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紫嫣微微皺眉,但也沒有說什麼,畢竟連她也都覺得女帝陛下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
陳慶猶豫了一下,最終開口道:“無論如何,自己小心一些。”
宮紫嫣就算再厲害,但也是個人,那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會發生些什麼事情誰也預料不到。
“知道。”
女子輕輕點頭送著陳慶離開。
又一天過後,到了宮紫嫣出征的日子,陳慶隨同百官一起來到。
但見無數將士刀槍林立,陳慶發現這群士兵的披甲率竟然達到了四成,詢問之下才得知這一萬人屬於是大康軍伍中的精銳之軍,平時和皇城禁軍一樣負責帝都的安危。
他們這些官員站在女帝陸雲初身後,等待著宮紫嫣的出現。
沒一會兒的功夫,有人牽著一匹白馬出現,一杆赤凰斜持,一身白甲異常惹眼,三千青絲束起英姿颯爽的模樣讓人看了就難以忘懷。
這還是陳慶第一次看到身穿戰甲的宮紫嫣,那冷傲英氣的麵容深深印在心底。
一直來到眾人之前,宮紫嫣這才朝著陸雲初抱拳行禮:“臣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這杯酒為宮將軍壯行!朕在帝都等著你大勝凱旋!”
宮紫嫣接過酒杯一飲而儘,“臣萬死不負陛下重托。”
一杯酒儘,有宮廷女官高聲開口:“吉時已到!”
深深看了一眼陳慶,宮紫嫣提槍翻身上馬,揚起手中長槍:“開拔!”
一萬大康精銳轉身開拔離開帝都趕赴前線。
不少官員輕鬆地說著:“有飛龍將軍和宮將軍,這次宋國人有苦頭吃咯。”
“可不是,這群王八蛋,安生日子不過非要出兵,非得給他們一些厲害嘗嘗!”
“不知道多久能夠結束這一戰。”
聽著眾人的議論聲,同樣也來相送大軍出征的漢王陸雲勝唇角微微翹起。
雖然他有反心的事情已經被陳慶和陸雲初得知,但畢竟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因此這會兒女帝還沒有和他撕破臉皮,就好似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然而過後可就不知道了。
百官回到皇宮,議事大殿內。
陸雲初頒布聖旨,成立了軍機閣讓六部尚書宰相蕭林再加上陳慶八個人入閣,方便之後分析戰局。
對此陳慶並沒有什麼異議,畢竟他身在帝都,如果想要最快知道戰況的話,這會兒同意入閣的確是最方便的。
下了朝,他們這八個人便被陸雲初留了下來。
“你們都請出朕臨時組建這軍機閣的目的,對宋國的這一戰隻能勝不能敗,必須要坐到萬無一失!”
宰相蕭林趕忙道:“我等遵命,必不會辜負陛下重托。”
“很好。”
陸雲初點點頭:“今後便以禦書房作為軍機閣臨時地,你們八人可以隨時入宮。”
“臣等遵命。”
見陳慶也很買賬,陸雲初這才滿意的讓他們退下。
幾人走在禦道當中,刑部尚書葉瓊看向了兵部尚書:“老趙,你估計這一仗能打多長時間?”
兵部尚書趙勇皺眉:“難說,就以目前來看,宮將軍和飛龍將軍兩人到時候合兵十萬,宋國的兵力隻要不超過三十萬,應該是很難攻破鎮龍關的,所以這一仗咱們的勝算至少在六成以上。”
“當然我說的是打防守戰。”
宰相蕭林看向陳慶:“陳大人覺得呢?”
見眾人看向自己,陳慶道:“我的看法和趙大人差不多,戰爭打的不隻是兵還有後勤。如今不缺糧草,是完全可以和宋國耗的。”
“耗上和一年半載的他們也就扛不住了。”
趙勇讚許道:“不愧是陳白衣,看得通透。”
禮部尚書方明鏡笑道:“你們兩人都這麼說看來就沒有什麼需要好擔心的了。”
蕭林這時候開口問道:“陳大人,陛下為何沒有派你一同隨軍出征啊,要是有你,再加上趙飛龍和宮紫嫣。有你們三人聯手,那宋軍怕是要彈指可破了。”
陳慶聳了聳肩膀:“這在下就不知道了,諸位大人我還有事就先行一步了。”
陸雲初為何沒有讓他隨軍出征,陳慶是猜得出來一些的,如今兩人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對方不想殺他,但卻也不會放他離開。
前線有宮紫嫣和趙飛龍聯手,勝算很大。
這時候要是讓陳慶去了前線,萬一在軍中打出些什麼名望來,這不是陸雲初想看到的。
女帝陛下現在就是想要讓他陳慶這輩子就隻是一個正三品的禁軍統領,要讓他看著就算沒有他陳慶幫忙,她陸雲初也能定鼎天下!
從帝都離開。
宮紫嫣帶著一萬大軍經過各地,接到聖旨的各軍也趕來和她彙合,最終五萬大軍趕赴永州鎮龍關。
這五萬大軍基本上都是護國之戰的時候跟著宮紫嫣的親軍,對她的忠誠度自然不用多說。
其中有兩萬是輕騎,其餘三萬都是步卒。
前線戰事一觸即發,宮紫嫣的行軍速度自然不會慢,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趕到了永州鎮龍關。
趙飛龍早早就親自帶著親衛出關等候。
看著眼前這個曾經一招擊敗自己的女人,趙飛龍眼神有些複雜,“宮將軍,終於等到你們了。”
“飛龍將軍客氣,如今情況如何?”
宮紫嫣翻身下馬,立馬就開始詢問起戰況來。
趙飛龍笑道:“宋國人暫時還沒有開始攻城,但這一次可真是來勢洶洶,宮將軍先隨本將入關吧。”
宮紫嫣點頭,帶著五萬大軍隨趙飛龍一同進入鎮龍關中。
城頭上。
兩人一同眺望前方。
就見距離鎮龍關前數百米之外,無數密密麻麻的黑點林立,那是宋國軍隊的軍營,站在十餘米高的城頭上能夠看的很清楚。
宮紫嫣輕聲道:“看這情況,果真不會少於五萬人。”
趙飛龍:“確實,這還隻是先鋒部隊,前些時間我派斥候去打探了一番,營帳中豎起的林字旗,恐怕是宋國的林斌。宮將軍對此可有印象?”
宮紫嫣同樣也是在戰場上陣斬過宋國大將的人,對於宋國的將領也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