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形勢,今日案子必是要判的,否則禦史彈劾本官的折子很快就要到內閣,二公子您看?”
高二公子心裡暗罵王申老奸巨猾。
已經明擺著要保全自己官聲,還讓他看,不就是想讓他高家表態?
如今與他爭論也無用,如何將高家的影響降到最低才是該考慮的事。
高二公子對王知府拱手,道:“還望府台大人稍等片刻。”
“無妨無妨。”
王知府極好說話。
給高家方便就是給他自己方便,他必定是要通融的。
高二公子緩步走向癱坐在地上的高管事。
那高管事本是垂頭看地,眼前突然多出一雙黑色的靴子,他心中一暖,緩緩仰頭,喊了一聲“二少爺”。
語氣裡滿是悲切懇求。
他是為二少爺辦事,二少爺時常誇他事情辦得好,也給了諸多賞賜。
如今到了這步田地,也隻有二少爺能救他。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雖為主仆,感情還是極好的。
高管事如此看到二少爺,就仿佛看到了脫身的希望。
二少爺卻是雙眼一眯,一腳踢在高管事的胸口。
高管事還未反應過來就被踹翻在地,堂下鴉雀無聲。
二公子怒斥:“大膽惡奴,竟敢打著高家的名號出入煙花之地,是誰人指使你誣陷陳童生?”
高管事錯愕地看向二公子,見他眼底的威脅之意,渾身就是一抖。
外頭都以為二公子光風霽月,一直跟在二公子身邊的他卻知道二公子如何心狠手辣。
二公子這是要讓他獨自將事背了。
他乃是高家的家生子,他的爹娘兄弟姐妹都是高家的奴仆,就連他的媳婦孩子賣身契也在二公子手裡捏著。
若他今日敢將高家拉下水,二公子必不會心慈手軟。
高管事心口泛起一股股酸水,仿佛要將他整個人都浸泡其中。
他已經全然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腳,隻能用儘全身的力氣道:“沒人指使,是小的自己乾的。”
話一出口,他仿佛找到了力氣,立刻大聲道:“小的見這陳硯一次次對二少爺和七少爺不敬,就想為二位少爺出口惡氣,才找到暖煙行了此事!”
陳硯知道今天的事要到此為止了。
這二公子倒是果斷,立刻將事情全推給下人,就像兩年前的科舉舞弊案,他們能毫不猶豫將周榮推出去。
高家毫無仁義可言。
高二公子轉身,對堂上的王知府拱手,朗聲道:“府台大人,此事已經明了,是我高家的惡奴所為,我高家絕不包庇,還望大人嚴懲!”
王知府看向公堂下旁聽的眾人,又看一眼高明遠,朗聲道:“二公子如此明事理,本官甚是欣慰。”
一拍驚堂木,王知府朗聲道:“按大梁律例,賤籍辱功名者,杖三十,主犯三十杖,從犯十杖。”
大梁的府官審案時,手邊會有竹筒,用以存放令簽。
簽桶裡有白頭簽、黑頭簽和紅頭簽。
白頭簽每簽一板,黑頭簽每簽五板,紅頭簽每簽十板。
王知府抽出三支紅頭簽丟到高管事麵前,立刻有衙役將其壓倒,板子抽在皮肉上的悶響混合著高管事的慘叫響徹整個公堂。
三十板子打完,高管事屁股上的衣服已經被血染紅,人也暈死過去。
暖煙見此,早嚇得花容失色。
世人總是對柔弱美豔的女子格外憐惜寬容,見到美人如此淒慘,不少士子心生不忍,心中暗暗感歎十板下去,美人怕是要香消玉殞了。
不過律法在此,他們也無力改變。
再看立在公堂之上的陳硯,紛紛搖頭。
到底還是年紀小,哪裡知道憐惜為何物。
王知府抽出一支紅頭簽,往暖煙麵前一丟:“行刑!”
見到衙役們朝她走來,暖煙眼前一黑,昏死過去。
重板子砸下,劇烈的疼痛又將她驚醒。
皮肉裂開的疼痛讓她痛呼連連,惹得不少自認風流的士子們不忍再看。
十板子打完,那暖煙已經暈死過去,煙柳閣的老鴇瞧著她那慘樣,險些不想要她。
到底是自己的搖錢樹,還是讓人將她帶走。
王知府退堂後,陳硯本要離開,卻被王知府叫到了後堂。
此時的王知府已經脫下了官帽,正端著茶碗,一下下刮著茶葉。
低頭一看,陳硯端端正正站在屋子中間,一臉坦然。
瞧著他這樣,王知府胸口火燒火燎。
真來氣!
王知府將蓋子砸在碗上,又將碗重重放在桌上:“你真有能耐。”
這話從一府之尊嘴裡說出來,實在讓人腿軟。
陳硯倒是順勢拍起馬屁:“仰仗座師公正廉明,愛民如子,學生方才敢報官為自己討回公道。”
王知府被氣笑了。
合著他點了這小子為第二名,這小子就是這般報答他的。
府試的座師雖比不得鄉試會試的座師,到底還有一層師生關係在。
可聽到陳硯一口一個座師,一口一個學生,王知府心裡火氣更甚,語氣也更冷了幾分:“自古神童眾多,能真正做出一番作為的卻是寥寥,你可知為何?”
陳硯恭敬:“學生不知。”
王知府道:“因他們年少成名,多自負,必不會對權勢心存敬畏。他們卻不知,隻有才學是無法保全自身的,在權勢麵前,他們與目不識丁的莊稼漢無異,你可明白了?”
陳硯低頭:“學生受教了。”
他並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王知府在點撥他,他是受這份恩情的。
聽不聽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王知府見他如此輕易應下,就知道陳硯根本沒聽進去。
看著如此年幼的童生,王知府斂下情緒,意味深長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韜光養晦,待到自己有能力與之對抗,方才是明智之舉。”
一個農家子與高門大戶對抗上,多半是農家子受了委屈。
王知府自是知道這個道理。
可他不想讓一株幼苗還未成材就被摧毀,也就多說幾句。
王申也是農家子出身,自是知曉農家子想要出頭如何艱難,對陳硯也就多了幾分真心的關切。
陳硯朝著王申深深作了一揖,態度越發恭敬:“多謝座師指點,學生此番也不過是為求自保,若今日學生不報官,往後有心人將煙花之地女子攔學生馬車之事傳去彆處,學生的名聲就要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