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會戰孫策(1 / 1)

推荐阅读:

“天子節杖在此,諸君見禮!”

張既的話音落時,就見以劉翊為首的一眾戰將紛紛起身,對著天子的節杖參拜。

劉繇那一方的人見劉翊動了,也不敢怠慢,急忙戰戰兢兢的起身,紛紛向著天子節杖參拜

劉翊持節,彆的且不說,他完全有資格可以代替天子,斬殺這帥帳內除了劉繇外的任何一人!

於糜,樊能,薛禮等人都戰戰兢兢。

劉基的神態自若,仿若眼前諸事與他無關。

劉尚一臉的鐵青,嘴角下的肌肉在不斷的顫抖著。

少時,待諸人參拜過天子節杖後,就見劉基率先說道:“既是陛下授予鎮東將軍假節之權,那將軍之令,便代表了朝廷。”

在場諸人,都是有見識的,自然明白劉翊假節的意義!

特彆是劉繇手下的那些戰將。

說實話,對於劉繇的用兵之能,他們本來就不太看好,隻是礙於身為劉繇的屬下,知道劉繇頗為專斷的秉性,故而無奈遵從。

但實際上,他們也想打贏孫策,以報前仇啊!

大家心中都明白,跟著劉繇不可能贏。

但畢竟,劉繇是他們的主公,他們沒法偏向劉翊,就算對方是鎮東將軍也不行……

但是現在,假節一出現,他們再倒向劉翊,那劉繇也說不出什麼了!

為了打贏孫策,此時此刻,諸人必須有個決斷!

薛禮忙道:“我等願以鎮東將軍之令為先!”

樊能道:“將軍的布置,正符合眼下的形勢!”

於糜則道:“請劉將軍吩咐!”

劉繇的麵色闕青!

他麾下的戰將們在見到了節杖後,竟清一色的都倒向了劉翊的一邊,這讓他驟然生出了一種被架空的感覺。

但此時此刻,麵對天子節杖,他又能如何?

他能做的……隻有沉默。

劉繇扭頭看向帳外,撒手不管了。

“於都尉!”

劉翊邁步來到帥帳正中,開始發布軍令。

於糜忙道:“在!”

“領三千水軍,駐紮於湖口,擋住長江支流南下前往鄱陽湖的水路,若孫策的兵馬南下進入鄱陽湖,唯你問罪!”

“喏。”

“樊司馬。”

“在!”

“領三千人馬,在廬山以東的湖口處紮營,若孫策水軍越過於公的防線,由你設第二道防線,阻攔繼續南下!若有差池,問汝之罪!”

“喏!”

“徐公明何在?”

徐晃當即站出來:“在!”

“總督三軍,列陣彭澤以東,準備隨時與孫策開戰!”

“喏!”

“其餘將士,隨軍聽用,與我共同會戰孫策。”

所有戰將紛紛朗聲道:“願隨將軍破敵!”

看著劉翊站在帥帳內,意氣風發的指點江山,劉繇一時間有些失神。

他的心中驟然升起幾分懊悔……

難道說,自己昔日最瞧不上的小兒,方才是能夠振興整個東萊劉氏之人?

連我這個作父親的,也比不上他了?

一時間,劉繇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踐踏。

而此時,帥帳中其實有一個人的自尊受踐踏比劉繇更為嚴重。

那個人就是劉尚。

相比於劉繇,劉尚往昔對於劉翊的蔑視更嚴重。

彆看他自幼讀經誦禮,但對身份和階層的執念卻非同一般。

特彆是對劉翊,往日裡在家之時,他便時常對身邊人說,“此乃我家中小婢子也。”

可就是現在,這個小婢之子,已經成就了大事,而且毫無懸念的,從今往後,這個庶子會一直壓在自己的頭上。

一直壓在自己的頭上!!

劉尚心中委實堵的慌,卻沒有辦法。

他看向劉翊的眼神之中,不覺多了幾分憤恨。

反觀人家劉基,便是泰然自若。

帥帳之中,其實有一個人一直在觀察劉尚表情的細微變化。

這個人,就是賈詡。

彆人看不見的一些東西,全都落在了賈詡眼中。

……

……

劉翊將戰略敲定,隨即吩咐眾人出去各司其職。

他請劉基親自寫一封戰書,派人下給孫策。

劉基領命出了帥帳後,就被劉尚叫住了。

劉尚將劉基拉到了一邊,低聲道:“大兄,你看那小婢之子,如今竟這般張狂,仗天子之威淩駕於父親之上,如今還命令起大兄你做事了!大兄你焉能咽下這口氣?!”

劉基拍了拍劉尚的肩膀,道:“二弟,英雄不問出處,三弟能有今時之功業,證明他絕非常人,在這大爭之世,我東萊劉氏能出一個這般的人傑,實乃族中之大幸也!”

“這也是你我兄弟的大幸。”

“父親自敗於孫策後,銳氣已衰,行事有些不按章法,當此非常之節,有三弟庇護你我兄弟,實乃大幸之事。”

“二弟啊,好好想想吧,在這大爭之世,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三弟未來之前,咱們劉氏幾乎已是陷入絕地了。”

說罷,劉基搖搖頭,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劉基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但劉尚不是。

他依舊還如昔年,沉浸在他嫡出的身份之中。

本該是為他所用的庶子,憑什麼能淩駕於他?

嫉妒的怒火深深的充斥在他的胸膛。

“郎君?”

一個聲音突然在後麵輕呼,打斷了劉尚的遐想。

他急忙轉身,卻看到了一臉溫和笑容的賈詡。

“啊?”

“郎君在此出神?所思何事呀?”

“哦,無事,無事……一時失神爾!”

劉尚心中有鬼,匆匆衝著賈詡拱了拱手,便即離去。

賈詡注視著他匆忙離去的背影,捋著須子,若有所思。

……

……

誠如劉翊所料,孫策在收到了劉翊的邀戰書後,毫無所懼,當即決定與對方會戰一場。

他也想看看,劉翊所帶來的這支兵馬的實力。

雙方約定時日,布局交鋒!

當光明與陰暗在這方田地中形成鮮明對比之時,劉翊一萬漢軍與孫策的兩萬精銳亦形成了列陣對峙的局麵。

今日,在彭澤以東的廣袤平原上,漢軍與孫軍都在對方的麵前亮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

孫軍一方:以這段時間,橫掃江東的孫策為主帥,以廬江周氏的英傑俊才周瑜為參軍。

其餘一應之人程普,黃蓋,孫賁,吳景,韓當,周泰等人,皆為孫策麾下之良將。

漢軍一方:以聲名鵲起的鎮東將軍劉翊為主帥,以在關中隨同他鏖戰李,郭的徐晃為副將,另有荊州的劉磐和黃忠隨軍相助。

其餘一眾趙雲,龐德,馬岱,甘寧,袁彬,趙表等人為輔佐之將。

雙方這般的陣容,任何一方都有實力足矣橫掃江東。

兩方加起來,近四萬的將士在此林列,讓這方圓數裡的土地上的氣氛一下子就變的肅殺了起來。

雙方相隔五箭之地,一個人無論多大的嗓門,在這陣前呼喝對麵亦是聽不見。

於是,雙方各自尋找三十個嗓門粗大的傳令兵,隔著大營,替主將向對方喊話。

當下,就聽劉翊一方的傳令兵們齊齊高呼:

“悍鬼之犬,乃公來也!!”

這一番話傳到對麵的孫軍陣營之中,頓時在彼軍將士們的心中掀起了一陣波瀾。

孫策俊逸的臉上,立刻呈現出了驚怒之情。

“劉翼德欺人太甚!”

周瑜在一旁道:“伯符莫急,彼不過一豎子,也不過是會逞些口舌之利,何足懼也?”

周瑜說是這麼說,但孫策可不答應。

他當即令手下人向對麵呼喊:

“疥癩小兒,來送死乎?”

劉翊當即令手下的將士們再喊:

“特斬汝首,獻於駕前!”

說罷,劉翊也不等孫策給他回話了,直接命人吹響了大軍中的號角。

在一萬漢軍的軍陣之中,響亮而低沉的號角震天動地。

孫策亦是同樣令人吹響了號角!

在兩軍同時響起的號角聲中,孫策軍的大將孫賁,率領著一支騎兵,驟然疾馳而出。

這支精騎憑借著騎兵超強的機動力,很快的就來到了漢軍前軍軍陣之前的不遠處。

而跟在此精騎兵之後的,正是由程普,黃蓋親自統帥的步軍壓陣。

昔日孫堅南征北戰,所向披靡,麾下將士雖多為荊州和豫州之軍,但也在數年的征戰之中,積攢了一支精悍的騎兵隊伍。

在孫堅戰死之後,這支精悍的騎兵隊伍,就一直交由他生前最信任的侄兒孫賁統領。

這支騎兵乃是孫堅遺留給孫策最珍貴的遺產。

這也是孫家手中,唯一的騎軍。

馬蹄聲陣陣,猶如一陣旋風的般的接近漢軍本陣。

而在孫賁的指揮下,這些騎兵卻並未衝鋒,而是驟然向左右散開!

黃忠見狀眯起了眼睛,捋著三縷長須的手,速度驟然加快。

劉磐則是頗為驚詫。

“這是何意?”

需知,孫堅自己雖是南方人,但他手下的程普和韓當,卻都是幽州人出身!

況且孫堅昔年多與西涼騎兵交手,深知騎兵各種用法。

如今這支部隊,所采取的就是孫堅當年操練他們所用的戰術。

普通的騎兵多是以衝陣為主,但是孫家的騎兵,采用的卻是幽州騎兵的戰法……便猶如當年名震天下的烏桓騎兵一般。

當然,能夠有此戰法,也是多虧了幽州出身的程普和韓當的操練。

烏桓騎兵騎射名震邊郡,他們疾馳於平原之上,在高速的移動之中,先用箭矢擾亂敵軍的陣型,隨後再采取相應的手段殺敵。

這套戰法,在冷兵器時代,特彆是在對馬軍戰術不熟悉的江東諸郡,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但問題是,劉翊的軍中,卻有一位出身於幽州的,且精通騎兵戰法的人物。

就是燕趙之士,趙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