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奉天殿內,氣氛肅穆。那麵橫亙天際的巨大銀幕冰冷的光輝灑滿雕梁畫棟的殿堂。這一次,沒有血腥廝殺,畫麵聚焦於一座彌漫著肅殺之氣的軍帳。
帳中,一人身著暗色甲胄,身形挺拔如鬆。雖隻見側影,那熟悉的下頜線條,讓侍立在禦階之下的燕王朱棣瞬間屏住了呼吸——那正是未來的自己!
隻見天幕中的燕王朱棣立於沙盤前,手指重重戳向代表南軍的位置,聲音透過天幕傳來,清晰、沉穩,帶著洞穿戰局的冷冽:
“李景隆,豎子耳!其軍雖有五十萬之眾,然觀其部署,五敗已彰,焉能不敗?”
殿內文武百官,連同禦座上的朱元璋,目光皆被牢牢鎖住。朱棣本人更是手心冒汗,他從未想過未來的自己,竟在如此大戰前,如此……鋒芒畢露?
天幕中的聲音如戰鼓,敲擊在洪武十三年的時空:
“其一,政令不修,上下離心!耿炳文新敗之卒,惶惶如喪家之犬,李景隆強聚之,又調集諸路,號令豈能通達?將不知兵,兵不信將,一盤散沙!”
“其二,北地霜雪早至,南卒不耐苦寒,糧秣轉運千裡,豈能充足?此乃自取其困!”
“其三,不察山川險易,不顧士卒疲敝,一味深入,貪功冒進,此取死之道!”
“其四,誌大才疏,剛愎自用!求勝心切而智信不足,臨陣無斷而仁勇皆無,此等庸才,何堪為帥?”
“其五,”朱棣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冰冷的嘲諷,“其所部儘為烏合之眾,各懷心思,何談勠力同心?五十萬?不過是五十萬待宰的豬羊罷了!”
話音落,天幕畫麵切換,顯出朱棣決然下令:“姚卿、顧成,輔世子守城!高熾謹記,李景隆若至,深溝高壘,堅壁清野,絕不可出城浪戰!待本王親解永平之圍,再來收拾這塚中枯骨!”
畫麵最終定格在盧溝橋守軍撤走的空蕩橋頭。
“好!說得好!好一個‘五敗’!好一個‘塚中枯骨’!”
奉天殿內,死寂被一聲洪鐘般的喝彩驟然打破!禦座之上,朱元璋猛地一拍禦案,震得筆架硯台亂顫,竟霍然站起!這位開國皇帝須發微張,臉上是毫不掩飾的激賞與暢快,仿佛酷暑飲冰,渾身都透著舒坦!
“聽聽!都聽聽咱老四這見識!這眼光!”朱元璋手指天幕,聲震殿宇,灼灼目光掃過階下噤若寒蟬的群臣。
“這才是咱老朱家的種!這才是打仗的真章!什麼五十萬大軍?在老四眼裡,土雞瓦狗!李景隆?哼!”
他那語氣,渾然忘了天幕所言,那“黃口孺子”李景隆統帥的,正是他親自選定的未來繼承人的朝廷大軍!此刻在他心中,朱允炆才是那個僭越作亂的“叛逆”。
在勳貴前列的魏國公徐達,聽著皇帝對女婿朱棣這毫不吝嗇、近乎咆哮的讚譽,後背瞬間被一層冷汗浸透。
他太了解這位布衣天子了。這份對燕王軍事才能登峰造極的肯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皇帝心中那杆繼承人的天平,正在以雷霆萬鈞之勢,瘋狂地向燕王傾斜!
“若太子……真有萬一……”一個可怕的念頭如冰錐刺入徐達腦海。
皇帝對老四越是滿意,自己這個功高震主、手握兵權、又與燕王是翁婿的開國元勳,處境就越是如履薄冰!
那些關於“鳥儘弓藏”的傳言……如同毒蛇纏繞上心頭。
他悄悄抬眼,望向禦座上那興奮得滿麵紅光的朱元璋,隻覺得一股寒氣直衝天靈蓋——陛下這讚聲每高一分,自己離吃燒鵝,怕就更近一步!
與徐達的憂懼截然不同,稍後位置的曹國公李文忠,此刻的心情堪稱全場最佳。天幕裡朱棣對李景隆那【誌大才疏】、【剛愎自用】、【仁勇俱無】的評價,字字句句落在李文忠耳中,簡直如同仙樂!
“景隆吾兒……好!好啊!”李文忠心中狂喜翻湧,麵上卻竭力維持著凝重,隻有緊抿的嘴角泄露了一絲難以抑製的輕鬆。
“就該是這樣!紙上談兵最好!眼高手低最佳!千萬、千萬彆在陛下麵前真顯出什麼過人的‘帥才’來!”
他偷偷瞥了一眼禦座上仍在盛讚朱棣的朱元璋,又飛快掃過遠處還是幼兒的朱允炆,心中不住祈禱:“平庸是福,無能是德!兒子,你可給爹爭點氣,務必坐實了這‘紙上談兵’的名頭!否則……咱們李家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而在禦階之下,太子朱標孤身而立。天幕中朱棣那指點江山、意氣風發的英姿,父皇那震耳欲聾、充滿自豪的喝彩,如同一把把無形的重錘,反複敲打著他疲憊不堪的心臟。
未來那場“靖難之役”,起因是自己和雄英的早逝,而導火索,正是允炆削藩……他的身體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臉色蒼白如紙,連嘴唇都失去了血色,一陣劇烈的咳嗽突然湧上喉頭。
一隻溫暖而略帶薄繭的手及時伸了過來,堅定地握住了他冰涼顫抖的手。是馬皇後。她不知何時已悄然從禦座旁走下,站到了長子身邊。
“標兒,”
馬皇後的聲音壓得極低,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安撫力量。
她緊緊攥著朱標的手,目光如炬,直視前方,清晰的話語不僅傳入朱標耳中,也隱隱讓近前的幾位重臣聽得真切。
“看著娘!挺直腰杆!隻要你還在,隻要雄英還在,這大明的江山,就穩如泰山!”
她的聲音陡然帶上一種母儀天下的凜然之氣,“什麼靖難不靖難?都是沒影兒的事!隻要娘還有一口氣在,你爹他——就絕對不敢動你儲君之位分毫!你給娘好生將養著,長命百歲,比什麼都頂用!”
朱標感受到母親手心傳來的力量和暖意,看著母親眼中那不容置疑的維護與決絕,一股酸澀與暖流交織著衝上心頭,他用力反握住母親的手,如同溺水者抓住最後的浮木,重重點了點頭,強壓下喉間的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