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1 / 1)

推荐阅读:

一九九三年,八月,正值盛夏。

臨近中午,炎熱的日頭也擋不住放暑假的小孩子玩樂的心思。

“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

大雜院裡,一群孩子正在邊跳繩,邊唱著兒歌。

三歲的嘉魚捧著腦袋,坐在自家小板凳上,就這麼安安靜靜的看著。

她對這首歌自然是很熟悉的,以前她也是從小唱到大的。

現在嘛,她對這些可沒啥興趣了。

對於嘉魚來說,重新體驗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任誰把自己活活累死,也不想再多思考問題了。

想起上輩子的悲催生活,三歲的嘉魚都忍不住發出沉重的歎息。

嘉魚覺得自己還算幸運,沒有穿越,也沒有重生,而是重新投胎。隻不過,沒喝孟婆湯。

她還記得上輩子是八零年代出生的人,生活在某個閉塞的小山村裡。

哪怕她拚命讀書,也逃脫不了被家裡要求換親的命運。那年初中畢業,她才十六呢。

隻是她比較幸運的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知道她的遭遇,就上門阻攔。可家裡人實在太堅定了,因為嘉魚還有一個大哥在打光棍呢。

老師見勸說不了家裡人,於是幫她在外麵找了一份工作。

那時候也才九十年代末,在外麵打工的人不算多。

能從小山村走出去賺錢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父母盤算一番,覺得出去賺錢比換親更劃算,於是同意她出去打工。

要求就是每個月工資全都寄回家裡。

嘉魚就這麼獲得了離開家裡的機會。

出去之前,她覺得自己的命運是被掌握在彆人手裡的,父母要她怎麼樣,她就必須遵從。這是身邊無數同齡人的命運。

出去後,她才知道,原來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為了不拖累老師,不給老師惹麻煩。前兩年,她把工資全都寄回家裡了,然後第三年她滿十八歲成年了,就和家裡人說老師介紹的單位不行了,她自己找了一家更好的廠,可以賺更多錢。

家裡人同意之後,她就從老廠辭職了。換了一家新廠。這樣一來,哪怕她後麵出啥事,家裡人也不能去找老師麻煩了。

頭兩個月給家裡寄了錢之後,她就直接消失匿跡了。

拿著僅有的錢,去了另外一個遙遠的城市。

不用給家裡寄錢了,她邊辛苦工作,邊省吃儉用,終於存了學費可以上夜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學有所成,終於有了夜大畢業證。

千禧年那會兒,哪怕是夜大的學曆在一些廠裡也是很有用的。加上嘉魚自己腦子也不錯,膽大心細,還知道在公司管理層麵前露臉,她很快就從普通工人升職為主管。

工資增加了不說,工作也更輕鬆了。

位置變了,眼界開闊了。嘉魚也發現了更多的商機。

她所在的廠那會兒是專門給人做插座開關一類的。

嘉魚就利用休息之餘,出去跑市場。

不斷的嘗試和摸索,終於讓她找到一些銷路。時機成熟之後,她直接辭職,從公司員工變成了公司的代理商。

而且嘉魚還不止代理這一家,她和附近一些廠的員工也熟悉,從中選了一些鞋服之類的產品進貨售賣。

那會兒生意還算好做,嘉魚自己又肯吃苦。幾年時間,就開了幾家店。

有錢買房之後,嘉魚就找了律師,幫她回去轉戶口。

她自己則再也沒有回去找家裡人。

隻答應在父母到了退休年齡之後,每月為父母支付一筆法律範圍內的贍養費。足夠兩老在老家安度晚年,算是了結了這一場生養之恩。

徹底在外麵落地生根之後,嘉魚是越發有乾勁兒了。

那會兒網購出現,新的商機讓她興奮。讓她對賺錢充滿了激情。沒日沒夜的運轉,大部分時間隻睡不超過五個小時,而且經常不吃飯。

等到她三十多歲的時候,錢是賺到了。但是身體也垮了。

嘉魚想到這,又忍不住歎氣。

她的大平層啊,才裝修好的。

銀行裡的錢還沒存夠呢,還打算著等生意不好做之後,就提前退休,去環遊世界呢。反正她也不是賺錢狂魔,錢夠用就行了。

誰知道命運無常。

現在她又有了新的人生。隻是沒想到,她不是往前投胎,而是往後……從二十一世紀,投到了九十年代。

這一次她出生於1990年。嘉魚曾一度疑惑,這還是不是她曾經那個世界,如果是,那這個世界豈不是還有上輩子的她?

不過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現在弄清楚也沒有意義,因為她沒有改變的能力。

她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好好長大。

這輩子還算好,出生在了城裡,而且因為政策原因,她還是家裡獨女。

剛出生那會兒家裡挺窮,她還挺擔心又要吃苦來著,沒想到她這輩子的爸黃國棟竟然還是個深藏不露的人。看著挺憨厚一人,竟然挺有生意頭腦。

她才滿月的時候,黃國棟就從效益不好的國企服裝廠離開了,去小學門口擺攤賣零食。

雖然是小本買賣,可也比黃國棟以前賺得多。

於是家裡這日子也算有點盼頭了。

不過讓嘉魚有些無語的是,已經三年了,黃國棟那零食攤子唯一的變化就是從一米長的攤位變成了兩米長的攤位,其他愣是一點沒變。

三年啊……這還是在九十年代,下海做生意最容易發財的時代啊。

顯然,黃國棟有生意頭腦,但是不多。

還有就是,嘉魚確定黃國棟重男輕女,對她這個閨女是不喜歡的。

雖然平時在她媽陳美霞女士麵前,黃國棟表現得對她很喜歡,但是嘉魚確定黃國棟其實不喜歡她。

這輩子她的記憶是從周歲之後才開始慢慢越來越清晰的,周歲之前她隻懵懂的記得自己有上輩子,其餘的時間都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但是她還記得黃國棟對著繈褓中的她罵了一句死丫頭!

似乎還說了一句什麼要不是為了什麼,就把她扔了之類的話。

就憑這些,再看黃國棟平時對她那虛偽的笑容,嘉魚就知道這輩子的爸壓根不喜歡她。嘉魚平時也不喊他爸,跟著她媽陳美霞女士,一起喊老黃。美其名曰愛稱。

所以一直以來,嘉魚也沒有對老黃的事業指手畫腳。

倒是偶爾故意的不經意間提醒陳美霞女士 ,把控好家裡的經濟大權,免得老黃賺了錢之後就飄了。就想著要去外麵找人生兒子了。這種事情嘉魚以前看多了,自然會有所防備。

“魚魚,回家吃飯啦!”

身後傳來陳美霞女士洪亮的聲音。

嘉魚下意識就站起來,轉身就往家裡跑。還不忘把自己的小板凳抱著回家。

大院裡的長輩們看到了,紛紛笑了起來。

“美霞家這閨女可真是乖巧,一喊就回家,不像我們家那個,整天找不到人。”

“這不用說,嘉魚這孩子就是咱大院最好帶的孩子了。聽說當初美霞帶著她去上班,把她放放籃子裡,她愣是沒吭聲。”

“長大了也沒見她吵鬨的,整天就坐在門口看著大孩子玩。”

“美霞有福氣啊。”

這些誇讚,嘉魚已經聽得耳朵長繭子了。她從小不鬨夜,壓根沒吵過大院的人,光這一點,就讓大雜院裡的鄰居們常年誇讚了。

在這些鄰居長輩們心裡,嘉魚就是傳說中彆人家的孩子。

但是陳美霞女士很喜歡聽,甭管聽到多少次誇讚,這會兒依然一臉驕傲。

拿著熱毛巾給回到家的嘉魚擦手擦臉。

雖然嘉魚比一般孩子乾淨,但是陳美霞照顧她很細心。

擦乾淨後,嘉魚乖巧的坐在自己自製的椅子上麵,陳美霞將她的碗筷放好。笑著揉揉她的腦袋,頗有些愛不釋手。

嘉魚也笑了笑,她對這輩子的母親陳美霞女士還是很喜歡的。

從剛出生的時候因為上輩子遭遇,她看誰都覺得不靠譜,到後來在新的母親的照料下,漸漸感受到何為被人愛護的感覺,嘉魚也就打心眼裡認了陳美霞這個母親了。

陳美霞女士很漂亮,柳眉彎彎,杏眼水潤的漂亮。聽大夥兒說,當初也是服裝廠一枝花。被很多人追求。其中條件比黃國棟好的也多的是。甚至黃國棟隻能墊底。

可是陳美霞女士原生家庭不大好,導致她一心隻想找忠厚老實的男人過日子。於是一張國字臉,五官平平,氣質憨厚的黃國棟就被她選中了。

嘉魚很想告訴陳美霞,男人靠不靠譜不在於長相。

可是現在說這話也晚了。嘉魚也打定主意了,既然她認可了這個媽,以後這個媽的幸福就由她來守護了。

黃國棟要是能裝一輩子好男人,那就給機會他裝。

要是敢不老實,嘉魚就讓他後悔。

對了,這飯桌上咋沒看到黃國棟?

嘉魚往家裡看了看,問,“老黃不回來吃飯嗎?”

黃國棟那攤位雖然常年都擺著,但是寒暑假的日子一般都是晚出早歸。畢竟學生們放假了,守時間長了也沒啥意義。

陳美霞道,“說是要去談新生意呢。做生意的事兒,咱也不懂。”

嘉魚不滿,“可彆學壞了。”

“你這個小孩子,懂什麼?”陳美霞忍不住笑了笑。

“總是小大人一樣的,你才三歲呢。彆整天操心你爸的事情。”

嘉魚歎氣,“反正我聽院子裡的奶奶們說的,有些人下海做生意,就變壞了。我也不小了,我三歲了。”

她從小到大,在黃國棟麵前就很少說什麼話。但是和陳美霞相處多,就做不到完全避免,所以她乾脆在陳美霞麵前就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早慧的孩子,兩人單獨說話的時候,她偶爾就會冒出一些超出年齡的語句,讓陳美霞漸漸的習慣。現如今,兩人說話的時候,哪怕嘉魚才三歲,也可以說一些老氣橫秋的話了。

陳美霞也確實習慣了孩子這樣,不過她還是不想嘉魚小小年紀就為家裡操心。

她可專門找老人們打聽過了,說這樣的孩子心竅開得早,可是也容易影響身體發育。畢竟整天操心了,這身體能好嗎?

於是笑道,“放心吧,你爸賺再多錢,也是我管著。好好吃飯,長高高。”

嘉魚這才點頭,埋頭吃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身體好,一切才好說。

她細嚼慢咽的,努力讓食物消化。而且她講究營養均衡。這兩三年黃國棟的生意還行,比起一般人家,黃家的日子說不上富裕,但是也算不缺吃的。特彆是陳美霞這個母親很愛她,她但凡說想吃什麼,隻要家裡買得起的,就會買給她吃。

比如這每周的菜譜就是嘉魚自己定的。

有青菜,有魚蝦。偶爾還能吃上一頓牛肉。

在這大雜院裡,嘉魚的夥食是相當不錯的。

政策不是說了嗎,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吃完飯,陳美霞就將涼水浸泡的西瓜拿出來了。準備下午解暑。

一切準備就緒的,她就拿出準備好的布料,坐在縫紉機前麵做衣服。這是給嘉魚做的裙子。

陳美霞是在服裝廠做工的,做衣服的技能自然是有的。嘉魚從小到大的衣服基本都是她親手做的。穿在身上好看極了,可不比人家百貨商場買的差。

嘉魚早過了對新衣服期待的年紀了。她坐在竹床上,打著哈欠,“媽,彆做了。你睡午覺,下午還要上班呢。”

“下午不去了,就上半天班。”陳美霞頭也不抬道。實際上,她心裡也鬱悶呢,因為廠裡最近效益是越來越差了。工資不按時發放不說,連工作時間都減少了。這可不是一個好信號。

陳美霞現在都很擔心,廠裡要減員,到時候她沒準就要被下崗。

當初她隻是廠裡的臨時工,黃國棟離職之後,才讓她頂了崗。自然比不得彆的老工人那樣關係硬。而且她可是在服裝廠得罪過領導的。

哎……

這些事兒,陳美霞也不敢和閨女說。免得人小鬼大的小閨女又瞎操心。

陳美霞不知道的事,即便她不說,嘉魚也是想到了。

嘉魚雖然對九十年代城裡的生活是陌生的,可是這個時期一些情況,她還是了解的。

做生意的人,也大概的會了解一下時代的變遷經過。

九十年代,好些人都從國營廠出來了。

看樣子,她媽這工作也不穩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