思維意識運轉的原理。
思維意識是怎麼由a聯想到b的?
再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考慮,思維怎麼不由a想到s,或者w。
打個比方,雪地上有一串月牙型的腳印,由此我推測,這是馬的腳印。
在這裡,我充分知道月牙型的腳印,隻有馬這個動物符合,其他動物,貓,狗,老虎都不符合。
所以我不會推測出來這是其他動物的腳印。
很顯然在這個腳印問題中,馬的腳印是正確答案,其他動物的腳印是錯誤答案。
思維由a聯想到b,而不是聯想到s或者w,是因為思維具有邏輯性。
它遵循了一條法則,那就是事物正確發展的規律累積而出的經驗。
思維要由a聯想到b,必須符合事物正確發展的規律。
很顯然,再邏輯性誕生前,必須知道由a到b事物發展的正確道路,而不是由a到s或者w。
也就是說,支撐邏輯性的是背後的一個龐大的數據庫。
這個數據庫裡儲存有所有事物正確反展的經驗。
有了這個數據庫,我們才有邏輯性,我們才知道由a應該聯想到b,而不是s或者w。
那麼支撐我們思考,給我們邏輯性的,這個龐大數據庫,是先天存在?還是說是記憶庫儲存的數據?
很多人覺得可能是記憶庫,但我不這麼認為。
如果邏輯性是靠記憶庫堆起來的,比人記憶力還要強的動物可是有很多。
比如猩猩,或者壽命久遠的動物,幾百年記憶累積,它們的邏輯性應該非常強大,智力應該很高,但實際上,人類是獨一無二的物種,即便記憶力比不上這些動物,人類的智力,邏輯性也是最高的。
由此我推測,支撐思維具有邏輯性的,不是記憶庫,而是先天存在的一個數據庫。
那個數據庫裡儲存有所有事物正確發展的知識,所有生命體是靠它具備的思維邏輯性,邏輯性強不強,除了跟大腦容量,構造有關之外,恐怕跟訪問這個數據庫的權限和頻次是有關係的。
傳言宇宙中,存在著一個阿卡西記錄的東西,這東西裡麵儲存有整個宇宙所有的知識。
有些偉大的科學家,例如特斯拉,他的理論發現,就是從其中讀取出來的,好像聽過相關的報導。
由此來看,我們人類能夠擁有這麼高的智慧,搞不好是得到了上天的賜予,而不是源於我們物種的獨特性。
人類的智慧,思維邏輯性,是源於某種恩惠,使得我們獲得了訪問那個數據庫的較大權限,和較高的訪問頻率,由此我們才站在了所有物種之巔。
我現在懷疑,我身體變成這個鬼樣子,就是通過某種方法,在我沒有感知的情況下,獲得了奇葩思維方麵較高的訪問權限,或者說超過了在一定時間內的訪問頻次。
我的這個思維能力不是所有事物的邏輯能力,隻是單一的奇葩思維能力,能由事物的某一個點,在中間搭建合理性,創造出一個奇葩點。
這個能力隻能用來嘩眾取寵,在事物發展的邏輯能力上,我跟大家是一樣的。
我這個嘩眾取寵的能力並非正常獲得,是通過強製性思考獲得的,也就是強硬的增加訪問頻次。
也就是說我的大腦應該是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