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都這麼說了,劉翊自然是沒法拒絕,他拒絕對他也沒好處。
畢竟,張濟的兵馬歸順到劉翊麾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這位“西涼軍主母”在名義上的支持,劉翊也不是卸磨殺驢之人。
劉翊對天發誓,他真的隻是為了報答鄒氏幫他收服西涼軍的恩情,斷然沒有其他的想法……
少君我年方十三,我是那種看到一個比自己大的豐腴絕色,就會有齷齪想法的人嗎?
我乃名士之後啊。
我是那樣的人嗎?……嗯,我覺得我肯定不是!
“夫人代表張將軍,率西涼軍投誠於我,那就是我的盟友了,夫人若是願意,就隨我前往江東避禍……我會代替張將軍,好好關照夫人的。”
鄒氏頗有些詫異的看了看賈詡。
賈詡麵無表情。
鄒氏心中暗道,這位少年將軍年紀雖小,但為人頗仗義,特彆是適才一句,代替張濟照顧自己,實在是讓鄒氏頗感動。
年紀小小的,出身名門,又是一軍主帥……比帳外那些猶如豺狼一般人的可靠得住。
“既如此,就煩勞將軍了。”
劉翊見鄒氏倦怠,遂道:“隨我軍南下的,尚有我一位阿姊,夫人不妨與她同住同行,彼此之間也算是有個照應,我目前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也不能時時照看夫人。”
鄒氏聽說劉翊軍中還有個女子,蒼白的臉上瞬時間多了幾分開懷。
畢竟,若隻是她一人待在這滿是軍漢的大營,也著實有些彆扭尷尬。
“多謝將軍了。”
隨後,劉翊命人帶著鄒氏去找蔡琰,並命人妥善的安排她的住行之事。
鄒氏離開後,劉翊有些感慨,自言自語道:
“恨吾年幼,未長成也……”
賈詡站在一旁,猶疑的看向劉翊。
“少君此言何意?”
“賈公這種沉溺於謀算之中的人,我跟你說了你也不懂。”
賈詡聞言,很不服氣。
“少君此言,莫不是小覷於我?我如何就不懂了?”
“我看少君,是惦記絕色美人的身子,隻因年少,故此作罷。”
“胡說,我乃東萊劉氏之子,名門之後,我如何會惦記她?”
“賈某也是過來人,焉能不懂這個中諸事?你彆看我現在這樣,我年輕時在武威郡,也是一時風雅的……”
就在這時,帳篷的簾子一下子被掀開了,真君子李典走了進來。
“呦!賈公也在,談什麼呢?”
劉翊直腰坐下,麵露雄主威嚴。
賈詡伸手捋須,頗具智者風範。
“賈公,剛才說到哪了?”
賈詡鄭重道:“約定時日,起兵樊城,在樊城之下,逼著劉表承認這支西涼兵可以隨我們攻伐江東。”
“好,個中諸事,全賴賈公籌謀調度了。”
“將軍放心,某自當儘心!”
……
……
三日後,一切準備妥當,劉翊便率領兵馬從穰縣直奔樊城而去。
而早在劉翊起兵之前,蔡瑁和劉先就已經先行返回襄陽,去向劉表報喜了。
在得知胡車兒願意帶領西涼軍投效自己,劉表很是開心。
更兼這幾日,南郡的各處縣鄉開始熱議。
不論是縣中還是鄉野,人們都說劉表忠義,在這大爭之世,依舊是恪儘職守,儘忠臣之責,支持朝廷王師南下平叛,放眼天下諸牧守,實無一人能有他的胸襟,也無一人能比他更為忠義。
總之,支援朝廷王師的事,在南郡和南陽郡散布的速度,實在是有些超乎尋常的快。
但這也正符合劉表心意。
他此番率兵親自往樊城去接劉翊,甚至要求不設路禁,允許百姓可以在附近圍觀。
畢竟,這是揚名的好機會啊。
“這次迎接劉翊,場麵一定要大,鼓號鐘之物定要齊備,接行之樂,一定要符合規製,即不能丟了排場,也不能顯得老夫僭越,這事關老夫清譽,疏忽不得。”
劉表一邊說,下麵的書佐一邊記。
“還有迎接的服飾,老夫要帶爵冕,另外佩刀需趕造純黑不半鮫的……”
“使君!”
那書佐滿頭大汗,懇切的看著劉表:“時間太緊,如此繁雜,很多事恐來不及啊……”
劉表聞言皺起了眉,顯然非常不滿意。
蔡瑁見狀,靈機一動,喝道:“有什麼來不及的,儘管去做!有何物準備不齊的,我蔡家傾儘全力,踏遍荊襄,也要置辦!”
蔡瑁發話了,其他諸家代表亦是紛紛應和。
劉表問道:“劉翊的兵馬,已經啟程了吧?”
蒯越回道:“文仲業派人送信,說是三日之後,就可抵達樊城。”
“好,那明日,老夫也啟程前往樊城,親自去接劉翊。”
蔡瑁見劉表這麼早就要啟程,勸道:“使君,何必如此著急?您提前兩日去樊城等劉翊,實在是有些自降身份。”
“如此行事,豈非是讓世人覺得山陽劉氏,低矮了他東萊劉氏一頭?”
劉表卻不讚同。
“德珪啊,此言差矣,老夫此去等的,不是劉翊,而是朝廷的王師!”
“如今因為老夫資助王師之舉,南郡黎庶奔走稱讚,從北方南來的諸多名士,近來也有很多人寫書信給老夫,稱讚老夫資助王師之義舉,實無愧為大漢忠良。”
“便是韓公至,就在前日也回應了老夫的征辟!”
此言一出,眾人都很驚訝。
劉表口中的韓公至,乃是南陽郡名士韓暨,這個人的性子比較倔,舉孝廉之後,屢辭公府應命,袁術在南陽時,征辟他,他不去,劉表前一段時間征辟他,他也不來。
可哪曾想到,就是這麼一個誰都請不動的主,就在這幾日突然對劉表鬆口了,表示願意響應他的征辟。
如此想來,應該是跟劉表資助王師的關係很大!
實話實說,劉表資助王師之舉,讓他的聲名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如無意外,再過一兩個月,尚書台的敕封詔書一定會抵達荊州。
劉表的鎮南將軍和假節,乃昔日李傕在位時朝廷所敕封,如今李傕敗北,天子當政,劉表很需要皇帝和尚書台再下一份詔書。
明確他鎮南將軍和假節,乃是“如今的朝廷”的確實旨意,這對劉表而言很重要。
這也就不難怪,劉表為何會如此隆重的迎接劉翊了!
他就是要讓天下人看看,他劉景升對於漢室朝廷,是何等的忠心耿耿,他要借著這次事件,讓自己的聲望再達到一個新高度。
然後在等待朝廷的旨意,明確他鎮南將軍的地位和假節的權力,並非李傕授意。
……
三日後的一大早,樊城的北郊外,就已經是人山人海。
包括南郡的名士,豪傑,還有看熱鬨的黎庶百姓,皆聚集於此,放眼望去,官道之邊圍繞的,怕是不下千餘人。
這年頭的人,娛樂項目比較單調,居住在一縣之中,幾年都未必能碰上一件算得上是盛況的事,而劉表迎接王師的事,對於近年來的襄樊來說,確實是大事一樁。
但凡有點條件的人,自然都要來湊湊熱鬨。