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彆跑! > 第065章 東昌,勳貴們的賭注

第065章 東昌,勳貴們的賭注(1 / 1)

推荐阅读:

天幕映出建文二年冬日的蕭瑟。

畫麵聚焦於山東重鎮德州。

巍峨的德州城頭,“盛”字大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城下,黑壓壓的燕軍陣列森嚴,刀槍如林,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無論燕軍如何叫陣、挑釁,甚至打出“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試圖以“大義”招降,德州城都如同沉默的礁石,巋然不動。

守將盛庸的身影偶爾出現在城樓,神色冷峻,指揮若定,任憑燕軍如何鼓噪,回應他們的隻有冰冷的箭矢和滾木礌石。

天幕中的“燕王”朱棣,端坐於中軍大帳,臉色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冰冷的扶手,眼中是難以掩飾的焦躁與不甘。

強攻德州?代價太大,且無必勝把握。招降盛庸?此人油鹽不進,軟硬不吃!僵持下去,糧草和士氣都是問題。

“哼!”丹墀下的朱棣看到天幕中“自己”這束手無策的模樣,心中暗惱,卻也無可奈何。盛庸這塊硬骨頭,確實難啃。

就在這時,天幕中的朱棣眼中厲色一閃,猛地站起身:“傳令!大軍開拔,南下!目標——臨清!”令旗揮動,龐大的燕軍如同黑色的潮水,緩緩退離德州堅城,轉而向南漫卷而去。

“哦?避實擊虛?”奉天殿前的勳貴班列中,一位頭發花白、身著侯爵常服的老將捋須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燕王殿下此策,倒是深得用兵之妙。德州難下,便轉攻他處,調動盛庸,使其疲於奔命。此等聲東擊西之法,頗有魏國公(徐達)縱橫捭闔之風啊!”

旁邊另一位伯爵接口道:“正是!燕王麾下有大寧帶來的八萬百戰精兵,更有朵顏三衛那等剽悍絕倫的騎兵,野戰之利,遠非尋常衛所軍可比。隻要能將盛庸引出堅城,在野地浪戰……”他眼中閃爍著精光,“勝負猶未可知!”

畫麵隨之切換。

燕軍前鋒輕騎如同鬼魅,在運河之上縱橫馳騁。

大名府附近河麵,數艘滿載軍糧的漕船燃起衝天大火!濃煙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空!

緊接著,燕軍主力從館陶輕鬆渡過衛運河(此時黃河奪淮入海,衛運河為京杭運河一部分),如入無人之境,兵鋒直指東阿、東平!鋒芒所向,竟是山東腹地、糧草重地!

天幕鏡頭迅速拉回德州城。

城樓之上,盛庸看著探馬送來的急報:燕軍焚大名糧船,渡衛運河,兵鋒已近東阿、東平!他臉上非但沒有驚慌,反而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冷笑。

“好個聲東擊西!好個釜底抽薪!”盛庸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洞悉一切的了然,“朱棣!你想迫我離開德州堅城,南下救援,好於野戰中發揮你騎兵之利?哼!”

他猛地一拍城牆垛口,眼中精光爆射:“本將便如你所願!”

“傳令!”盛庸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大軍開拔!南下!目標——東昌府(今山東聊城)!”

旌旗招展,號角長鳴!原本固守德州的南軍精銳如同開閘的洪流,滾滾南下!速度之快,竟絲毫不遜於燕軍!盛庸並非被動地被燕軍調動,而是主動選擇了戰場——東昌!

天幕畫麵急速推進,最終定格在東昌府城外的廣闊原野上。

盛庸的大軍已經嚴陣以待!不同於之前李景隆的臃腫混亂,這支軍隊陣型嚴謹,壁壘森嚴,刀槍如林,透著一股沉穩厚重的殺氣!

中軍大纛之下,盛庸按劍而立,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前方,仿佛在等待著獵物的自投羅網。

“將計就計!盛庸此人,果然不凡!”奉天殿前,一位素以知兵著稱的文官忍不住擊節讚歎,“他看穿了燕王調動他的意圖,卻順勢而為,主動選擇東昌作為決戰之地!此地……”

他目光掃過天幕上那相對平坦卻並非無險可守的地形,“既非利於燕軍騎兵完全展開的曠野,也非利於防守的險要山隘,而是盛庸可以憑堅陣、強弩與燕軍一較高下的地方!妙!實在是妙!”

看著天幕上這如同弈棋般步步驚心的戰略博弈,看著燕王朱棣的“聲東擊西”被盛庸反手化為“請君入甕”,奉天殿前的緊張氣氛竟被一種奇異的興奮和看戲般的輕鬆所取代。

尤其是殿外勳貴武臣的班列裡,更是響起了一片壓抑的、帶著看好戲意味的笑聲。

“哈哈哈,精彩!真他娘的精彩!”一個身材魁梧、嗓門洪亮的侯爺咧著嘴笑道,“燕王殿下這招玩得漂亮,可惜盛庸也不是吃素的!這東昌,怕是要有好戲看了!”

他旁邊一位同樣勳貴打扮的中年人摸著下巴,分析道:“不過話說回來,此一時彼一時。白溝河之戰,李景隆手握六十萬大軍,燕王滿打滿算也就十萬出頭,那是絕對的以弱勝強,險之又險!可現在呢?”

他掰著手指頭,“燕王得了大寧八萬精兵,收攏了李景隆敗軍中的部分精銳,加上朵顏三衛和原有的兵馬,少說也有二十多萬!盛庸呢?朝廷連遭兩次大敗,精銳儘喪,他能湊出十萬可用之兵,就算建文天子砸鍋賣鐵了!兵力上,燕王占優啊!”

“占優歸占優,”另一個勳貴插嘴,眼神閃爍,“可盛庸不是李景隆!你看他這陣勢擺的,一看就是紮手的硬骨頭!燕王那套騎兵衝陣,在東昌這地方,未必好使!我看啊……勝負難料!五五開!”

“五五開?我看未必!盛庸穩紮穩打,燕王急於求勝,我看盛庸贏麵更大些!”有人反駁。

“放屁!燕王麾下張玉、朱能、丘福,還有燕次子朱高哪個不是萬夫不當之勇?朵顏三衛的騎兵衝起來,誰能擋住?我看還是燕王贏!”

就在這爭論漸起之時,一個更加洪亮、更加肆無忌憚的聲音猛地炸響,瞬間壓過了所有的議論:

“吵吵個屁!光動嘴皮子有個鳥用!”永昌侯藍玉抱著胳膊,從勳貴班列前方轉過身,那張粗豪的臉上滿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興奮,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揮,聲震全場,“是爺們兒就真金白銀地押!來來來!開盤了開盤了!老子坐莊!”

他這一嗓子,如同在滾油裡潑了瓢冷水,整個勳貴班列瞬間沸騰了!

經曆了天幕初現時的震撼、恐懼和小心翼翼,看過了李景隆的愚蠢、鐵鉉的瘋狂、朱棣的憋屈和藍玉的持續輸出,未來的靖難大戲,在這些刀頭舔血、見慣了生死的開國勳貴眼中,早已褪去了那份神秘和沉重,更像是一場結局未卜、但過程足夠刺激的大戲!

“藍侯爺說得對!押!必須押!”一個年輕的伯爵立刻響應,興奮地解下腰間一塊羊脂玉佩,“我押燕王勝!這塊玉佩值三百兩!”

“我押盛庸!五百兩銀票!”另一個侯爺不甘示弱。

“我押燕王!外加一匹西域良駒!”

“我押盛庸!外加城外良田百畝!”

場麵瞬間變得如同鬨市賭坊。

勳貴們紛紛解囊,有押金銀的,有押田產鋪麵的,更有押寶馬寶刀的!賭注五花八門,熱鬨非凡。

藍玉咧著大嘴,來者不拒,充當起了臨時賬房記錄,自己則拍著胸脯大聲嚷嚷:“都記好了!老子藍玉坐莊,童叟無欺!贏了的發財,輸了的認栽!”

他最後環視一圈,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丹墀下那個依舊垂首沉默、但袍袖下雙拳已然緊握的燕王身影,故意提高了音量,帶著濃濃的挑釁和看戲的意味:

“老子押盛庸!三匹上好的河西戰駒!外加一套禦賜的鑲金嵌玉寶雕弓!就賭他盛庸能在東昌,把咱們這位‘英明神武’的燕王殿下……給老子狠狠地砍翻在地!”

哄笑聲、起哄聲瞬間響成一片!

在這本該肅穆莊嚴的奉天殿前,未來關乎國運的東昌決戰,竟成了洪武勳貴們一場豪賭的戲碼。

丹墀之下,朱棣的頭顱垂得更低,陰影遮住了他眼中那幾乎要焚毀一切的暴怒火焰,唯有那緊握的拳頭,指節因為過度用力而發出輕微的“哢吧”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