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低調行事(1 / 1)

推荐阅读:

何裕柱思索片刻,從口袋中取出1000元:"解成,這些錢給你,院子有事隨時找我,也順便關照下雨水。"

這是在培養自己的勢力。

見閻解成有所表示,何裕柱自然想拉攏人心。

自己去鴻賓樓工作後,對院內情況了解會減少,而雨水獨自在家,也需要有人幫忙。"這是給我的?”

看到這大筆金額,閻解成一時震驚,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千塊無疑是巨款,何況他還從未擁有過這麼多錢。

何裕柱見閻解成主動打招呼,便回應道:“既然你喊我柱哥兒,那這點心意就收下吧。”

閻解成接過一千塊錢,立刻高興地承諾:“柱哥兒,您放心,院裡有任何動靜,我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您。”

儘管閻解成平時不算安分,經常在院子裡調皮搗蛋,但他的消息靈通程度確實令人佩服。

相較於院裡的成年人,他對各種事情的了解反而更快。"好,就這麼定了。

替我向三大爺致謝送書的好意。”

何裕柱說完,閻解成急忙點頭離開,不忘帶上裝書的袋子,“柱哥兒,我必須帶走,不然我爹非揍我不可。”

何裕柱聽完忍不住笑了。

……

飯後,何裕柱為雨水規劃了上午的學習安排,隨後便徒步趕往鴻賓樓。

當他到達時,時間已經接近八點,幾乎就是上班時間。

一路上雖然辛苦,但他依然充滿期待。

看到偶爾駛過的自行車,何裕柱心裡暗自發誓,以後掙到錢了一定要買一輛。

進入酒樓後,有夥計招呼他:“柱子,李師傅讓你去後廚找他。”

……

……

“好的,我馬上過去。”

何裕柱回應完便徑直走向後廚。

經過昨天的介紹,鴻賓樓的人對這位新來的柱子都已熟悉。

雖然年紀不大,但李師傅直接收他為徒,並且由楊老板評定為後廚二灶的位置。

這個級彆可不是隨便就能獲得的。

若沒有真才實學讓大家心服口服,即便有李師傅的背景也不行。

而且柱子為人謙遜,從未因得到重視而驕傲自滿,這讓大家都對他印象很好。

……

穿過前廳,何裕柱來到後院。

這裡雖還未正式開餐,卻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除了準備食材,幾位大廚正帶著徒弟們邊乾活邊講解。"柱子來了!”

有人喊道。"各位師兄弟,大家好。”

何裕柱熱情回應。

鴻賓樓的廚師間有著特殊的師徒關係,與普通餐館裡的流動廚師不同,大家常以師兄弟相稱。

何裕柱也向眾人打了招呼。"柱子,李師傅在廚房等你。”

熟悉的話語讓何裕柱有些疑惑,但他點點頭徑直走向廚房。

此刻,廚房裡隻有李保國一人,其他人正在後院幫忙。

見到何裕柱進來,李保國轉過身來。"師傅,您找我?”

“嗯,我發現你昨天適應得挺好。”

儘管這是何裕柱第一次上灶,但他在後廚的表現已得到認可。

即便隻是二灶,他的手藝卻頗受顧客讚賞。"你都已經當上二灶了,怎麼還在乾學徒的活兒?”

李保國繼續說道。

何裕柱回答:“師傅,我剛到後廚,年紀又輕,成為二灶隻是說明我的廚藝尚可。

這些切菜備菜的事不影響我炒菜,也讓其他師兄沒什麼可說的。”

他還有一層沒說出口的想法——乾得多,技能提升得也快,對他而言這是好事。

李保國聽後心中暗喜,覺得何裕柱心態很好。

昨日聽說他升為二灶仍堅持自己動手時,就對他的品行刮目相看。"行,既然你拜我為師,從今天起我就開始教你。

我擅長川菜,今天先教你做麻婆豆腐。”

何裕柱聽聞師傅要傳授廚藝,立刻集中精力仔細聆聽。

那個時代,這類核心廚藝是謀生的重要技能,除了特殊情況,絕不會輕易外傳。

提到麻婆豆腐時,何裕柱心中一震。

這道菜堪稱川菜的經典之作,因其經典,也最能檢驗廚師的技藝。

為什麼同樣的菜你做得最好吃?這就是師傅要傳授的關鍵所在。"我先演示一次,你仔細看,然後反複練習。”

李保國說道,何裕柱認真傾聽。"首先是食材的選擇。”

李保國一邊說,一邊走到灶台旁。

這裡早已備好了所需材料:豆腐、牛肉、豆瓣醬、蒜苗、花椒、醬油等。

逐一介紹完後,他取出一塊豆腐,“要選用嫩豆腐,這樣口感更佳。”

接下來便是展示刀工。

不知何時,李保國手中已握著一把菜刀,手腕輕搖間,刀刃在砧板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

聲。

片刻之後,潔白的豆腐便被切成大小一致的小方塊。

尋常學徒若無十餘年的磨煉,根本無法達到這樣的刀工水準。

隨後,李保國在鍋中加水燒開,放入少許鹽,再將豆腐下鍋煮至熟透,撈出備用。

接著倒入先前準備的調料翻炒,再加入豆腐。"豆腐下鍋後,不要用鍋鏟,嫩豆腐容易碎,可用鍋勺輕輕推動,更多地依靠手腕轉動鍋體,讓豆腐均勻受熱。”

李保國專注操作,言簡意賅卻句句切中要害。

這些技巧,若無人指點,即便摸索多年,也可能不得門徑而入。

何裕柱雖有係統輔助,卻仍認真聆聽李保國的教學。

畢竟,這些烹飪技巧他尚未完全掌握。

隨著李保國的操作,廚房中迅速彌漫出濃鬱的麻婆豆腐香氣,令何裕柱食指大動。

李保國作為鴻賓樓三大主廚之一,確實名副其實。

據說他曾有機會成為國宴大廚,但因某些原因選擇留在鴻賓樓。

即便如此,他在川菜領域的造詣,在三位主廚中依舊首屈一指。

待麻婆豆腐裝盤後,李保國才轉向何裕柱問道:“剛剛的步驟都記住了嗎?”

以李保國的經驗來看,能讓何裕柱記住兩三分已屬不易。

畢竟他年紀尚輕,又是初次接觸這類技藝。

要真正掌握這道菜的精髓,至少需要一個月的反複練習。"嗯,大致懂了。”

何裕柱並未誇下海口,但心中已迫不及待想嘗試一番。

見狀,李保國點頭表示認可,“行,你今天做完其他事空閒時可以試著練練。

食材費用我跟楊老板說一聲,算在我的賬上。”

此話讓何裕柱心生感激。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後卻是數萬元的成本。

他鄭重承諾:“師傅放心,我一定好好練習。”

直到李保國離開,何裕柱立即著手製作麻婆豆腐。

他依照剛才李保國的演示一步步操作,直至切完豆腐時,突然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咦……”

何裕柱無意間瞥了一眼係統界麵,驚訝地發現,自己在製作麻婆豆腐時,熟練度竟然提升了兩點。

【廚藝+2】

【廚藝+2】

在此之前,他的熟練度隻增加一點,而學會麻婆豆腐後,每次都能增加兩點。

難道說,隻要解鎖新的菜譜,就能加速熟練度的增長?

帶著這個疑問,何裕柱立刻進行了嘗試,結果發現隻要做與烹飪相關的事,熟練度都會增加兩點。

他心中頓時充滿信心,這與他的猜測一致。

不過他也明白,能夠帶來這種效果的菜譜,至少需要像李師傅這樣的頂級廚師親自傳授。

若是隨意從路邊攤找來的食譜,可能無法達到同樣的效果。

儘管如此,何裕柱還是感到非常高興。

這樣一來,他的廚藝提升速度幾乎翻倍。

……

【姓名:何裕柱】

【技能:廚藝3級(19345000)】

看著係統麵板上的數據,何裕柱乾勁滿滿,決心儘快提升到4級,從而改善自己的待遇。

於是,他全身心投入到炒菜中。

一上午轉瞬即逝,直到最後一桌客人離開,他才有空稍作休息。

後廚的學徒們都聚集在院子一角等待員工餐。

幾位二灶師傅注意到何裕柱整個上午都沒停歇。"柱子,你今天可真拚啊。”

他們對這位新晉二灶刮目相看。

何裕柱性格謙和,乾活積極主動,早已贏得不少好感。

但今天的表現更是讓大家刮目相看,整整一個上午,他不僅完成了本職工作,還利用間隙不斷練習麻婆豆腐,仿佛不知疲倦。

一些主灶看到後都感到自歎不如。

天賦本就不差,又如此勤奮,鴻賓樓可能會走出一位大廚。

鴻賓樓現有學徒若乾,二灶師傅七八位,主灶師傅三人,大廚僅兩人。

再往上,便是三位鎮場主廚。

通常來說,三個主灶師傅足以應對大多數客人。

而大廚,則主要服務一些講究的顧客。

至於主廚,基本是鴻賓樓的支柱,平日出手不多,但接待的都是有身份之人。

眾人也在想,柱子是否能成為鴻賓樓的第三位大廚。

何裕柱聽聞這些話,謙遜地回應:“各位師兄,我年紀尚輕,基礎薄弱,無法與各位相比,隻能靠這些笨方法練習。”

儘管大家隻是隨口一說,但若他直接答應,難免顯得張揚。

因此,他選擇低調行事。

況且,即便隻做學徒的工作,他的熟練度也能不斷提升。

在眾人交談時,何裕柱瞥了一眼係統麵板。

此時,廚藝熟練度已超3500,照此速度,今日或許就能升至四級?

若廚藝達到四級,那便相當於鴻賓樓大廚級彆。

即便是在其他小餐館,也可被視為主廚。

當然,何裕柱並無跳槽之意。

鴻賓樓平台廣闊,楊老板對他不錯,更重要的是,他的師父還在。

傍晚六點左右,天色漸暗。

鴻賓樓前廳早已座無虛席。

每個時代都有富人,更何況現在還未進入票證時代,也沒有公私合營,外出就餐者眾多。

許多人為鴻賓樓這塊老字號慕名而來。

就在此時,

鴻賓樓門口,幾輛軍綠色大卡車停下。

數道挺拔身影相繼走下。

他們是軍管會成員。

旁有客見狀,隻掃了一眼便不再關注。

鴻賓樓常有大人物光臨,軍管會成員在此用餐也屬平常。

二樓包廂內,幾名軍管會人員相繼入座,約莫六七人。

他們與服務員寒暄幾句,顯係常客。

服務員迅速安排妥當。"老張,鴻賓樓的麻婆豆腐堪稱一絕,今日定要品嘗一番!”

說話者為國字臉中年男子,被喚作老張者則戴眼鏡、穿素色大衣,眉宇間透著幾分英氣。

其餘人圍坐兩側,似有意無意護衛二人。

國字臉名王衛國,戴眼鏡者乃張春明,皆為軍管會隊長。

此次聚餐意在慶祝近期任務圓滿達成。

聽罷王衛國之言,張春明笑著回應:“我是地道四川人,經你這般推薦,自當一試。”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